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锣声响起,韩遂虚晃一招,撤出战圈,说一声:“寿成公,我军有事召回。告辞!”言罢,拨转马头,回归本阵。
马腾见状,只好策马回阵,带着麾下士兵回到关上,来见张济、樊稠。
“腾见过二位将军。”
“寿成,不要多礼。”张济说道,“方才真是见你与那敌将交谈甚欢,不知为何?”
马腾一听,还真的被这厮怀疑了!脸上不动声色的说道:“那韩遂不知从哪来得来消息?认定我是羌人。欲游说于我。”
“你是羌人?”樊稠问道。
“自然不是。家祖文渊公乃是我大汉伏波将军。”马腾说道,“因此,我一气之下与其大战三百合,本该拿下他。哪知他军中鸣金,哎!”
“原来如此。”张济一副我终于明白了的样子,“寿成不必叹息,明日再战不晚。”
是夜,樊稠、张济宴请马腾。樊稠、张济皆都喝的酩酊大醉。马腾趁此机会,带领麾下士兵五千私自开关,与韩遂回合。占据金昌,俘获樊稠、张济。
王国恨樊稠等阻其道路,欲杀三人。韩遂告之马腾。腾大怒,是夜,统兵五千斩王国、王彤父子于金昌。
于是,韩遂、马腾聚众兵守金昌,以樊稠、张济为人质,只等凉州刺史遣人前来讲求和约。
第136章 李儒只身平叛乱,马韩各领凉州郡
第136章李儒只身平叛乱,马韩各领凉州郡
韩遂、马腾占据金昌关,据守不出。早有探马报知新任刺史董卓。
武威城内刺史府。
“文才,你可有何计策平复此患?”董卓问道。
“岳父大人,此有何忧?”李儒闻言,迈步走出队列,问那探马道:“可有樊、张二将的消息?”
“回大人,马腾叛变,夜入金昌关,俘获了关内诸将,兵卒皆降。”
“马韩二人可有进军迹象?”李儒问道。
“其占据金昌关,据守不出,好似在休整部队。”
“如此甚好!”李儒来到董卓近前,俯在董卓耳边低声耳语几句。
董卓不住点头,然后说道:“文才,你马上动身前往金昌关,尽快完结此事。”
李儒领命,即日便动身前往金昌关。
金昌离武威不过二三百里远。不出半日,李儒带着一干随从来到金昌关前。
守关士兵跑向关内奏报马腾、韩遂:“禀报二位将军,城外来了一队人马。人数不多,为首的是员文官。”
韩遂离座,哈哈大笑,对马腾说道:“寿成兄,你看怎样?使君派人来了!走,咱们去会会他去!”
二人来到关上,站在关隘之上,往城下观望。只见一箭地之外,一支车队,车队之中百余个骑马的随从,中间是一架马车。马车旁边有一文士看来是刚刚从马车上下来,抬头望着关上众人,忽然一挥手,示意身旁的随从到关前报关。
那随从策马来到关前,高声喊道:“城上众人听真!我家主人乃是现凉州刺史大人的女婿,前来面见诸位将军的。”
韩遂闻听,向着马腾微微一笑:“兄长且看,现在就在示弱。此人定已经得到了使君的应允。”
说罢对那喊话的随从喊道:“让你家主人尽管前来,我自会到关下迎接。”
随从一听,拨转马头,前来禀报李儒。李儒也没有上车,不行来向关前走来。
等到他们还距离关口不足十丈的时候,韩遂和马腾二人向守关兵将简单交代,便走下关来,出城迎接。
李儒见到关门打开,挥手让随从停止前进,迈步向马韩二人走来。
韩马二人把李儒迎入关内。
“不知文才大人此次前来,有何要事相商?”韩遂直接切入主题。
“儒前来是给二位将军送礼的。”李儒说着,召唤手下随从提进一个食盒,打开食盒,说道:“二位将军请看。’”
马腾、韩遂赏目观看,顿时大吃一惊。食盒之内盛装着一颗人头。
“此乃前任刺史狄鄙的人头。乃是儒奉旨亲手所斩。”李儒见二人吃惊的样子说道,“圣上知道此人任上荒淫无度、私掠百姓、更是对异族施以苛政。故遣儒之岳父前来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