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忍经100句经典语录 > 第十章 磨难之忍(第2页)

第十章 磨难之忍(第2页)

晋文公43岁逃往狄国,55岁到了齐国,61岁到了秦国,即位时已62岁了。他在外流浪了19年,虽说也有一段安定的生活,但总的来说过的是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日子,受尽了人情冷暖之苦,尝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见识了各国的政治风俗,锻炼了各方面的才能,

‘監珈隽(嫖普

到这时,他已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了。

晋国经过近二十年的折腾,到了这时人心思定,晋献公的五个儿子中也只剩重耳这一个了,又加上重耳有好名声,所以,重耳即位确是理所当然,人心所向。

重耳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定人心。他下了一道布告,说是惠公、怀公时的乱党头子全已消除,其余概不追究,并作出了示范,使众人相信。第二件事是大封功臣,跟他逃难的大臣各表功绩,论功封赏。唯有介子推未言割肉煮羹之功,文公就忘了封赏他。介子推也不争辩,和老母一起到介山隐居去了。第三件事是安定周王室,赶走了狄人,迎回周襄王。因此,重耳在诸侯中建立了威信。

接下来,晋文公要做的事就是争霸诸侯了。他首先扩大军队的编、制,实行军政合一的制度,并首开以法制军的先例。楚国本想挫败晋

12421

国而成就霸业,可现在却被晋国争取了那么多的国家,楚王就派大将子玉统率军队进攻晋国。

晋文公忧心忡忡,他看到楚军来势很凶,就连忙下令让晋军“退避三舍”。当时,30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即后退90里。晋军军士很不理解,狐偃就让人向军士广为宣传,说这是文公为了报答楚王的恩惠,实现以前的诺言。而实际上,这是激将之法,激励晋军士气,树立文公的威望。从军事学角度看,晋军后退可疲惫楚军,避开楚军的锐气。因此,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以退为进的策略,实在是一箭双雕的高明之举。

其结果是楚军大败,子玉畏罪自杀。晋文公听到这一消息后,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说:“没有人再能妨碍我了!”从此,晋文公的霸主地位确立了。

纵观晋国由乱到治的过程,确是引人深思的。晋文公及其随从19年的磨炼,为他创造霸业准备了良好的主观条件,所以,晋文公称霸并非偶然的现象,是由各方面的因素积累的结果。

其次,晋文公善于以柔克刚也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人对以退为进的处世方式向来是很重视的。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如果硬去蛮干,那只能变成一个莽汉,结果也只能是自讨苦吃。如果能够尊重客观事实,采取策略上的让步,取得喘息、休整、积蓄力量的机会,往往能够收到极好的效果。当然,“以柔克刚”的目的是“克”,而不

是一味地“柔”;“以退为进”的目的是“进”,而不是一味地“退”。如果只讲“柔”和“退”,那就变成了逃跑主义和失败主义了。重耳在流浪中始终窥伺时机,以求一逞,在城濮之战中以后退的方式鼓励了士兵,制造了舆论,懈怠了敌军,都是为了“克”和“进”,是很高明的制胜之道。然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确实是需要经过孟子所说的那样的精神和肉体的磨炼历程的。问题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经得起这

样的磨炼?

&W00夺号?§0W--5jT^j>~$“--iji--^r-,Jlp-^i--

重耳的故事告诫人们在磨难面前不要消沉。历经磨难并不一定是坏事。当磨难来临,不要退缩,要敢于面对。因为受过大难之人,方会有大志O

唐玄奘坚忍求佛法

提起唐僧取经,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记述的就是唐僧取经的故事。现实中的唐朝法师玄奘不是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胆小怕事,他个性坚韧,矢志不渝。他那百折不挠、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求学精神已成为一种进取的象征。他不仅是中国和南亚诸国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的象征,而且是国际上学者一致公认的杰出的旅行家、翻译家和佛教哲学家。坚忍不披的个性使玄奘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种个性有一部分是与生得来的,但更多因素是后天培养的。

经得住艰难困苦何以成功?皆因忍耐能成功!忍耐何以成功?目标明确、信仰坚定、矢志不渝的追求方能成功。

历尽艰辛西行求法

25岁那年,玄奘离开长安西行,开始了远涉异国的万里孤征。然而,摆在他的面前,困难重重:首先,朝廷严禁人们擅自出关,闯关出国,谈何容易;其次,玉门关外广漠的地带,都在西突厥可汗的控制下,要通过这一地带,必须获得可汗的允许和支持;再次,绕过巍峨的峻岭,取道中亚五国,还要经历险峻的铁门关,翻大雪山进入印度。玄奘既不熟悉路径,又无人带路,何况途中还要经过八百多里的大沙漠。

没多久,玄奘所骑的马病死了,与他同来的两个侍从因惧怕困难也先后返回。在西行的路上,碰见一位老人。老人听说玄奘要一个人西行取经,便再三劝阻说:“西行的道路极为艰险,在沙漠里以枯骨作为标记,成群结队的还迷失方向,何况你是单身一人,何必去冒这样的生命危险呢?”玄奘答道:“我发誓西行,决不东退一步。虽死在途中,也决不后悔。”老人被他的坚定意志所感动,不再阻拦了,还将自己骑的一匹赤色马送给了玄奘。

经过两天的辛劳跋涉,终于进入伊吾国(今新疆哈密)境内。早就闻知玄奘大名的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国王曲文秦闻讯,立即派出使者将他迎人高昌国。曲文泰笃信佛教,敬重玄奘的学识和人品,非要将他留在高昌国供养一世不可。玄奘感谢他的盛意,然而到印度去的意志却是不可动摇。他说:“我远游是为了求’法‘,今虽被大王所阻,但只有骸骨可以留在这里。我的精神和意志大王是留不住的。’‘玄奘以绝食表示自己去印度求学的决心。曲文泰无奈,只得答应玄奘西行。

玄奘离开高昌国继续西行。一路高山峻岭,气候严寒,终日风雪?

