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拉挥舞着铁骨弯刀,在战场上左冲右突,动作迅猛而精准,每一次挥刀都能带走一名大周士兵的生命。他的神态冷酷无情,眼中闪烁着残忍的光芒。在他的带领下,匈奴大军愈战愈勇,大周军队节节败退。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周帝身陷重围。面对着阿提拉的挑战,他眼神中虽有后悔,却无丝毫惧色。他挺枪跃马,与阿提拉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单挑。两人的动作快如闪电,每一次碰撞都让人心跳加速。
然而,周帝最终还是力有不逮。阿提拉也陪周帝玩累了,一刀将周帝挑下马来。
“匈奴狗娃,吃老夫一鞭。”这时,张辅突然纵马而来,这位国公爷老当益壮,一金鞭砍断阿提拉的刀,顺势另一鞭将皇帝挑上他的马背,然后扬长而去。
阿提拉怒不可遏,这把刀是燕雅然送他的,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于阵前砍断主将的武器,更无异于是挑衅。
他取下背上的牛角弓,弯弓搭箭,瞄准纵马而去的张辅,只听“嗖”的一声,一箭穿心,他的弓绳却还在轰鸣。
这一箭的威力着实是大,羽翼穿风,破空轰鸣,不仅穿透了张辅的盔甲而出,夺走了前方一名周兵的性命,接着仍强势破甲而出,又夺走一名周兵性命。
一箭三命!一时间敌我两军纷纷侧目,为其天生神力而震慑。
“英国公,朕对不起你啊。”落马的周帝怀抱着张辅,痛哭道。这位三朝元老,戎马一生,几无败绩,一世英名却毁在了雁门关前,为救皇帝甚至丢了性命。
“陛下,老臣不能带你突围,死而有憾啊!”张辅说着,闭上了眼。
“将军!”一时间周军悲愤不已,竟化悲愤为力量,战斗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在陈颖、李珍的带领下,愈杀愈勇,九万精锐最后仅剩百骑带周帝突出重围,直奔雁门关。
“啊!废物,给我拦住他们,活捉皇帝!”阿提拉怒吼,山谷中回荡着他的声音,仿佛是野兽的咆哮。
生活在弱肉强食的匈奴,他怎么想不通一个死老头对军队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士气影响,让本来大好的局面下居然让匈奴也损失不小还让周军突围成功,这让他日逐王脸面往哪里放?
不过苏语然早就料到这可能出现的局面,因此在阿提拉与周军作战时,她就已派另一路三万军队在雁门关前叫阵,使得关内大周守军无法出关营救周帝。
此时雁门关上,辛云飞紧张的看向前方,本来他已在筹划对策,想不到敌方军师技高一筹,提前布局,誓要消灭关外周军、活捉皇帝。这让他无法施展。
终于,他看到前方出现了狼狈逃窜的周军和其身后的匈奴数万追兵。其实他本想出关营救,可是关内只有一万守军实在抽调不便。
关外匈奴以五倍之兵死磕也能拿下雁门关,更何况匈奴三万人意在堵住周军救援。他不能出关就皇帝,否则关内百姓和都城就会危险。
天顺帝看到关外匈奴骑兵,自感大势已去,天要亡我,遂取刀割下战袍,划破手指,在袍子上以血写下“辛将军,死守函谷,火速回京,诫太子击匈奴,保家国,若国乱朝危,可登基临政。”
阿提拉一路追击周军残兵来到雁门关前,见城外有匈奴骑兵堵路,暗松了口气,对苏语然的稳重周全甚是佩服。
心高气傲的他顿时又起了羞辱的心思,将残兵一路赶到三万匈奴骑兵前,笑道:“怎么,小周,不跑了?”
那百来个士兵围着皇帝被两方匈奴大军围了起来,他们浑身是血,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却依然无所畏惧的拿着刀剑企图为皇帝入关开路。
阿提拉轻蔑一笑,摆了摆手,示意关前的匈奴兵不要抵抗。
他骑着马跟在周军残兵保护的皇帝后面,看着百来个周军挥舞刀剑护送皇帝靠近城门。他拍手笑道:“真是忠君护国,不过这样绝境,你以为你们还能进得去吗?”
在距离城门约三百米处,阿提拉挥手示意匈奴士兵收拢包围圈拿下皇帝,他笑着对城墙上明明看得很近却无法救皇帝只能愤怒的辛云飞笑道:“辛将军,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你们的小皇帝不知天高地厚,我来收拾他了,啊哈哈哈哈。”
辛云飞手中拳头捏的死死的却又缓缓松开,眼角流下了无能为力的泪水。
就在这时,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穿云箭破空而出,在阿提拉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飞上城楼,同时关下传来陈颖的大嗓门:“辛云飞,陛下圣旨,快接住。”
阿提拉弯弓搭箭,一箭瞄准那飞箭而出。辛云飞眼疾手快,飞身而起,一手接住,正要落地,不料还有暗箭。
几个个士兵毫不犹豫挡在辛云飞前面,扑向那箭,皆被穿透,一命呜呼。
辛云飞因此保命。
阿提拉大怒,命令士兵杀死除了皇帝的所有人,他则亲手拔刀杀死了陈颖,带着活捉的天顺帝离去。
荒芜的山谷中,只剩下风声、哀嚎和死亡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战死的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土地,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山谷中。阿提拉和他的匈奴大军已经离去,只留下了一片凄凉和惨烈的战场。
辛云飞看到圣旨内容,火速安排亲信、布置任务、组织防御,当晚火速回京禀报军情。
次日,长安城早朝,雁门关之变惊动了整个大周朝堂,一时间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