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做个不差钱的生意人文案 > 第15章 高标经商低调做人(第1页)

第15章 高标经商低调做人(第1页)

E俗话说:“低头是稻穗,昂头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穗子里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低调做事,平和做人

在商圈里,浙江商人做事不张扬,不喜欢空谈,崇尚务实精神。

宁波三星奥克斯集团总裁郑坚江,“掌控”着销量居中国第三的奥克斯空调和全球销量第一的三星电能表,集团总资产已45亿元。他说,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应该成为闪光灯下的“明星”,频频亮相会影响踏踏实实地做事。

低调做事,平和做人,正是宁波商人乃至浙江商人抹之不去的精神因子。

丁磊原是宁波市电信局一名普通员工,辞职下海,1997年创办网易,2003年成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榜首”。丁磊对排名很淡然,认为做比说要重要得多。

浙商不摆大,哪怕真的是老大。浙商常常是各类排行榜的主角,但浙商并没有爱上镜的偏好,现代的浙商老板们很少会把《福布斯》关于中国富人阶层的排名当回事。

在胡润前脚刚刚离开《福布斯》之后,对于一群耐不住寂寞的笔杆子们信手搞出来的400富人榜,浙商老板们不以为然。尽管排名者们很是抬爱浙江的富人,有62人荣列其中,在宁波,也有6名老板跻身于这个富人俱乐部,但宁波的老板们并不领情,三位人选者甚至把此喻为“纸糊的排行榜”。

把人家历时1年半时间,据说是跑遍了10多个省市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排名活动斥之为“纸糊”的,未免有点嘲弄之嫌,但从侧面也反映出浙商不爱张扬,不慕虚名,作风内敛,注重实干的务实精神。

通常人们认为,浙商的形象并不“高大”,而是低调,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

营养米粉销量已经是亨氏两倍的杭州未来食品老板蒋敏德,他在998年全国抗洪救灾晚会上的那句自我介绍,至今让人印象深刻。捐出百万巨款,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浙江富阳的一个个体户。既不说自己是谁,也没有提企业的名字。多好的宣传机会啊,他放弃了。

浙江萧山人朱庆尧,1985年,20岁的他只身来到安徽安庆、池州、岳西等地,从10匹布开始做生意,尽管非常艰难,但朱庆尧以诚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1997年底,朱庆尧与贵池食品公司签约经营一家因严重亏损而倒闭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注册成立了池州东华东商贸有限公司,一个月后,东华东超市闪亮登场。2001年,朱庆尧力邀老乡陈灿火带资人股,于次年初成立东华东购物城。2002年6月3日,东华东上海华联超市加盟店开业,2003年朱庆尧又在池州市东至县城开设综合性卖场……生意慢慢做大,但朱庆尧仍保持着浙商的低调作风。他买的车子是二手的普通桑塔纳,原来一直是每月250元租住80年代的老房子,最近才搬进新买的房子。

浙商刻意低调,公众知名度甚低。浙商都不喜欢见记者,不喜欢到公众场合露面,不多报销售、利润。浙商的这种“对待荣誉有如对待批评”式的反应,与经常可以听到的国内其他一些地方的企业经营经营者统计“注水”夸大业绩吹牛皮比较起来,其不爱出风头的个性十分突出。

浙商不为面子所累,虽然面子对商人而言很重要,但相对于商人的人格魅力而言,有没有名车、带游泳池的别墅、打高尔夫以及名贵的服饰,甚至发型这些都会显得微不足道。浙商老板们可以按自己的喜欢穿一双布鞋,甚至可以在有时间的时候飞到异国他乡去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球队的主场或客场比赛,甚至可以在很多人面前抽自己喜欢抽的劣质香烟。

老经验:

学会低调做人,是处世的一门基本学科,是为人的一种至高境界,是认真生活着和生活过的人的一种很好的体会、总结。

一时的成绩不代表永久,也不代表你就比别人高一筹。成绩是自己的,如果一味张扬、炫耀只会带来负面效应。

○做老二,不做老大

几年前看过一篇工商人物的专访,受访者是一位电脑业的老板,这位老板提到他的企业与另一家孰大孰小的问题,他说他不想去跟那一家比,也不必去跟他比,他强调他采取的是“老二政策”。他说,当“老大”不容易,因为不论研发、行销、人员、设备,都要比别人强,为了怕被别的公司赶过去,便不断地扩充、投资;换句话说,要花很多力气来维持老大的地位!他说,这样太辛苦了,而且一没弄好,不但老大当不成,甚至连想当老二都不可得。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因为并不是当老大就一定会很辛苦,因为就有人当得轻松愉快,因此当老大或老二或老三完全是观念问题!