纷飞,只见白皑皑的一片,上与云连,山径有时崎岖险峭,有时陡立万丈。山上没有一点干燥的地方,白天把锅子悬在半空煮饭,黑夜睡在冰上。就这样,他一路翻雪山,越戈壁,经碎叶城。渡阿姆河,登帕米尔高原,闯铁门关天险,历时一年,经过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以他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意志和不倦的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宿愿,来到了他昼思夜想,殷殷向慕的佛教发源地古代文明中心之一的印度,成为第一个周游古印度的中国旅行家。

西行的成功,并不预示着玄奘求学经历的结束,更多的事等着他来做。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自建立以来,已有好几百年了,经过历代的增修,规模宏大。它是当时印度最大、最壮丽的佛教寺院,佛教的最高学府,也是印度学术文化的中心所在。这里有许多精通各项学术的学者,收藏了浩繁的上乘典籍。玄奘就是在这里,留学整整五年。在这里,玄奘早晚不辍地潜心钻研,把全部结论摸索了一遍,通晓了它的全部内容,对印度的语言文字也下了一番工夫,为他日后的翻译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翻译经典功绩永存

五年后,36岁的玄奘并不以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为满足,他离开

那烂陀寺,到印度各地去游学。印度的东部、西部、南部,到处都有他的足迹。他访问了各地的名师学者,虚心向他们请教。他阅读了各地的藏书,熟悉了各地的风情民俗。几年以后,玄奘再次回到那烂陀寺,主持全寺的讲习,这时他的学问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了。第二年,一个婆罗门教徒来那烂陀寺挑战。他把从婆罗门经中找出的41条理论宣布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并以生命为赌注寻人辩论。在那烂陀寺

无人应战的情况下,玄奘毅然出战,从容不迫地把那41条驳倒。当那

个羞愧的婆罗门信徒自愿认输受死时,玄奘宽厚地赦免了他。此举为玄奘赢得了巨大的声名。

玄奘在印度留学15年,游历七十多城,他常常是白天游历调查,晚上在油灯下攻读佛教的各种经典,博览佛教群书,学业大有长进,成为第一流的佛教学者。公元642年,玄奘出席了在戒日王的都城曲女城举行的经术讨论会。参加盛会的有18个国王、数千名佛教僧侣和婆罗门教徒。在这个大会上,玄奘以主讲人的身份,发表了他的超众的佛学论文--《制恶见论》。按照当时的习惯,戒日王发表声明:如有人在论文中挑出一个字的毛病,就斩论主的头向大家谢罪。然而,在18天的大会中,没有一个人得出相反的意见,辩论结束那天,玄奘按惯例坐在大象上,在万众的欢呼声中绕场一周向人们致礼。从此,玄奘名震印度,万千的印度学者为他所折服。在这里足可以显示出玄奘的刻苦钻研精神和高超的学术水平。

曲女城大会闭幕,玄奘已42岁了。他虽身在国外浪迹15载,但内心却一直萦怀着遥远的祖国。

从印度回到长安,征尘刚去,他就开始对带回的657部经书进行大规模翻译。他态度十分严肃认真。每当他决定翻译某一部经典之前,总要先搜集齐各种不同的译本,精细地进行校勘比较,然后才肯动笔。玄奘唯恐自己的生命有限,完不成所带回佛典的艰巨的翻译工作,就夜以继日地工作。他每天都订有工作计划,不肯虚耗半点光阴。他深夜三更才就寝,而五更时即起身,把所要翻译的经典先诵读一遍,并用朱笔加以圈点句读,准备在白天翻译。每天饭后和黄昏时候,他都要讲解新的经论,还要应付从四面八方来向他请教的僧众和学者。

时光荏苒,由于玄奘早年苦学,过度疲劳,取经途中又历经了跋涉艰辛和十多年来孜孜不倦的翻译劳累,他的健康深受影响,时时心胸绞痛,然而他并不以此介怀,一面医疗,一面加紧翻译和讲学工作。

公元664年,他已是65岁的老人了,正月初一,他一手按捺着阵阵绞痛的心,一手提笔翻译《太宣积经》,刚写了几行,身体便支撑不住,从此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玄奘从开始翻译佛经那天起,直到他死前的第27天为止,20年间”虔诚不懈,专思法务“。这期间,他除了有一次回家乡看望同胞亲姐姐外,从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岗位。他一生总共译岀佛经75部,1335卷,约有1300多万言。他还亲笔写出12卷《大唐西域记》,为后人留下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更为可贵的是,玄奘还给后人留下了艰苦卓绝的求知精神。

这里的唐僧已不是《西游记》里的唐僧,更不是神话。今天:{人们之所以没有忘记他,一是他的学术贡献;再有就是他为后人:1留下的求学意志和恒心。从玄奘身上人们似乎真的相信了或看到:j了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意志了,更使人知道了矢■:志不湎的巨大力量。I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