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三国之魏武之孙 > 第109部分(第1页)

第109部分(第1页)

何止他这一部?原来在刘备引大军出征之后,诸葛亮、成廉二人登上了营寨的瞭望台。诸葛亮远远的看到咸阳城城楼之上兵丁林立,心中暗道:咸阳城内有多少兵呀?莫非情报有假?再看张绣的军队规模,虽然黑压压的一片,但是仔细估计也不过五六万之多。看来是张绣没有全部带出咸阳的兵丁,至少还有四五万在城内。

在瞭望塔上观看一阵,诸葛亮亦是被蜀军的战斗纪律和协作作战能力折服。不过作为一场战斗主控者,他可没有过多的沉浸在这种折服之中,很快就意识到了,咸阳的许邵定会出兵救援。随即,他令成廉留下一个团队,带着三个步兵团队火速赶到咸阳城,等敌人援兵尽出,趁机闯入城内,占领咸阳。

不过等到成廉赶到咸阳的时候,正是许邵、崔泰围攻吴懿骑兵之时。因为城内街站严重影响了骑兵的战斗力的发挥。吴懿骑兵损失不小,要不是成廉率领大军赶到,许邵、崔泰还真没准把吴懿这个蜀国的新秀灭杀于此。

但是,成廉的大军到来,也成为了许邵、崔泰失败的催生符。二人都是聪明之人,见敌势不可挡,遂引领残兵尽皆出城朝着渭水河畔奔来。

不巧碰上了张绣亦是败退下来。许邵看了看还剩下六万余人的队伍,心中多少还有一些着落。若是真的不剩几个兵丁,那么此番争霸之梦何存?

然而,万幸的是,张绣麾下的诸将虽然都受了伤,但是无一人阵亡,张绣心中颇为自己一时逞强懊悔不已,频频向许邵告罪。许邵言道:“属下之人焉能受主之歉意?少主,莫要折杀老朽!”

张绣闻听许邵唤自己“少主”,心中更是欣慰。遂与许邵更为亲近。在许邵的建议下,他们引领大军渡过渭水,朝着长安方向撤退。

只是悲催的命运,依然在张绣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徘徊。其实历史选择了一个人的出现便是有他出现的道理。不管是龙套也好,还是猪脚,总之他的戏份安排都是历史要求。要知张济叔侄命运几何,还请各位继续观看。

第203章 臧霸奇兵袭长安,张济败兵守弘农

第203章臧霸奇兵袭长安,张济败兵守弘农

上文书讲到张绣先是落入诸葛亮伏圈,被生擒活捉;有持强引兵决战咸阳城外,亦是被诸葛亮设计。许邵为救张绣尽出大军,更是着了诸葛亮的算计,使得咸阳城落入了诸葛亮的手中。

张绣被逼无奈,只得舍去咸阳,败走长安。然而命运的车轮又一次无情的碾压在了这个年轻的枪神身上。

当张绣、许邵等人统大军来到长安城外,竟然发现朗朗乾坤之下长安城门竟然紧闭不开。抬头望去,众人不由大惊失色。只见城楼之上飘摆的大旗竟然绣着两个斗大刘字,更有那中间大旗之上绣着那两个硕大的“镇国”字样。分明是镇国大将军刘骞的军队已经占据了长安。

莫非叔父已经投诚了镇国将军。张绣心中颇为震惊,回头便向许邵闻讯:“长安何时落入镇国将军手中,可有叔父信报?”

