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没让众人好奇太久,陈王就上了一个令满朝震惊的折子,他上折子要立彭霞为世女。朝臣倒是反应不大,毕竟和他们没有关系。但是宗师里却炸了!
特别是家里有适龄过继的宗室,从之前各自对立,一下子联合起来,共同上了折子,声讨陈王这是要动摇国本。
皇室里怎么能留姑娘在家呢,这你家如此我家如此,那以后皇室还是彭家人么,不行坚决不行。
陈王人家也会辩解,这普通人家还能留姑娘在家,为什么我就不能留姑娘在家?这民间还知道把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我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难道我的孩子不是彭家人?如果我的东西我闺女得不到,那谁也别想得到!
陈王自来就对唯一的女
儿百依百顺,本来还想着过继一个小一点的孩子,自己再养一养,也好在自己百年之后是女儿的依靠。本来还想着,若是实在不成就还是过继算了,但是再看看这几天,反对的都是有可能过继给自己孩子的人家。就算自己以后过继了他们家的孩子,那孩子还会和霞儿亲近么?
因为这个陈王也打消了过继的念头,只是一心想着把爵位传给闺女。
十几天下来也没吵出个结果,最后陈王表示愿意让一步,若是让他闺女袭爵,就自减一世,本来五世降爵,就变成了四世降爵。再加上他前段时间他走动的几家,也对他许出去的东西实在是动心,想想陈王若是过继了别家的孩子,自家可是一点便宜也沾不上,还不如让他把爵位给他闺女,自家还能得一些好处。
所以当陈王上书愿意自降一世之后,就有宗室站在他一边了。这下子两方真的就势均力敌,谁也不能把谁压下去。荣昌帝也只听,也一直不下旨意。慢慢的只是宗室议论的事情,变成了朝堂议事。
出乎很多宗室的意料,朝臣竟然并没有几个反对陈王的,毕竟女王爷这若是成亲,不还得从朝臣家中找么,这可是比尚主都好的事,毕竟不还是有一世王爵了么,不管是簪缨世家还是朝中大臣,谁家不心动?自然反对的人就少了。
荣昌帝看差不多了,直接下旨:家中袭爵者,嫡子一世降。嫡女降两世,庶子降两世。
这个旨意下来,谁家还有空管陈王的事。个勋贵家里马上热闹了起来。好些夫妻关系不融洽,没有嫡子的,赶紧回家造嫡子去。这年龄小的还好说,就那些年龄大了生不出来了,可就有危险了,毕竟感情好的夫妻,很少会有没嫡子的人家。
这个时候就轮到皇后出场了,各种花会诗会学会的办。一家不漏的把当家夫人都叫了过去。还没赏花先请脉,这一举动让本来危险了的一些夫人,都松了口气。最起码不会被病死了!
就有人上折子说,不管嫡庶都是儿子,请皇上免了庶子袭爵再降一世的决定。
这话都不用荣昌帝自己反驳,朝臣中就有人出来和他互掐,不是别人,就是他的亲家。没有我这么姻亲你能顺利的袭爵,袭爵之后觉得用不上我们了,就开始宠妾灭妻,现在知道庶子不如嫡子了,晚了!
第87章
这边还在为庶子袭爵降两世而争吵,人家不说别的,就只是拿住他对圣上不敬这一点,就让他成了过街老鼠。还被荣昌帝给申斥了一番。
就这样荣昌帝用庶子袭爵降两世,遮住了嫡女也能袭爵的影响。因为众人都觉得这是给陈王世女正名,谁也没想那么多,毕竟谁家会把爵位放着儿子不给给闺女。
各个望族家里只有闺女的人家才会想的多一点。现在既然爵位都能传给姑娘,那是不是家里只有一个姑娘的人家,以后也能把家产传给自己的孩子,不管怎么说,都比给外人强啊。以前只有那没有氏族的人才会把闺女留在家里招胥?,那现在是不是自家也可以给闺女招胥了!
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着,可就在这个时候,宣平候夫人却意外落水身亡。一时间刚放下心的众夫人,又开始人人自危。毕竟宣平候夫人别说是儿子,就连个闺女都没有。娘家也早已没落,平时在侯府那是连管家权都没有,这让她意外还不是动动嘴的事。
荣昌帝震怒,令刑部彻查此事。可是查来查去都是意外,刑部尚石彦辰书跪在御前满头大汗,帝王的怒火可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
可是龙椅上的那位却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平静是说了一句:“这件事查不出,别的难道还查不出。”
石彦辰心中咯噔一下,帝王一怒血流成河!
宣平候府以让人不可思议的速度败落了,让观望的众人一片哗然。现在替他想想,降两世就降两世吧,现在好了,什么都没了吧!
一时间不管是宗室还是勋贵,都老实了很多,谁家也不敢打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了。最高兴的莫非嫡妻正室,这妥妥的就是朝廷给自己的保障啊!
凤和殿里淑妃好奇的问皇后:“娘娘,皇上不是说要人宇哥干那件大事么,为什么臣妾就看到皇上他自个在那里冲锋陷阵?”
皇后一边伺候她的花草,一边回答她:“你啊,在这宫中都待了多长时间了,怎么还是没长出来政治脑子!现在这些事哪一件是宇哥能碰的?皇上只要先把大方向给把正了,等以后需要人具体实施,那时候才是宇哥该出力的时候。”
皇后说完这些,淑妃更糊涂了:“那下面的事,随便一位忠与皇上的大人,都能办了啊,为什么非得是宇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