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为什么?”
&esp;&esp;“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
&esp;&esp;“行,要是有武将人品好的,我就给你物色。”
&esp;&esp;“物色,物色。”承业本来在吃甜点,听着她们姐俩的对话,也跟着说起来。
&esp;&esp;静娴在娘家住了三天,就被齐国公府的人接回去了。
&esp;&esp;临近年底,京城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陈翰林家里被抄家了,原因是陈翰林和洛阳王走得很近,曾经是洛阳王的门客。
&esp;&esp;陈翰林官职不高,被抄家也没什么稀奇,只是这件事让那些妄议皇储之位的人不敢再劝谏皇上立太子了。
&esp;&esp;洛阳王是当今五皇子,为人和善,经常跟朝中大臣交好,生母是康妃娘娘。在陈翰林被抄家的同时,康妃娘娘被降位为康嫔还被罚禁足,而洛阳王则是被勒令提早去封地。这意味着皇储之争,没他的戏了。
&esp;&esp;京城内外都在传送着这个八卦,静姝倒不意外。
&esp;&esp;“小姐,你说,皇上都这么老了,怎么还不立太子?”茗夕问。
&esp;&esp;“啧,胡沁什么呐,连皇上都敢议论。”米儿恰了恰她的胳膊。
&esp;&esp;“这有什么,又没外人。”茗夕无所谓道。
&esp;&esp;“权利这样东西,一旦沾手,想放下就难了。再说皇上神清气朗的,退位怎么甘心,再过个一年多,他还要选秀呢。”静姝笑言。
&esp;&esp;“哎,那要是哪家小姐进宫不得憋屈死,嫁了个可以当爷爷的。”
&esp;&esp;“越说越大胆了。好了,不准说了,这可是大不敬,小姐也真是的,还顺着茗夕说。”米儿打断二人对话。
&esp;&esp;“行行,说别的。”茗夕继续讲听来的八卦,“这次陈翰林被揪出来,是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锦衣卫副呈旨凌无尘抓出来。听说这个人很厉害,手段也毒辣,就没有问不出来的话。”
&esp;&esp;“凌无尘回京了?”静姝问。
&esp;&esp;“好像没有。大家都说锦衣卫的人神出鬼没的,说不定在调查谁呢,总之查个王侯将相,施点酷刑什么的都是小菜一碟。”
&esp;&esp;“既然能查这些人,总归是有问题的,而且是皇上默许的。”
&esp;&esp;“也是。但是有的官是好官啊,像陈翰林,他不过一个翰林院里做编纂的,能犯什么事啊?反正这个凌无尘名声很臭,还说他专门举报身边熟悉的人。完全就是一个酷吏啊。”茗夕认真道。
&esp;&esp;“茗夕有进步,连酷吏这词都知道了。”
&esp;&esp;“小姐过奖了,我都是从外面说书人那里听来的。现在很多朝廷大员人心惶惶,就怕锦衣卫查到自己头上。小姐,我们府里安全吗?”
&esp;&esp;“我们府当然安全。我父亲是个不站派系的,大哥也是皇上身边的近臣,更没有派系了。你们没发现吗,那些受牵累的大臣都是擅自结交什么王爷的。皇上还没立太子呢,他们急着站什么队,站错了就认栽吧。”
&esp;&esp;“小姐,你好懂哦。”茗夕恍然大悟。
&esp;&esp;转眼就是腊月二十八,今年的冬天阁外冷。
&esp;&esp;一大清早,各房主子就起来了,穿戴整齐,有诰命的都穿上诰命服。
&esp;&esp;临近午时的时候,宫里的马车才到门口,宫里人来赏赐腊八粥了。众人领粥谢恩,姜老太君还赏了一个大荷包给太监。大家到慈荣堂喝粥,以谢恩典。
&esp;&esp;“这都冷了,吃下去会不舒服的。”姜嫣然小声嘀咕。
&esp;&esp;“没办法,皇恩浩荡,就算馊了,臭了,也得喝下去。”姜老太太听力好着呢。
&esp;&esp;“是,孙女知错。”姜嫣然面露尴尬,赶紧拿勺子喝起粥来。
&esp;&esp;“我们姜府算是离皇城根儿近的了,那些四品官要是住得远些,估计要到下午才领到粥。”大太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