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
七年前段松泽还是个十一二岁的毛头小子。
那年盛京附近的几个县城都招了旱灾,段松泽的父亲早就去世了,是他母亲靠着家里的几亩薄地把他拉扯大的。
那样地里粮食颗粒无收,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好不容易靠着朝廷的赈灾粮撑了过去,那几亩薄地也都种上了朝廷发放的粮种,但是粮食却是一半会儿不能收获。
家里没有余粮,更没有多余的银子买粮。
因天灾亲戚邻居也是没有余粮借给他们。
段松泽实在是没有想到天灾的时候没有饿死。天灾过去了,结果他们家要撑不下去了。
正好那段时间朝廷放出风还说要招兵,只要入伍立马就有二两银子的饷钱。
二两银子哪,够一般的庄稼人嚼用一年的呢!
段松泽听了那个消息眼都亮了。
他背着他老娘直接就去了军营应招。
他当时虽然年纪小,但是个子比一般人要高,招兵的军官皱了皱眉就答应了。
等他拿着二两银子回来给他老娘的时候,他老娘是哭得死去活来的就是不答应。
但是段松泽已经入伍了,由不得他选择。
他娘又是无奈,又是想着大汉朝已经很久没有战事了。
虽然儿子不能经常回家了,但是也不会有危险。还管吃管住,不会饿肚子。
抱着这个侥幸的想法,他娘只能无奈的答应了!
段松泽当兵的头三年果然没有什么战事。而且儿子一年还能拿回二两银子。
他娘想着把这些钱攒起来,再过两年就能给儿子娶个媳妇了。
没想到,到了第四年,段松泽媳妇还没娶呢,就被分到赵弘毅麾下调去北边儿参加战争了。
虽然这些事情在盛京的那些消息灵通嗅觉敏锐的官员眼里。这个消息一点儿都不令人惊讶。
而其他反应迟缓的也都明白过来,几年前的那次招兵圣上就在为这次战争做准备了。
毕竟土俄那几年在边境蠢蠢欲动,欲趁着圣上登基根基未稳之时捞些好处。
圣上能忍三年已经是极限了!
段松泽的娘自然是又惊又怕,却无可奈何!
这场仗足足打了一年多,直到把土俄赶了千里之远才退兵。
段松泽也是在这场仗后退役回了老家。
而赵弘毅查清了段松泽的身世之后,就派人把他引进侯府做了侍卫。
也就是说。段松泽已经在侯府做护卫三年了。
慧娘听泽兰说完,点了点头。
很简单的身世,还是农家出身。性子憨厚耿直。
慧娘心里已经松了大半儿的心了,只等吴管家来了,再问几句,她就能松口气了。
泽兰和降香讲慧娘脸色好看了很多,两人也跟着松了口气。
慧娘抬头看到她们一脸释然的样子。忍不住抿嘴一笑,“行了。我这边儿没什么事了,你们俩先回去忙吧,等会儿吴管家来了,让晚秋上茶点。”
“夫人,要不要让墨菊和碧苏来伺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