不过这位老板所说的却也是事实——当“老大”的,要费很多力气来维持“老大”的地位!不只从事企业经验如此,上班拿薪水也是如此,像主管就是该部门的“老大”,该老大为了保住他的位子,不但要好好带领手下,也要和上级长官打好关系,以免位子不保;有功时,主管当然功劳第一,但有过时,主管当然也是首当其冲。但当副主管的就没这么多麻烦,表面上看来他不如主管风光神气,但因为上有主管遮风避雨,可省下很多辛苦!所以很多人宁可当副手而不愿当主管,而也有当副手时没事,一当主管就生病的,可见当“老大”的难处。

这么说,并不是不要你去当老大,如果你有当老大的本事,也有当老大的兴趣和机会,那么就去当吧!但如果你自认能力有限,个性懒散,那么就算有机会,也不要去当老大,因为当得好则好,没当好一下子变成老三老四,不但对自己是个打击,在现实的社会里,更会造成这样的批评:“某某人不行”、“某某人下台了,听说很惨”……这些批评对你都是不利的。中国人一向扶旺不扶衰,你一从“老大”位子摔下来,落井下石的有,打落水狗的有,于是本来还可当老二的,却连要当老三老四都有问题了。

如果你事事都想极力表现自己,争做老大,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丢工作因为“表现太好”小范毕业于上海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到一家国营大型企业担任销售助理一职,试用期6个月。

小范毕业以后和这家国有企业签订了试用期合同,销售助理这个职位让他觉得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业务方面,小范完成得十分出色,一次业务谈判连老总都对他刮目相看。但令人意外的是,6个月试用期结束时,公司人事部门却委婉地告诉他:“‘五一’长假结束后,你不用来公司报到了。”

“现在想想,可能是我表现太好了,有些人际关系的问题没有注意,反而丢了工作。”丢掉工作后的小范向朋友说起这件事时只能这样苦笑。当时,通过层层面试进入单位,小范自然想好好表现,但是过犹不及。事后才知道,单位老板和同事对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对于他的综合表现给予了四个字——“锋芒太露”。过于希望崭露头角,不注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辈同事也不够尊重,这些都是小范的致命伤。更让老板和同事难以接受的是,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以及单位某些制度上的不健全,小范都会毫不保留地提出,丝毫不注意情面。

对于自己的意外出局,小范无奈地表示,可能自己对社会关系怎样处理还不是很明白,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却适得其反。“就拿那次谈判来说,我确实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后来觉得有些越俎代庖了。其实我只不过是个销售助理,很多事情还是应该让销售经理来处理和决定,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后来老总表扬了我,反而让我们经理脸上难看了。”虽然满肚子委屈,但小范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这个事实。

经营企业也是如此,“龙头老大”的位子一旦不保,就会给人“某某公司倒了”的印象,于是兵败如山倒;力挽狂澜?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老大”之路,真是一条不归路啊!所以,当“老二”的确也有其实际的地方,这也就是许多人宁当“老二”不当“老大”的原因。其实当“老二”还有其他的好处:——静看“老大”如何构筑、巩固、维持他的地位,他的成功与失败,都可作为你的经验和指标。——可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实力,以迎接当“老大”的机会(假如你有当“老大”意愿的话)。——因为志不在“老大”,所以就不会太急切,造成得失心太重,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力不逮的事情,反而能保全自己,也会降低失败的几率。因此,做事或经营企业,从老二、老三或老五做起都没关系,就是先不要当“老大”!有一段童谣是这样子的:“老大屁股大,裤子穿不下”,当“老大”,麻烦真的很多哩!如能好好地当“老二”,当主客观形势形成,自然就会变成“老大”,这个时候的老大,才是真正的“老大”。

会做“老二”并非真的是甘居人后,而是可以从做“老二”中尝到更多的甜头,从而使自己的创业在一开始就可以借“蹭车”获得利润。中国台湾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概念中,有一种叫“老二哲学”的说法,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只是紧紧跟在排名第一的后面做老二,瞄准机会再冲刺第一。或许是暂时不愿做“出头鸟”,或许是想挂在后面搭个便车,但最终是没有一家会甘居第二的,“老二”也只是个过渡。创业者在创业之初,要学会做“老二”。

做人也好,经营企业也好,不要一心只想做老大,枪打出头鸟,所以,不妨低调一些,做一下老二,也许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老经验:

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学会掩其锋芒,低调做人。学会深沉,学会深藏不露,做老二,不做老大。

低调一些,人生的道路才会少一些嫉妒的目光,少一些故意的陷害,才会多一些顺利,多一些和谐。

○“健康”经营,不走歪门邪道

商界中的务实精神还体现在商人的价值取向上面: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经商,还是偷奸耍滑、走歪门邪道赚钱?在企业经营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必须首先分清是正还是邪,理智地去对待。走“歪门邪道”赚钱迟早会出事,能战胜私欲的经营者,才能促使事业兴盛繁荣。因此要摆正自身的位置,时刻惕厉自己不要偏离人间正道。

徐冠巨的传化集团和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同是浙江萧山宁围的著名企业,都是平民创业的成功典范。传化集团是以徐冠巨的父亲徐传化命名,从2000元起家,发展到拥有亿元资产的省级集团,徐家父子却依然俭朴如初、平易近人,保持着中国传统农民的本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