“未见主公信报?我等绕过长安,尚派人上报主公。主公回信指示我等赶往咸阳退敌,并无他言!”许邵此时亦是一个头两个大,没有搞明白怎么回事。

“将军快看,城西有数处起火之地!”崔勇忽然叫道。

果然长安城西部竟然多处起火,只是火势正在不断的熄灭。应该是城内正在救火,而且火势得到了控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诸葛亮用刘备的虎符调动了镇守在斜谷、子午谷的臧霸师部,东出子午谷,奔袭长安。

话说臧霸接到命令,遂与前来的宋宪一起兵分两路出子午谷、斜谷,径取长安。

其实斜谷关镇守的乃是吴敦所领的一团兵马。因为李傕、郭汜之战之后,张济取得了长安、冯翊、弘农、扶风等地的控制权,却忽视了斜谷关这个小小关隘的控制。吴敦其实在臧霸、张任的授权下,悄然使人送了书信给张济。其意便是假意托付张济照顾自己在斜谷关的一众兄弟。此番言语并没有明说要投诚于他,然而,作为一个直接示好的小势力,张济自以为是的以为吴敦之意便是向他投诚,愿意在他的荫蔽之下,为他把守斜谷关的门户呢!

然而就是如此一节,使得他险些没有丢却了性命。

吴敦带着麾下五营步兵,整得是盔歪甲斜,外带挂伤,一路朝着长安城奔驰而去。来到城外,张宏使人在城下求救:“吾等斜谷关守军,斜谷关受到敌人的袭击。如今关破,吾等败将下来。还请禀报大将军,速速开门放我等进去!”

城上士兵早已禀报张济。不多时,张济带着三五员大将来到城上,一看,识得是吴敦,问道:“吴将军,敌军多少人马?”在吴敦投递书信之后,张济曾与张绣带着一众大将入山巡猎,吴敦便在邀请之列。整个狩猎过程,只有杨奉和吴敦称呼张济为大将军,而非主公。张济心中甚是不满,故特别留意二人。

吴敦急忙说道:“敌军突袭,漫山遍野,未可清数!”

张济遂不疑有他,便令人开城放了吴敦与一众士兵进城。

果不其然,吴敦兵马入城不久,自打远处,奔来两支军马。一路直取长安西门,为首大将,正是臧霸藏宣高。其身后乃是参谋将军张任、游击将军董昭、突击将军贺猛;在后面乃是骑兵团练将军孙观,带领其麾下骑兵团队;然后是三个步兵团队紧随其后。两万多名将士,一个个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朝着长安城西门杀来。

另一路,自南面而来,为首大将不是旁人,正是宋宪宋占功。宋宪引麾下师部东出子午谷,直逼长安南门。

城内的张济顿时慌了神,看架势,敌军两部最少也有四五万人马。自己麾下只有战将三五员,兵丁不过两万余。

吴敦见状说道:“大将军,我等没有守住斜谷关,有失职之责!末将愿引本部兵马去西门防守!”

此时,张济手下大将只有三员,颇显正捉襟见肘,见吴敦请令,遂允其请,又遣大将周伟引本部兵马三千同去。

可怜周伟哪里知道吴敦乃是诈降!吴敦面露谄笑,往周伟近前紧凑,一个劲儿的套近乎,拍马溜须把周伟哄到了天上去。麾下士兵更是有意无意的穿插到了周伟那三千士兵的中间。一众人马很快就拐进了通往西门的街巷,街巷上的百姓早已躲进家中,大批的军兵在城内运动,搁谁都知道发生大事了,不躲才怪?

吴敦见周伟的此时已经被拍的找不到北了,向张宏、刘毅二人使了一个眼色。周伟这厮哪里想到,刚才还在逢迎自己的人忽然间拿起了长刀,削下了自己的脑袋。转眼之间,周伟麾下三千精兵,无一避免的都被斩杀。

见全歼周伟所部,吴敦便遣刘毅带着一营奔往西门打开城门放臧霸等人入城,然后与张宏一同赶到城上,将一众守城士兵尽皆斩杀。

虽然这一切做的利索干净,但是还是被张济手下士兵发现,回报张济。得知如此消息,张济自杀的心思都有了。其部下大将雷叙劝说:“主公,既然我等中了敌人奸计。此时不退,更待何时?常言道,留得青山在,岂能无柴烧?”

张济这才冷静下来,说道:“雷叙,通知所有兵丁,马上从东门撤退,立刻撤往弘农。遣人报知少将军。”

随即,张济率领着其麾下不足万人的兵力退出了长安,朝着潼关方向撤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