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王八蛋!
…
夏太监笑眯……眯的对手里拿着圣旨,似乎失魂落魄的贾环点头。带着四个小太监离开。贾琏、贾蓉两人相送出府,顺路封上好处费若干银子。
荣禧堂中,贾政内心中,长长的送了一口气。这封圣旨好。看庶子一眼,当先一步出门。
剩下一帮贾府子弟,管事,围着恭喜贾环。封妻之事,自当可喜!消息,迅速的将宁荣两府的内宅传去。贾环,勉强的带着笑容,应付着众人。
然后,独自回无忧堂,应对他的“难局”!
不是如何面对宝姐姐的问题。而是,在他的内心中,已然明白,请天子赐婚的路,其实已经被堵死。他要顺着雍治天子的思路走,将会被玩的很惨!
恐怕是功劳一堆,而最终,还是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
祈求,没有任何的作用!
走在冬景的大观园中,贾环在这一刻,除了深深的厌恶,还有砍人的冲动!
…
贾府接到圣旨的消息、内容,在很短的时间,传遍京城。
数日后,天子关于晋王的惩处旨意下发:令晋王在家读书,蜀中茶叶之事,尽由内务府处置。同时,晋王降爵一等:为晋郡王。
圣寿节后,夺嫡之局,由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七百一十章 大雪压青松
雍治十六年的第一场大雪覆盖着京城。进入腊月,朝廷衙门里的官员们都开始懒懒散散。等钦天监公布如期封印,放假。
北疆零星的战斗,西域小国零星的叛乱,都掩盖在京中铺天盖地的马球报道中。
国朝疆域大与明朝,威压四海。几大优质的产马地区都在手中,并不缺马。当然,骏马依旧是价值千金!贾环设想当中的蹴鞠、足球并没有如英式足球般实现,而是转变为贵族运动盛行于隋唐时期的马球在京中流行开。
寒冬腊月,年味,遮掩不住的,往人们的眼前扑来!
雍治十六年,这个在周史上极其重要的年份,对于天下百姓来说,不好不坏。米价略微上涨,9银元一石,大体日子还过的下去。而劳役,可用银元替代,让大家可以给人做工过活。
没有工可做的人家,自然会吃不饱,会饿死,会在冬季的寒风中冻死。当兵也是条出路,边疆在招人。是啊,大家的日子,大体还过得去!大体还过得去…
一切细小的变化,都是慢慢的,而不被察觉。尖锐的阶级矛盾,在一条鞭法的润滑下,有所缓解,但依旧存在,而且将继续的深化下去,奔向千百年来王朝更替的深渊。宁周王朝这艘巨舰,在雍治天子励精图治的十几年后,在军机处的执政大臣被替换后,正走向暗礁密布的深水区!
贾府,腊八粥的香味,仿佛从初七的晚上就开始飘散。无忧堂的内书房中,贾环在书桌边写他的预案。
“咚,咚!”
门口传来几声敲门声。贾环抬头,就见宝钗身披着暗褐色的斗篷,身后跟着如意、香菱。水灵的杏眼,正含笑着看着他,缱倦无限。轻声道:“夫君,还忙着?”
如意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清秀的少女,笑着道:“三爷,老太太赐了腊八粥给你,奶奶带回来了。还是温的,你尝尝?”
一声“腊八粥”,让贾环想起雍治7年的那个冬天,如意嘴馋时的模样。
贾环站起来,歉然的一笑,“好啊!”看向宝钗,她明丽的容颜上,带着温柔、理解的笑容。贾环心中一暖,轻轻的握着她温腻的手掌,“我让姐姐费心了。”
脑海中,浮起十一月二十六日,圣旨到贾府,到无忧堂中的情形。
…
二十六日上午,临近中午时,宝钗正在无忧堂的正房中,看书写字。她才去贾府各处,坐了坐,尽了礼数回来。
这时,常跟着香菱的丫鬟文杏一路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满脸笑容,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奶奶,奶奶,恭喜奶奶。外头传了话进来,因三爷立功,天子册封奶奶为四品恭人!圣旨,已经在三爷手中。”
宝钗一身鹅黄色的长裙,在书桌后,素手执笔,端坐写字。听的微怔,字帖上一团墨。一副好字给写坏。
所谓诰命夫人,并非只是一身衣服,一张文书,这么简单。这象征着社会地位。可以参加朝廷的大典,死后可以得当相应的殊荣。同时,还有一定的政治特权。
薛宝钗在18岁时,因丈夫,而封四品恭人。社会地位飞升!这个地位,将在她参加四大家族内眷的聚会,参加四王八公的内眷的聚会中得以体现!
这是一种荣耀。
她的名字,将会在短时间内传遍京城权贵内府中,成为被羡慕、模仿的对象。
宝钗性情端庄,随即恢复过来,莞尔一笑,娴雅而明丽,道:“看你欢喜的!我道是什么事情?圣旨还说了什么?”贾环请天子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