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器销售商对其买主说:“贵方是我公司的老客户了,因此,对于贵方的利益,我们理当给予优惠照顾。现在我们已获悉,在年底之前,我公司经营的这类设备要涨价。为了不使老朋友在价格上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我方建议:假如你方打算订购这批货,要求在半年到一年内交货,就可以趁目前价格尚未上涨之时,在订货合同上将价格条款确定下来,那么这份合同就有价值保值的作用,不知贵方意下如何?”
如果此时该产品市价确实有可能上涨,那么这番话就很有诱惑力,对方绝对倾耳细听,并做短暂考虑。见到买主犹豫不决,这位销售商又补充道,如若此事早日定下来,对于卖方妥善安排投产、确保准时交货是有利的。买主仍有些踌躇不定。“我们可以随时撤销合同,当然必须提前三个月通知我方以便对供货另做安排。”销售商又加上一道保险。此时买主还能说什么呢?赶紧同意签订合同了。
(4)投其所好的引诱法
“美国谈生意专家荷伯·科恩在其《人生与谈生意》——书中追忆了他在几年前初次与犹太商人谈生意时,因缺乏经验被对方击败的情形:荷伯先生的上司决定派他到以色列去谈笔生意。
“我太高兴了,曾兴奋地对自己说:‘这可是展现自己才华的一次好机会。命运在召唤我,我要扫清犹太人,然后向国际进军。,”“一周之后,我乘上去以色列的飞机,参加为期14天的谈判。我带了所有关于犹太人精神和心理的书籍,一直对自己说:‘我一定干好。”“飞机在以色列着陆了,我小跑步到达到舷梯。下面两个以色列人迎接我,向我客气地躬身行礼,我喜欢这个。两个以色列人帮我通过海关,然后陪同我坐上一辆大型豪华卧车。我舒服地倚在绵绒座背上,他们则笔直地坐在两张折叠椅上。我大大咧咧地说:‘你们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后面有的是地方。”噢,您是重要人物,显然您需要休息。’我又喜欢这个。在行驶途中,其中一位主人问道:‘请问您懂日语吗?”不懂,不过我打算学几句,我还带来了字典。””‘他的同伴又问我:‘您是否关心您返回去的乘机时间?我可以安排车子去送您。’我心里想,多能体谅人呀。我从口袋里掏出返程机票给他们看,好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送我回机场。当时我并不知道他们就此知道了我的截止期,而我却不知道他们的截止期。以后的日子,他们没有立即开始谈生意,而是先让我领略了一下犹太人的文化。我的以后整整一周的时间都在旅游。每当谈生意时,他们会推辞到:‘时间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每晚有四个小时,我被安排在硬木板铺上进行晚餐和文艺欣赏。你可能难以想到这么久在硬木板上是什么滋味。如果你蹭不出痔疮的话,你的体会永远是肤浅的。而当我要求谈生意时,他们就说:‘时间有的是。’到了第12天,生意总算又要开始谈判了,但又提前结束了,以便为高尔夫球挪出时间。第13天又开始了,又提前结束,因为告别宴会需要时间。最后一天,我们正式又开始认真的谈生意。正当我们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时,卧车开来接我去机场。我们都挤入车里,继续着生意谈判。’嗬伯·科恩以惨败而归。
由于犹太商人对他谈生意的截止时间了如指掌,先把相互关系搞好,投其所好,而只为正式谈生意挪出一天时间,他因之而有很大的时间压力,他为完成上司的任务而不得草率签约。
老经验:
在生意的开始阶段,你首先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建立洽谈的气氛,它对谈生意成败具有重要意义。
生意气氛是谈生意对手之间的相互态度,它能够影响谈生意人员的心理、情绪和感觉,从而引起相应的反应。
○“退”是为了更好的进
退与进是一对矛盾,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不能将后退的举动一概视为怯懦和软弱。在无法前进的情况下,适当的后退往往是一种必要的、理智的行为。
在商战中,以退为进是一种极高明的管理策略。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运用此法之高明,足以称得上谋略过人的商战高手。
1898年,“华东街大佬”金融巨头摩根与“钢铁大王”卡内基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于美西战争的缘故,使得匹兹堡的钢铁需求高涨。而美西战争最后以美国胜利而告终,使得美国在国际上声望日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内基发动钢铁战争其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摩根意识到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早将目光盯上了钢铁。并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送入伊利钢铁和明尼苏达钢铁两家公司,从而控制了这两家公司的实权。
但这两家公司与卡内基的钢铁公司相比,只能算中小企业而已。由于美西战争导致钢铁价格上涨,摩根对钢铁的兴趣更加浓厚,便决定向卡内基发起进攻。
野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主宰全美钢铁公司。所以,一出手就首先拿卡内基开刀。摩根首先答应了号称“百万赌徒”的兹兹的融资请求,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企业,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接着,摩根又操纵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对卡内基的订货。
原以为卡内基会立即作出反应。但与摩根的预想相反,卡内基却纹丝不动。作为玩股票起家的卡内基,他比任何人都更明白:冷静是最好的对策。特别在这个关头,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仓促作出反应,那最后倒霉的将是自己。
卡内基更清楚自己的“份量”。他深知自己的钢铁业在美国所占的市场,这些市场如果失去了卡内基的支持,势必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此而蒙受损失,到那时,卡内基并不愁自己钢铁的出路,——你不要自然有别人要!
