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和王家的斗争,并非你死我活。但一定要让王家尊重贾府的意愿。
谈完后,贾环从前院里出来,径直往贾府东路穿过,进入大观园,直抵潇湘馆。宝钗、黛玉、湘云、香菱迎着。宝琴已经先回蘅芜苑。贾环歉然的道:“让颦儿久等。你要按时休息。”
黛玉轻笑。
笑谈了一会,黛玉、湘云休息。贾环带着妻妾回北园。走在甬道上,秋风冷冽。宝钗穿着精美的褐色斗篷,明眸如星,问道:“夫君,外头…没事吧?”
贾环微微一笑,轻搂着宝姐姐的细腰,看着月色下她精致绝美的容颜,国色天香,明丽无端。笑道:“姐姐,没事。”
四大家族,明显是以王家为主导。王子腾想要升大学士,和晋王搅合在一起。那么,王子腾升不了这个大学士,他不会还表态支持晋王吧?
作为一个政客,基本的素养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晋王的事没办成,王子腾会给他卖命?答案不问可知。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缓解了“危机”。以王二舅的尿性,只怕有机会还想要捞取好处。四大家族,因为血缘关系,根本无法割裂,吃不了散伙饭。贾环想要一劳永逸,他必须要取得四大家族的主导权。
那天贾环和庞泽的对答。贾环的决定是:阻击王子腾升职,放弃外放,转而寻求在京中晋升。
因为,他怕自己不在京中,一不小心,就给王家牵连到夺嫡的风波中去。
而以他现在的处境,在京中谋求晋升,异常困难。就像卫神童说的,近乎是绝路。然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六百零八章 再议
围绕着武英殿大学士之争,如同一场大棋局,各出其谋,谋取利益。贾环顺利的狙击王子腾,暂时免于被猪队友牵连。但,这只是棋局中的一部分。还有太多的事情,在九月二十六日武英殿议事后,发生。
当天深夜,小时雍坊宋府中,吏部尚书宋溥与来访的兵部左侍郎鲁伯宗商谈。
小轩窗中,寒夜清冷。
宋天官一身灰色的便服,此时神情阴沉,怒道:“何朔欺人太甚!”
鲁侍郎六十岁出头,矮胖。他是宋天官的同乡,同为湖广石首县人。今日在殿中议事时,推荐宋天官为大学士候选人。此时,苦笑着喝茶。
“弘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淡定啊。”
廷推结果,可以报两人给天子,也可以报三人给天子。这都在何大学士的职权范围内。
他这位同乡,早前在议论一条鞭法时,反对何大学士,岂能不能被记住?韩大学士便是因为此事辞职。否则,哪有如今的大学士之争?如今,这个位置不出曾、殷二人。
宋天官脸色冷峻。
…
相比于宋天官的失意,晋王在府中,暴跳如雷!
因为,他被楚王给阴了。高尚书,不是他指使的。他根本就不用去问锦衣卫指挥使毛鲲,都能知道这是谁干的。除了他的好八弟,还能有谁?
可笑他之前还在西苑里嘲笑楚王只会倚重苏州来的穷秀才。
晋王府后院的一处小厅中,四周无人。烛光在夜间跳了跳,价值千金打碎的瓷器散落在地上。
晋王坐在椅子中,脸色阴晴不定。他都可预见,天子即将对他的疏远。
第二天午后,晋王的首席智囊,太监刘国忠到晋王府中。他昨天就得到消息,但是出宫,并不方便。今日才来。
晋王的花园中,常青藤、葡萄、菖树在山石上蔓牵。深秋时节,碧幽幽的。四周静得鸦雀无声。
晋王一身绯红色亲王常服,胸前绣着龙纹图案,英俊的脸上有些萎靡、困顿,没有休息的模样。急切的问道:“刘公,我现在该如何做?”
刘国忠四十岁左右,鬓角已经发白,身材消瘦,看了晋王一眼,吐出一个字,“等。”
夺嫡如同赛马,有时你领先几步,有时我领先几步。但,不到终点,谁能说是最后的赢家?
…
九月底,曾缙、殷鹏两人府上,忽而热闹起来。其中的得意、快意不足言表。
稍后,对兵部尚书高国对的惩处结果亦出来。天子金口玉言,高尚书的结局,很不好。
十月初,位于正西坊的高府中冷冷清清。两名澜衫秀才由远而近,进了巷子,在门房处递了名帖,寒暄几句,稍后被门房带进府中去见高尚书。
几日不见,高尚书气色极差,六十多岁的人,满头白发,身体佝偻着。他在书房中整理书籍,打包,准备离京。深秋的阳光透进来,带着说不清的寒意。
高国对见韩秀才进来,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道:“韩子恒,你来了?”当初,说的结果可不是这样?但,多年的尚书生涯,养气功夫还在。如今,骂韩秀才能有什么用处?
韩秀才点点头,将礼单奉上,客气的道:“我来看看高尚书。”他不能说他是代表楚王来的。双方心知肚明。
高国对将礼单放在书桌上,摆摆手,叹道:“我不是尚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