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秦汉是啥 > 第二章 大秦二世时代(第2页)

第二章 大秦二世时代(第2页)

四月秦二世回到咸阳,七月就爆发了陈胜起义。不久,秦王朝的统治就迅速走向崩溃。可以说,秦二世巡行郡县,以炫耀强权,威服海内的政治目的,其实并没有实现,对沿途山海之神都一一礼祠所表现的虔敬,似乎也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

有一次,胡亥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就像飞奔的马过墙的缝隙一样快,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这正合赵高心意,从此讨好胡亥享乐,自己更大胆地专权。

有了赵高的支持胡亥还不放心,又向李斯询问如何才能长久地享乐下去。他对李斯说:“我听韩非说过,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房子是茅草做的,饭是野菜做的汤,冬天裹鹿皮御寒,夏天就穿麻衣。到了大禹治水时,奔波东西,劳累得以致大腿掉肉,小腿脱毛,最后客死异乡。做帝王如果都是这样,难道是他们的初衷吗?贫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穷酸的书生们提倡的吧,不是帝王这些贤者所希望的。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叫富有天下嘛!自己没有一点好处,怎么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我就是想这样永远享乐天下,爱卿你看有什么良策?”

李斯惟恐胡亥听从赵高的话,自己失宠,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行督责之术》,向胡亥献出了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即用督察与治罪的方式来巩固中央集权,镇压百姓的反抗与违法。

有了李斯的主意,胡亥便肆意放纵自己的欲望。他继续大量征发全国的农夫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调发五万士卒来京城咸阳守卫,同时让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而且禁止运粮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必须自己带粮食。除了常年的无偿劳役外,农民的赋税负担也日益加重,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有了第一个,其他起义相继在各地爆发,被秦国灭掉的六国后裔们又重新打出六国的旗号反秦,各地称王割据的不计其数,陈胜的属将之一周文领兵十万直奔函谷关而来,秦的末日终于到了。

但二世胡亥根本不相信,只喜欢听天下太平的好话。在一次讨论是不是发兵平定起义时,胡亥竟然不同意有“反叛”的事,发兵当然也就没什么必要了。叔孙通了解胡亥,便说:“他们说的天下反叛根本就不对,先皇早已经拆毁了城墙,熔铸了天下兵器,有您明主坐堂,有严明法令行于天下,国家安定,人民富足,谁还会造反呢?现在陈胜这些人只不过是几个盗贼而已,地方官正在积极追捕,请陛下尽管放心就是了。”

胡亥听了,满心欢喜,直夸叔孙通说得好,然后他又问其他人,有的说陈胜是“盗贼”,有的则说是“造反”。说“盗贼”的没有事,说“造反”的就治罪,因为说“造反”等于说天下大乱。治罪的罪名是“非所宜言”罪,就是说了不应该说的话,这种罪名是一种典型的封建专制刑法,秦朝后来虽然灭亡了,但后来的很多朝代都继续沿用了这种罪名来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胡亥之死

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长疾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任命赵高为丞相,由于赵高是阉人,可以出入内宫,故被称为“中丞相”。秦二世耽于享乐,事情无论大小,总是由赵高决定。

然而赵高欲壑难填。他仍不满足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还想有朝一日坐上皇位。他首先派亲信控制了中央的要害部门。他任命女婿阎乐为咸阳令,弟弟赵成为郎中令,掌握了京师和皇宫的卫队。随后,开始试探群臣的意向。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的一天,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胡亥虽然糊涂,但是鹿是马还是分得清。他失声笑道:“丞相错了,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板起脸,一本正经地问左右大臣:“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围观的人,有的慑于赵高的淫威,缄默不语;有的惯于奉承,忙说是马;有的弄不清赵高的意图,说了真话。胡亥见众口不一,以为自己是冲撞了神灵,才会认马为鹿,遂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时没有斋戒沐浴,故至于此。”胡亥信以为真,便在赵高的安排下,打着斋戒的幌子,躲进上林苑游猎去了。二世一走,赵高便将那些敢于说“鹿”的人纷纷正法。这件事以后,朝中上下莫不噤声,都看赵高的眼色行事,任其为所欲为。

然而,此刻的咸阳城外,已到处卷起了亡秦风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义军以更加迅猛的势头继续战斗。秦二世三年(前207),巨鹿之战爆发,秦军主力被消灭,各路起义军所向披靡,大秦王朝岌岌可危。胡亥得知后,大惊失色,怒斥赵高欺瞒他,总把百姓造反说成盗贼作乱,使他放松了警惕。赵高见胡亥已对他心怀不满,便与弟弟赵成和女婿咸阳令阎乐谋划杀死胡亥的方案:由咸阳令阎乐率领手下士兵装扮成山东农民军攻打望夷宫(今河南咸阳市东北泾河南岸),以郎中令赵成为内应,赵高则负责指挥全局。

一切安排妥当后,赵成便在宫内散布谣言,假装说有盗贼,命令阎乐发兵追击,致使宫内防守空虚。同时,阎乐指使部分亲兵,化装成农民军,将自己的母亲劫持起来,暗中送到赵高家中,一边又率千余人以追贼为名直逼望夷宫而来。他们冲到宫门前,大声向守门官吼道:“强盗进了宫门,你们为何不抵挡?”守门官莫名其妙,问:“宫内外禁卫森严,怎么会有贼人进宫呢?”