摩根很快意识到在这事上栽了跟头。他马上采取了第二步骤: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是否合并贝斯列赫姆,我还在考虑中,但合并卡内基钢铁公司,则是绝对的!摩根向卡内基发出了这样的信息,甚至他还威胁道:“如果卡内基拒绝,我将找贝斯列赫姆。”
别的挑战并不可怕,但是,一旦摩根与贝斯列赫姆联手,自己显然不妙。在分析了形势,估计了发展后,卡内基终于作出了决定:“大合并相当有趣,不妨参加。至于条件,我只要大合并后的新公司债,不要股票,至于新公司的公司债方面,对卡内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元对1。5元计算。”这对摩根来说,条件太苛刻了!但摩根沉默片刻。还是答应了卡内基的条件。
在商战中,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蝇头小利。应该为了长远目标而放弃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时,更是善于退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善于退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卡内基瞅准了摩根的心理,同时抓住了摩根的弱点:你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合并吗?行,我答应你。但条件要听我的。这样,以1∶1。5的比率兑换了卡内基钢铁公司资产的时价额后,卡内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跃到4亿美元!
卡内基对付摩根的办法,看似卡内基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时。卡内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笫二个步骤时,卡内基更似乎未作任何抵抗便“就范”了。但是,卡内基的看似让步,而实际上却取得了一次大的飞跃,不能不说卡内基退了一步,而实际上进了两步。最后的真正胜利者,是卡内基,而不是摩根!
以退为进,“退”并不是目的,只是达到“进”的一种手段,所以后退的幅度要适当,必须以达到“进”的目的为前提。退的程度不够,则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程度过大,则可能一退而不可收,成了大逃亡。
国内外知名企业也运用恰如其分的退却,蓄积实力,赢得了经济的回升,这也是商业管理之大略。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随着连续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所有企业都在拼命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为此,日本日立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世纪60年代初,整个日本经济进入了萧条时期。面对产品滞销,新建厂房的钢架已经搭起,新添置的一些机器设备已经运抵码头和车站,日立公司内部对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继续投资;一种是立即停止投资。为了综合各种意见,公司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我们不能短视,只看到眼前的萧条,萧条之后就是回升。如果我们现在停下,将来就会比别人慢一步。根据了解,东芝还在继续积极投资!”前者阐述自己的理由。
“停止这方面的投资绝不是短视。投资进去,萧条到来收不到丝毫效益。不如把这些资金投入其他有效益的方面,哪怕只有微利也比压死在这上面强。将来经济一回升,我们就有大量的活动资金可供利用。”后者针锋相对地应道。
“还有,正因为像东芝这样的大公司在继续积极投资,我们更不能继续投资下去。请想一想,我们目前能和它们比吗?仅靠实力,我们有获胜的希望吗?何况现在投资竞争是拼老本。”后者的支持者接着补充说明。
“如果停止投资和施工,那么现有的半截工程和大批的设备搁置在那儿,不是很大的浪费吗?你们算过这笔账吗?”前者的支持者提出了新的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