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出嫁为妇
&esp;&esp;“都是媳妇的错,不怪弟妹。”魏玉贞站起来。
&esp;&esp;静姝和嫣然也站起来,“都是孙女的错。”
&esp;&esp;三太太这些日子也想明白了,这事怪不了二房,虽然她心底有些责怪姜嫣然,但到底还得看在二伯二嫂的面上。这些亲戚对三房已是不错了。况且自家夫君经过这事,成熟稳重了不少。
&esp;&esp;“是我爱面子,下不去这脸,那天也是我说话冲,望二嫂别往心里去。”三太太不好意思得开口。
&esp;&esp;“都是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以后我做得不够不好的地方,还往三弟妹多担待。”魏玉贞福了福。
&esp;&esp;论年纪,魏玉贞还比王氏小点,却始终客客气气的,王氏倒不好意思起来。
&esp;&esp;“是侄女是非不分,知情不报,三婶子别再气了。我给您叩头吧。”静姝又赔不是。
&esp;&esp;“哎,不用了,哪有侄女管到叔叔房中事的,都过去了,不提了。”三太太笑笑挥手算过。
&esp;&esp;姜嫣然心里翻个白眼,你们虚情假意和好,犯得着拿我做筏子吗,尤其这个姜静姝假得很,好好好,就我姜嫣然一个人错行了吧。
&esp;&esp;“这样就对啦,一家人没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和和乐乐的,这个家才会越来越好。”老太太高兴道。
&esp;&esp;出嫁前晚,魏玉贞来到静姝的闺房,送了自己给她预备的添妆和压箱底的银子。
&esp;&esp;“这个是什么?”静姝瞧见一个圆筒。
&esp;&esp;“这个东西,等我走了你再看,也没什么,一些比较重要的画罢了。你自己看看就行,看完收好,让别人瞧见是会笑的。咳咳,其实洞房这事,男人懂就足够了,女人躺着就行了。”魏玉贞有些不自然地说。
&esp;&esp;静姝明白了,春宫图吧。前世,自己出嫁的时候,是邱姨娘给自己的,还说了一堆脸不红心不跳的经验之谈。
&esp;&esp;“谢母亲教诲。”
&esp;&esp;“我也没多教你什么,你是天生就知礼聪慧。放心吧,无论发生什么,姜府都是你的娘家,会帮衬着你。”
&esp;&esp;第二天一大早,静姝就被拉起来,沐浴开脸。那细线倒持在脸上,真的好疼。
&esp;&esp;“哟哟,这位妈妈,下手轻点。”静姝忍不住开口。
&esp;&esp;“新娘子再忍忍,一会儿就好咯。”
&esp;&esp;接着又净面上妆,静姝瞧着镜子里那张惨白的脸,哭笑不得,“少涂一些,太白了吧。”
&esp;&esp;“小姐,新娘妆讲究一个礼仪传承和喜气,必须这么化。”喜娘在一旁劝道。
&esp;&esp;上妆之后,就是穿嫁衣,那叫一个繁琐,左一层,右一层,好不容易都穿齐整了,静姝倒出了一层汗。
&esp;&esp;陆续有亲戚太太们过来,送添箱。大家也是图个热闹,静娴来了,还抱着一只小箱子,“这是我给你的添箱。”
&esp;&esp;“这太多了,娴姐姐拿回去吧。”静姝想拒绝,人家都是送一件首饰,娴姐姐居然拿了一个小箱子,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珍品。
&esp;&esp;“你还跟我客气,拿去吧。”
&esp;&esp;“是啊,二姐姐,让我们也看看里面是什么?”姜嫣然看到那个小箱子,眼馋得紧。
&esp;&esp;静娴将小箱子往静姝怀里一塞,“新娘子的东西,让新娘子打开吧。”
&esp;&esp;静姝开启那个箱子,里面有三层,从上至下第一层是一盒珍珠,颗颗饱满,泛着奶白色;第二层就是钗环首饰,有金有银交互相叠;第三层是玛瑙翡翠和田玉等未曾雕琢过的物件。
&esp;&esp;“这太贵重了,娴姐姐拿回去吧。”
&esp;&esp;“姝儿就收着吧,算是我们大房合出的。”大太太笑着拍拍静姝的手,“不必担心什么,你大伯是皇商,什么贵重东西没见过。”
&esp;&esp;静姝也就不再推辞,“谢谢大伯母,谢谢娴姐姐。谢谢大嫂子。”
&esp;&esp;“不谢,照理每人都该出的,我们大房怠懒了,好几口人出个箱子。”陶氏也是个大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