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做生意不黑心赚不到钱 > 第10章 视觉敏锐抓住机会大做文章(第2页)

第10章 视觉敏锐抓住机会大做文章(第2页)

张果喜很懂得质量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对手下工人制作的每一块雕花板都进行严格检查。有一回,他看到其中一块雕花板的质量不过关,有些粗糙马虎,就挑了出来,让众人过来,一问清楚,竟是技术较好的吴师傅做的。

张果喜更来气了,他也不管吴师傅资格老,年纪大,当即用斧头把那个做工粗糙的雕板劈成了两半,对全体职工说:“我们的厂没名气,也缺少各方面的优势,所以我要求大家做活一定要百分之百地讲究,百分之百地雕好每一块板。我们厂要生存,要打开销路,必须靠质量打天下。”

在场的职工看着张果喜那涨得通红的脸,又听了他那番话,心里都很明白,张果喜说得对,没有质量,他们余江工艺木雕厂就啥也不是了。吴师傅更觉得自己在这事上做得不好,以后就再不敢对质量放松一丝一毫。在两个星期后的全体职工技术质量评比中,吴师傅雕出来的部件被评为全厂第一名。

第一批50套佛龛就在这样的努力下完成了。因为质量过得硬,运到日本后,很快就抢购一空。以后,日本方面就时常点名要余江工艺木雕厂的佛龛产品。一来一去,余江厂的名声也就在日本传开了,然后又返回国内,进出口公司的人听说余江做的佛龛在日本受欢迎,就直接向余江厂定货了。

余江厂的佛龛刚进入日本市场没几年时,日本野村贸易公司奥村和夫同张果喜在南昌江西宾馆洽谈生意。快结束时,奥村突然从包里拿出6件佛龛部件图案,问道:

“贵厂能不能试制出这种样品?我希望能带着样品回国去。”

精明的张果喜即刻想到,奥村第二天下午就要离开南昌返回日本,这时提出要求,肯定未与其他厂家签订合同,对方又摸不准余江厂的底细,这才投石问路,提出这一要求。

他想:我决不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但是他也有难处。因为此时到明天奥村离开仅有十几个小时,图样在南昌,余江远在一百多公里以外,如果答应下来,样品又来不及做出,那么什么也捞不到别说,可能余江厂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如推辞不干,日本公司也许会想到是余江厂的实力不行,就有可能掉转头去与别的厂家签约。

张果喜权衡利弊,当即应允下来:“这事容易,明天就送样品来。”话说出口后,他立即告别了奥村和夫,驾车飞速返回余江,当天夜里同设计人员一起,赶制样品。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试制出符合图样质量要求的6件样品。然后他顾不得休息,急忙又驾车赶回南昌,终于提前一个小时将样品交到日本客商手中。

奥村和夫接到样品,简直有些不敢相信。他不禁为张果喜这个厂的工作效率所折服,也为他的一诺千金而深感敬佩。

不久,一张大额订货单就从日本寄到了余江工艺木雕厂。

毫无疑问,张果喜正是抓住了佛龛在日本市场的缝隙,把握了转瞬即逝的机遇与财缘,将他的事业,他的人生推向了令人敬慕的境界。

没有人不想成为机会的宠儿,机会并非垂青每一个人。在前进中,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占据最有利的竞争制高点,帮助我们通向成功之路。

一个成功的商人,往往看到困难,又看到希望,迅速分析对策,最终紧紧攥住成功的契机。失败者,一条道走到黑,坠人万丈深渊。

老经验:

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均等的,差异只在于“狠”与“不狠”。

没有人不想成为机会的宠儿,机会并非垂青每一个人。

在前进中,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占据有利的竞争制高点,帮助我们通向成功之路。

○把握时机,乘虚而入

《管子·分制》中说:“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意思是,用兵打仗,攻击对手的实处,难以击败对手。攻击对手的虚处,就能轻而易举地取胜。因为攻击对手的实处,即使对手总体实力弱,也可能转为强者。攻击对手的虚处,即使其总体实力强,也会转为弱者。事实上,无论军事竞争还是社会其他领域的竞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乘虚而入都不失为一条克敌制胜的好招法。

国外有家生产民用器具的企业,在同几家大企业的竞争中败了下阵宋,被挤出市场,后来他们盯住了大企业无暇顾及的市场夹缝,专门生产经营左手用具(如左手剪刀等),深受左撇子欢迎,产销量大增,利润滚滚而来,实力由弱变强,终于在市场上争得到了一席之地。我国江苏常州,处于上海和南京之间,从总体实力来看,不是上海和南京的对手,常州市在规划发展战略时,着眼于上海和南京在发展过程中所忽略的方面,提出了“补缺门、填空白、创特色、上水平”的12字方针,从两市实力所及范围的边缘和薄弱部分挤进了市场,效果极为明显。几年来,常州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势头。

运用乘虚而入策略的关键,就是选准对手的虚弱之处。明显的虚处容易去把握,隐藏着的虚处不易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手的虚实也在不断的变化,原来的虚可能变实,原来的实也可能演化为虚。而且,对手也在时刻防范着敌人,经常采用虚虚实实的方式来迷惑你,让你误虚为实,误实为虚。分辨虚实并不容易,找不准对手的虚处,也就难以成功地乘虚而入。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搜寻虚之所在。

我们说,商场如战场。在这个战场上,聚集着各式各样的“能人”“精英”,这些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些人玩这种手段,有些人则玩另外一种手段,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真假不分、虚实不辨,就有可能上对方的当,使自己陷入一种被动之中。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避实就虚。用兵的法则像流动的水一样,水流动起来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法则是避开敌人防守坚实的地方而攻击其空虚薄弱的部位。

商海市场的需求五花八门,同一市场,竞争对手也形形色色,有强有弱。任何企业,无论它有多大的规模,不管它实力多强,都不可能包吃天下,满足市场的一切需要。由此而知,一个出色的商界人士要用有限的资金资源去适应市场的无限需求,去对付形形色色的竞争对手,去争取自身最理想的发展,它将不得不使用选择性策略,避实击虚,战胜竞争对手。

那么,避实击虚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用于商海竞争,该避什么实,又击什么虚?

避饱和之实,击空缺之虚。

企业的某项产品虽然独占某一市场,但到一定时候产品自然会出现疲软现象。这个时候,一个精明的决策者最明智的做法应是,下令停止生产该产品或减量经营。如果某产品在市场上由本企业独家经营,又趋于供过于求状态,也应当主动躲让,少生产甚至停产。

上市公司“万向钱潮”的前身是一个公社农机厂,那时,该厂主要生产农机、自行车配件和汽车万向节,由于经营得法,年产值达70万元。70万元,对于一个公社农机厂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轻车熟路,不费什么劲。但是这时候,厂长鲁冠球经过调查,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扔掉这个饭碗,上进口汽车万向节项目。可想而知,当时厂里好多人都不理解:现成的饭菜不吃,为什么要干那难度大、精度高的进口汽车万向节?而鲁冠球坚持非上不可。

十年以后,香港一位资深的经济学家在评述鲁冠球和他的企业的成就时说:“把生产的战略决策集中于向专业化生产进军的点子上,不生产正走红的国产万向节,重点生产市场奇缺的进口汽车万向节,以此迅速占领市场,是极关键的一着。”

市场或用户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需要和要求,我方具备此种条件,能够满足其需要,这时的方针就是要钻空子,以我之实击其之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