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微怔。
说要他再等五年的是纪兴生。因为,雍治天子五年内必死。现在说要他请求雍治天子赐婚的,还是纪兴生。这是几个意思?随即,贾环明白他的意思。
所以说,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老司机,经常遇到新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变化是永恒的。不变,是暂时的。
纪侍郎的意思是,既然他此时完全摸准了雍治天子的脉,而且雍治天子现在不在状态,那么,谋划请求赐婚,难度几何呢?
贾环信任纪兴生的判断。一是,纪侍郎的政治水平不错。二是,纪侍郎不久前才见过天子。这是第一手的资料。他不具备。当即,起身一礼,道:“谢纪叔父提醒。”
纪兴生哈哈一笑,捻须道:“子玉,光说空口白话可不行啊!汪学士被贬西域。老夫现在被华丙章整的很狼狈。你给我出一个主意。”自称老夫,这是很亲近的态度。
贾环笑一笑,吐出两个字:“修路。”京中的道路年久失修,实在太烂。修路的好处,这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根本不用说,脑子里会自动浮出一二三四五条来。
而对于纪兴生来说,作出政绩,就是补救其政治声望的最佳方式。
…
贾环正和纪兴生聊着修路的作用时,长随钱槐进来送了两次茶。贾环会意的找个借口,起身出门。
庭院外,钱槐笑嘻嘻的打千,道:“三爷,甄二爷说极其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说。他都等了一上午。这不,婚礼马上就要开始了。他急着要我通禀三爷一声。”
显然,贾环的长随钱槐并不认为甄宝玉有什么大事。
贾环微感诧异,他知道甄宝玉的性情比较稳。他和贾兰是好友,意气相投,由此可见一般。想一想,道:“他在哪里等着的?我去见见他。”
甄宝玉等在向南大厅厢房中的一处小厅中,见贾环进来,寒暄几句,压低声音道:“贾世兄,前太子之子派人找我。”
如今,他是甄家顶门户的男子。算起来,他是前太子之子正牌子的舅舅。
贾环一愣,心中骤然间,掀起滔天巨浪!
第七百四十四章 惊弓之鸟(上)
由不得贾环不震惊!
雍治十三年底,前太子宁溥起兵造反失败,太子妃甄静儿偕同太子的两名妃子在东宫中自杀。留遗书,请求天子赦免太子两名子女:宁榕、宁樱的罪责。
这两位,被当今天子安置在胶东,爵位分别是郡王、郡主。在胶东城内,权限如明朝封的藩王一样:不得出胶东地界,但享有司法豁免权。算是开了国朝的先例。由此可见当今天子对太子妃甄静儿的看重!
然而,此时,甄宝玉告诉贾环,宁榕出现在京城,并派人来找他,贾环如何能不震惊?
宁榕私自入京,这是死罪。他想干什么?
甄宝玉和大脸宝同岁,他早和李绮成亲,为人稳重。他显然知道其中的利害,皱着脸,道:“贾世兄…,这如何是好?”这事,他的麻烦大着。
要知道,知情不报,同罪!甄家现在如何经得起折腾?而出卖宁榕,这让别人怎么看他?他是宁榕的舅舅!他对谁都不敢说,而往常可以商量的三妹妹已经出嫁,成为燕王妃。他只得来向贾环请教。
贾环坐到木椅上,沉吟了一会,沉声道:“梦阮,做人做事,要有基本的原则。你是宁榕的舅舅,若是告发他,让世人如何看你?这不可取。
但是,宁榕到京城中,必定会搞事情。你不要再和他接触,避免被卷入。”
甄宝玉心里长长的松口气,大圆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他内心之中,并不想去告发宁榕。作揖道:“谢贾世兄指点。”
贾环笑着点一点头,“没事。”
其实,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不在于甄宝玉想不到贾环的办法,而在于,知情权,话语权!假设宁榕的事情败露,甄家说没有参与,谁会听呢?若是贾环代表贾府出面说,甄家没参与,那结果会是完全不同。
贾环和甄宝玉这样聊一聊此事,给出建议,就意味着,若是甄家出事,他会为甄宝玉背书。若他不愿意背书,给出的建议就会是:让甄宝玉告发宁榕。
但那肯定不是贾环的风格!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不断的面临各种的选择。没有谁,干净的和白纸一样。如果有,那肯定是年龄不够,社会地位不够!比如,你在搬砖,肯定不会有人向你行……贿。在各种选择中,谨守自己的底线、原则,即可。
送走甄宝玉,贾环在小厅微微沉思着。宁榕的出现,意味着变数!而且是很大的变数。他需要好好的想一想。
这时,门外传来钱槐的声音,“三爷,迎亲的队伍到了。”
“嗯。我这就过去。”贾环收回思绪,走出小厅,走到二姐姐迎春的婚礼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