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不可能问话。吴王开口,最为合适。
陈太监跪伏在地上,声音很干枯的感觉,絮絮叨叨的道:“奴婢疼恨贾环有眼无珠,竟然将奴婢当做内奸。奴婢对贵妃娘娘之心,日月可鉴。岂有背叛之理?”
吴王皱眉。里嗦的。但终究没说什么。
陈太监接着道:“因奴婢在凤藻宫中,贾府每每都要送银子给我,一来二去,和贾府的人熟识。奴婢曾听闻,贾环酒后说,何相于国有定鼎之功,竟因天子家事而罢宰辅之权。”
“哦…”
武英殿中,响起嗡嗡的说话声。通政使俞子澄脸色微变。数道目光,大有深意的掠过通政使俞子澄的身上。明眼人自是看得出来,陈太监翻供了!
这话,和俞子澄转述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意思。话说,何系在这几个月如同落叶般被清扫,贾环有点怨气,不是很正常?但心里有怨气,和骂天子,这是不同性质的事情。
吴王惊讶的看看跪着的中年太监,想想又觉得释然,贾环把握,岂敢御前质对?再问:“还有没有其他的?”
陈太监战战兢兢的道:“奴婢不满贾环行事,给他加了一个‘刻薄寡恩’的说词在这句话里,在宫中传播。这引起刘公公的注意。其他的话…”
御座上的雍治天子,霍然起身,强势的打断陈太监的话,冷着脸,道:“不必再说,抓起来。吴王,将刘国忠下狱,严加审问。贾环,你回家里好好读书。朝堂之事,与你无关。”
雍治天子显得有点愤怒。很多话,不想细问。显然,刘国忠添油加醋的传谣,将他当做刀,他平生最讨厌被人利用。而此时,贾环在家中,是不是还骂了他,这已经不重要。
陈太监被锦衣卫押下去。同时,贾环叩首,高声道:“谢陛下隆恩。”雍治天子冷哼一声,看了俞子澄一眼,甩着明黄色的龙袍衣袖,转身朝后离开武英殿。太监总管许彦连忙带着小太监们跟着。
丢下殿中的群臣静默着。
站在殿中的俞子澄脸色有点发白,在冬天里,汗出如浆。他今天给天子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本来是要给贾环致命一击,不料,这原来是个大坑!
贾环双手撑着,缓缓的从殿中金砖上站起来,腿已经失去知觉。但此时,心中,仿佛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落地。久违的轻松感袭来。冬日的阳光透殿而入,让他微微眯起眼睛!
第六百六十一章 朝争你不行
原凤藻宫大太监陈赋言翻供,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让武英殿里精彩的大戏,局势逆转,徐徐落下的帷幕。
贾环的结局,是回家读书,至于是不是永不录用。天子大约是这个意思,但毕竟话没说死。
而刘太监的结局,就比较凄惨了。内务府拷问,不管问不问的出什么,结局估计都是个死。杨皇后求情都不官用。管用的话,天子应该是将其发配金陵宫中。
还是那句话,戏法人人都会变,但结果却不同。
贾环和刘公公都在陈太监身上下了功夫。甚至,刘公公手中还有锦衣卫确切的情报,贾环将陈太监暴打了一顿,刘公公还握有陈太监妻儿的生死。但,最终的结果是,陈太监,选择了帮贾环。
贾环翻盘!
武英殿中,七八十名大臣们,文官武将、勋贵皇族,缓缓的,三三两两的散去。
何朔赞许对贾环点点头,当先一步,走出武英殿。户部尚书卫弘,赵侍郎,魏翰林、宇文锐、费状元各自离开。众目睽睽,很多话,不好说。
而方宗师并没有太多的顾忌,上前扶了贾环一把。贾环的同年,朱鸿飞过来帮忙。
宋天官、鲁侍郎、白尚书等人脸色不大好看。各自离场。今天这场议事,结尾时,天子有些愤怒,很多事情,没有当场宣布。但结果是注定的。过几天就会出来。
比如:一条鞭法的继续推行,比如贾环的银贵谷贱的方案。比如:朝堂各部门的人事。想必,天子心中会有一个考量。而又有谁能在短时间内,扭转天子的印象呢?
所以说,很多事情,只是没宣布,已经在天子心中定下来。
吴王看贾环一眼,走出武英殿。心里不知道为什么,忽而放松下来。他儿子和燕王应该会很高兴吧?
成国公、魏其候、北静王等人离开。北静王嘴角带笑,和魏其候的谈话,带点竞争的烟火气。南安郡王丢掉的那个都督同知的位置,魏其候想拿回来。
消息如同旋风一般的散播出去。不知道在京城各处会引起什么样的暗流、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