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蔡阳脸上浮出一抹冷笑,“要否决刘扬的任职,也得等到昌邑公主为他的三支兵团命名了之后再进行啊,届时,难堪的可不就单单只一个刘扬了,我们的三公主殿下,才是最郁闷的人呢。”
“姐夫真是高明啊,这样一来,昌邑公主的名声也就算是臭了,居然为一个被否决了将军资格的人命名兵团名。”
蔡阳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朝前再走一步,透过院子上方开着的天窗,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淡淡地把心中的话说了出来:“无论如何,这个帝国的未来,必须渗透着我们蔡家的血液。”
宣德殿,新一届郎官生觐见皇帝的仪式正式开始,来自一百四十四个郡、国的郎官生们,按照比赛成绩的最终排名,以金字塔型排在宣德大殿中间,领头的是本届郎官生比赛中,武比、文比双料魁元以及将力郎称号获得者刘扬,站在他后方左侧的是郎官生比赛中榜眼获得者蔡禾,而右后方则是探花获得者皇甫松。
本届夺冠呼声热门选手曹毗则只能屈居第四,一名只差,非但组建一个兵团的资格丧失,就连站队的时候,也只能和另外七名一甲郎官生排在一起。
这一溜青色袍服的年轻官员当中,自然要属一身醒目绯袍的刘扬和原本就有五品鹰扬将军封号的蔡禾最为显眼,两人不相上下的俊秀脸庞和高大的身材,更使得他们显得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
宣德大殿上的一干朝臣不禁也是投去了欣赏的目光。
在他们心目中,眼前的蔡禾和刘扬无疑都是完美的年轻俊杰。
蔡禾,当朝太尉,邺侯的亲孙子,当朝天子的外甥,世袭鹰扬将军封号,郎官比赛,若不是冒出了个刘扬,他必定将会成为历史上成绩最好的郎官魁元,可惜不幸遇到了刘扬。
而刘扬的背景,看起来也是不差,皇族后裔的出身,郎官双料魁元,破积分记录的将力郎,可以说是能文能武,让人不羡慕都不成。
因此许多朝臣虽然知道,刘扬获得了破格的封赏,但今日看到本人之后,再联想他的个人经历,突然觉得,这其实似乎挺合理的。
山呼万岁,觐见过皇帝后,黄门侍郎便端着一份早就拟好的圣旨,开始宣布一甲以及二甲获得者的封赐以及他们未来的就职地点。
其实这些都是约定俗称的东西,除了一甲前三元封赐是不固定的之外,另外七名一甲郎官将会被分别派给皇家六军以及四府。
二甲郎官生则是九卿府听用。
至于三甲获得者则只宣布名字,具体的职务一般都要等尚书台吏部司决策后才会具体公布,一般不出意外都是以郎卫或校尉的身份加入皇家六军,当然他们的身份和一甲郎官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待遇也完全不同。
毕竟一甲二甲郎官是要求着才弄得到的,而三甲郎官还没那么娇气。
新一届郎官生封赏完毕后,接下来便是本届主考官刘裔交还青狮符,正式宣布本届郎官京比结束。
至此,历时一个月的郎官京比赛终于是落下了帷幕,刘扬等一百四十四名郎官生的身份也正式变成了朝廷各阶命官。
“臣,有本奏!”就在刘裔交还青狮玉印,刚刚退回自己位置时,本届比赛的探花郎皇甫松站了出来。
“你有何话说?”皇帝看起来心情不错。
“臣蒙皇上厚赐铜鹰玉印,可以建立一支兵团,依照我大夏祖制,臣斗胆,恳请皇上准许,请殿上的王公大臣为臣的兵团命名,以示荣耀。”
“噢?”惠文皇帝闻言,不由是伸手捻须,颇有兴趣的模样,看着皇甫松,微笑着反问道,“你是皇甫敬的儿子皇甫松对吧?”
“皇上慧眼,臣正是京州刺史皇甫敬的长子。”
“呵呵,你爷爷皇甫青云,昔日还是朕的老师之一呢,一晃眼,孙儿都长得那么大了,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嗯!”惠文帝点了点头,有些感慨,“你们皇甫家为朝廷也是作出了不少贡献的,朕和帝国都会记得,希望你能好好扬下去,为我大夏的兴旺做出贡献。”
“微臣代表皇甫家感谢皇上的铭记,皇甫松一定谨记教诲。”
“呵呵,说吧,你准备请哪位王公大臣为你的军团命名?”
“微臣斗胆,想恳请三公主殿下,为臣的兵团命名。”皇甫松跪拜在地,眼角余光却瞟向静静矗立在朝堂上,一脸波澜不惊的昌邑公主,刘嫣身上。
今日的她,一身明黄华服,头戴紫玉摇,纤细的腰肢上系着一条明玉带,粉黛略施,虽然站在郑国公主刘馨身后,但那绝美的面容随便流露一点,都会让人看得心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