曹襄在入朝为官,走入大众视野之前,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作为。
平日里喝花酒,走鸡斗犬的事情也没少干。
可人家又没有依仗着自己的身份强抢民女,更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不法之事。只能说人家不务正业而已。
可是人家后来又改过自新了啊。
甚至还立下了多少人,几辈子都立不下的不世之功。
总不能律法都严格到,还不准人改过自新,幡然悔悟了吧。
韩安国想了兜兜转转一大圈,结果最后才突然间发现,曹襄和平阳侯府,这个在长安城的权贵圈子当中风评如此低劣的家伙,竟然到现在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不法之事。
甚至反而还是有大功于国的大功臣。
大掌柜显然也从韩安国的表情和神态当中看出了一丝端倪,腰板都忍不住的挺直了些。
“看来韩大夫是没有找到我家公子的什么罪状。”
“在下不才,原本只是平阳侯府中的一个仆人,幸得公子垂怜,得公子教诲,才有了如今的一些地位。”
“在侯府之时,公子就常常教诲我等,唯贤唯德,能服于人,即便日后身居高位,也切莫忘记曾出身于市井百姓。”
“在下只是不太理解,公子只是一心为天下百姓,韩大夫到底是如何对公子产生诸多误解的?”
韩安国一时讶然,不知如何开口。
要说如何产生误解,嗯,想了这么一大圈,确实之前对曹襄和平阳侯府的印象太过刻板了。
但这些刻板印象的来源……
整个长安的权贵圈子都是这么想的啊。
“而且在下斗胆,想请问韩大夫一件事。”
“大掌柜请。”韩安国稍稍正了正身子,将姿态摆的端正了些,不复之前隐约当中所透露出来的倨傲。
“黄河水患以及青州匪患一事,若我家公子不出面,韩大夫可还有其他好的人选能顶上,处理这两件事的?”
“我……”
韩安国头一次,这么想在和别人的争论当中占据一丝上风。
但此时任凭他如何绞尽脑汁的去想,也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更合适,更有把握的人选。
别的不说,就黄河水患一事,从中掣肘的就是大多勋贵,甚至连当朝丞相也都参与其中。
要论这件事的职责,反倒是应该他们御史来干。
可整个御史从上到下,哪个是这块料呢?
就光说不惧强权,这一点能够做到的都找不出来几个人。
要说唯一还能给自己扳回点面子的,也就是张汤了。
可张汤不惧强权是能办到的,但想要处理黄河水患以及安抚青州的匪患,需要的是实打实的能力,甚至是背景。
张汤显然又距离这些差距甚远。
能做,但真要是和曹襄比的话,还真是差上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