阎乐不容分辩,手起刀落,杀死了守门官,冲进了望夷宫。逢人便砍,见人放箭。一时宫中血肉横飞,惨不忍睹。胡亥见状吓得目瞪口呆,全身瘫软,直到赵成与阎乐走进来。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胡亥又惊又怒,急召左右护驾,怎料侍从们早已溜之大吉,只有一个宦者站在身边。他揪住宦者的衣衫,歇斯底里大叫:“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呢,现在弄成这样,我该怎么办!”宦者鼓起勇气道:“正因为奴才平时不敢说话,才能活到今天。否则,早就被皇上赐死了。”二世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今日的局面,的确是他咎由自取。

阎乐冲到胡亥面前,胡亥一边后退一边颤声道:“朕乃真龙天子,你敢弑君!”阎乐气势汹汹:“你这个无道暴君,搜刮民膏,残害无辜,天下人人得而诛之。你还有什么可说的?”胡亥还欲作垂死挣扎,胆战心惊地问:“我可以见一见丞相吗?”阎乐一口拒绝:“不行!”胡亥仍不死心,哭丧着脸哀求:“那么,可以给我一个郡王当吗?万户侯也行。”阎乐摇摇头。胡亥绝望地叫道:“只要保全性命,我情愿做一名百姓,这总行了吧!”阎乐不耐烦地说:“我奉丞相之命,为天下铲除暴君,你说得再多也没用,快快自裁吧!”此时的胡亥,才了解到这场宫廷政变的幕后指使人竟然是他曾经无比尊重和信赖的赵高。多年来养在身边的居然是一只老虎!他痛心疾首,悔怨交加,却已无可奈何,只得最后再眷恋地环顾了一下巍峨的宫殿,回想了一下昔日奢靡安逸的生活,咬咬牙,拔出长剑,结束了他可怜又可恨的一生。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三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现在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

子婴为父报仇

阎乐和赵成逼死了秦二世胡亥,急忙去向赵高报告。赵高得到了胡亥已死的消息,他欣喜若狂,匆匆赶到现场,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玺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登基。可是,大臣们都不同意。他们就像商量好了一样,一个个都站在大殿的外面,谁也不肯上朝。赵高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只好改变主意,说:“如今二世已经自杀,需要另立新君。我看子婴这个人还不错,又是始皇帝的亲孙子,可以由他来继位。始皇帝统一了天下,才改称为皇帝。现在,东方六国纷纷自立,秦剩下来的地盘已经不多了。如果再让子婴继续称皇帝,恐怕有点儿不合适。我看,还是像从前那样,先让子婴称王吧。”大臣们议论了一番,最后都同意赵高的意见。按照当时的制度,他们决定先让子婴斋戒五天,然后再到宗庙里去举行即位仪式。

子婴知道是赵高逼死了自己的叔叔秦二世的,现在赵高又拥立自己做秦王,子婴的心中充满了疑虑与不安。他想:“赵高这个阉奴一向心狠手辣,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我就是听从了他的安排,当个顺从的傀儡,将来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好下场。”

于是,子婴把自己的两个儿子找来,与他们商量对策。子婴说:“赵高将二世皇帝杀害于望夷宫中,因为害怕秦国大臣治他之罪,这才把我扶到了皇帝之位上,这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罢了。而且我听到传言,赵高已经和楚人有了约定,他帮楚人杀光我秦国宗室,楚人让他在关中称王,这可怎么办啊?”子婴的儿子说:“赵高冷酷无情,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先下手为强,先把他除掉吧!可赵高为人狡猾奸诈,我们要想一个稳妥的办法才行。”子婴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在即位那天把赵高杀死。

很快就到了子婴即位的日子,赵高与众位大臣们早早采到宗庙里等待。赵高把宗庙里的各种准备巡视了一下,心中还在筹划着如何在子婴即位后让他听命于自己。可大家等了很久却还不见子婴来,赵高便让使者去催。使者回来报告说子婴说自己生病了,今天不能前来。赵高非常生气,亲自来请子婴。赵高到了子婴的斋宫,直接闯了进去,却看到子婴出来迎接他,看上去不像是有病的样子。赵高更加生气了,便责备子婴说:“今天是公子即位的好日子,大臣们都等在那里,为什么您现在还不去?这太不像话了,以后怎么教化天下呢!”就在赵高唠叨不停的时候,却发现子婴身边多出了许多横眉竖眼的武士,又看见子婴抽出了宝剑,赵高明白自己中了子婴扮猪吃虎的计策了。伏兵一拥而上,将赵高乱剑刺死。随后,子婴又诛灭赵高三族,并将他暴尸于咸阳街头示众。

子婴杀了赵高,满朝的文武大臣都很高兴,一致同意拥立子婴为秦王。可这时的秦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大厦将倾,子婴的王位只坐了46天!很快,刘邦的大军就突破武关,攻下山尧关,兵临咸阳,驻军灞上。子婴眼看大势已去,只好自己用绳子拴着脖颈,坐着白马辇车,捧着天子的印玺,向刘邦投降。

这时为公元前206年冬天,距公元前221年秦王朝的建立,仅仅十五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庞大的秦帝国就这样如昙花一现,像一颗流星,在中国的历史上一闪而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