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奋斗在红楼阅读 > 第293部分(第3页)

第293部分(第3页)

方望微笑着捻须,赞同的点头,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明朝前后七子提倡古文运动,打破馆阁体的制约。国朝的文坛,延续的是晚明的文风。但是,自由过了头,没有天才横溢的人物,写不出唐周(宋)时期的好文章。

因而,国朝翰苑文风再起,要求用典、雅致、精炼、流畅。确实出了不少精品文章。这几十年的代表者,就是他的对头,前礼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彭仕鄂。

而作为国朝的文坛宗师,他提倡的是:自由、叙趣、言情。古文运动是没有错的。关键不在于模仿古人,而在于“文为心声”,要写出自己的感情来。

白话文,比他的观点,更加的激进。但,他作为文坛宗师,愿意看到一种新的文风运行。或者,这是未来文章的方向也未可知。

方望这是引用杜甫的诗句,嘲笑傅伯龙、彭仕鄂等人。当年初唐四杰的诗体,改革两汉以来的赋、古风、长体,改为绝句。多少人嘲笑?但是,现在人呢?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和现在有人在维护古文,一口拒绝白话,是何等的相似?不得不说,方宗师确实是个性情中人。他并不是赞同写白话文。而是在大儒的指责和弟子的观点之间,他鼎力支持自己的弟子。

贾环笑道:“先生所言极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特色。去芜存菁,留下来的,就是合理的。正所谓:文章体制本天生,只让通才有性情。模周(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

贾环并不愿意参与、或者挑起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争端。他并没有兴趣来一次消弱版的新文化运动。存在即合理。吵来吵去有什么用?报纸,自然的会将白话文推广开。

方望听的立时酣畅的大笑,道:“哈哈,子玉,好诗。再念一遍,我写下来。”说着话,提起笔来,将贾环这首诗录下来。

模周(宋)规唐并非一定是对的,或者错的。用什么文体写不重要,重要的是写文章的人。只让通才有性情啊。

这首诗的用词、气度,让人感觉到一种叫做才华的东西,在笔尖满满的溢出来。

方望录完诗句后,心情大好,不屑的道:“傅伯龙此人好为人师,教授过太子,自诩为帝王师。文章之道,哪里论的到他来废话?就是彼辈这种人太多,所以文学奖一事,迟迟无法落实。”

大儒,并非一定就是文章大家,同时,私德一样有亏。比如,儒家的亚圣朱熹,他的诗词、文章如何能和苏轼比?但他确实是大儒。私德上,朱熹还娶了两个漂亮的尼姑做小妾。还有诸如严蕊、扒灰等故事流传。但,这并不影响朱熹作为儒家亚圣的地位。

文坛上的事,贾环作为晚辈后进,不好点评。难怪他早给方宗师提了文学奖的事,迟迟不见下文。又想:倒没想到傅伯龙是太子宁溥的老师。

方望喝口茶,道:“你那标点符号的事情,我打算推广开。至少,皇周英华这部书里会使用。”又道:“你婚期就在下月底。再过两日,我给你放一个长假。”

贾环婚礼的请柬,自是早就送给方宗师。当然,没有刚请完端午的假,借着又请婚假的道理,还要略等几日。

贾环谢过方宗师,告辞离开。那篇整风所用的文稿,被传的京城到处都是。文坛上的事,他是不打算管的。这种“斗争”,是方宗师的战斗地图。

他现在的情况。仕途蛰伏、无事。刷士林名声,非他的志趣所在。执掌贾府内外之后,压制着一干猪队友们不要作死。当然,还有个贾赦的隐患、小尾巴。

接下来,就是安静的在黑暗中,等着太子作死。带着贾府,在这惊涛骇浪的**中安然无恙。

那么,现在,他该成亲了。

五月十日,贾环前往小时雍坊何大学士府上送结婚的请柬。他有点小事要提醒何大学士一声。毕竟,殿试上,何大学士对他很爱护。

第四百七十三章 文官领袖

国朝的大学士设置一直都是明朝“四殿两阁”的格局,分别在分管军政的南书房、军机处办差。只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军机处和南书房的地位职责一直都在变化。大学士,并非总是在满员状态(六位)。以雍治朝而言,现在就只剩下四位大学士,在军机处协管全**政大权。

大学士们的地位,依次往下,分别是: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建极殿大学士何朔,位居朝堂大臣中第二位,是文官的领袖。山东新泰县人。字,高远。时年六十一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属于强力的政治人物。

贾环抵达位于小时雍坊何府时,何府门口车水马龙。拜访者极多。若是论含金量,远高于贾府门前。贾环将帖子递给门官,说明来意,“这位老伯请了,在下欲见何相,亲手赠送婚礼请柬。”

贾环在京城之中,算是一个名人。但此刻他身穿便服,一副读书人的装束,并没有引起等候在何府门前众人的注意。不过,何府的门官自是知道贾环的,将帖子收了,道:“贾探花且稍等片刻,我家老爷正在会客。”

说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