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前言
海湾战争以来,我就像只残废的豹子,被人锁在笼子里。
本书是海湾战场旧作,1990—1991年写于中东。1994年世界知识出版社首次出版,大受欢迎,迅速售罄。1998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再版,旋即销售几十万册。此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新编辑,第三次出版。为尊重历史,我对文字内容不作修改,只补充一些我拍的照片,以助理解。
感谢为再版付出大量劳动的谷望宁、开来、呼延华、章开元、欧阳冰清、刘牧雁、霍云、林源、唐勤、唐子千。感谢为本书画插图的凌晨。
感谢本书的历任责编:一版甘琦,二版任幼强,三版孟庆晓、江林。
遥祝我的儿子唐亚述六岁生日。
唐师曾
于解放军301医院
2007年6月6日
再版前言
作为战时唯一反复往返交战国双方的记者,在海湾战争远去多年之后还津津乐道自己年轻时亲历的世纪之战,不觉汗颜。之所以厚着老脸重拾自己牙慧,怀着极大痛苦回忆逝去的青春,主要是受了一拨又一拨年轻朋友的怂恿,他们在读了我的另一本书《我钻进了金字塔》后,更想知道我在中东的前一半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确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天赐—20世纪仅次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湾战争。从部队正规化、装备、训练、实战经验看,伊拉克军队的钢铁含量远远高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的中朝、越南部队。伊拉克的飞机、坦克在数量、质量上的相当优势,使其可动用空军和千辆坦克进行以师为单位的坦克战。
我总觉得把四年前的一本小书原样再版太有负于喜欢我的读者。除更正原书的错误外,我补充了一些鲜为人知又被我忽略了的细节,共约3万字,同时增加了50余幅照片—她不仅变厚,也更为丰富,从而成为《我钻进了金字塔》的姊妹篇。
再次感谢每一位朋友。
唐师曾
1998年6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萧乾序
五十年代,每当学习会上听到有人振振有词地批判个人奋斗时,我心里就嘀咕:难道这社会只容得下“叫干啥就干啥”的听话干部吗?七十年代初在咸宁干校有位专攻古典文学的五七战士在床铺底下藏了几本线装书。于是,早晨“天天读”时就有积极分子十分激动地指责起他的“白专道路”。在“斗私批修”时,甚至任何个人兴趣都在贬斥之列。
那时我常想,社会有如一辆大篷车,个人的追求也是轮子的转动。倘若轮子都成方形的了,这社会还如何前进!
命运(或者说组织上的安排)原是要“唐老鸭”—师曾站在黑板旁执教鞭的。偏偏这不尽合乎他的理想。他嫌那天地太窄,变化太少。他的志向在于背上一台摄影机去闯四方。
照过去,这可是上好的批判对象。喝,分配你教书,你不安心工作,竟敢胡思乱想,岂不又是一位正好揪出来示众以儆效尤的反面教员。
可是当他闯进新华社摄影部的大门时,徐佑珠主任不但没硬赶他走,更没通知原单位叫他上大批判栏,反而对他表示热情欢迎,为他创造最好的条件,重用他,放手让他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事实证明,他的个人理想与集体事业非但不矛盾,而且是大篷车与轮子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理想只是个目标。实现理想则还有赖于毫无保留地拿出个人的才智、天赋和血汗。这也正是有所追求与好高骛远的不同之处。
“唐老鸭”进入新岗位之后,可以说是豁出命来干的。山西地震,淮河水灾,尤其是比高技术的海湾战争,他都背了相机,站在第一线上。他不但摄影技术好,笔头快,能吃苦,有胆识,而且善于同人(包括洋人)打交道。谁不喜欢这个高大结实、亲切、爽快的小伙子!
如今,他要我为他这个集子写个序。
我向来最怕为人写序了,总是千方百计地推辞。然而这位非凡的年轻同行一定要我为他写个序,实在不容推托。
世界在前进,祖国在前进,他还有几十年可闯荡。我这名新闻阵线上的老兵祝他路子越闯越宽,同时,越写越有深度。希望继“唐老鸭”之后,还将出现“张老鸭”、“李老鸭”。让中国的新闻事业真正走向世界。
写于1992年夏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自 序
我是摄影记者,按传统不该写文章。海湾战争中,由于战时法规对摄影采访的诸多限制,逼得一人独居虎穴的我不得不另辟蹊径,在拍照、冲洗、放大、传真之余操起钢笔,想不到因此受到新华社总编室通报表扬、万千读者的欢迎而势成骑虎。其实我写得很臭,只不过代表12亿中国人在恰当的时间到了一个恰当的地点,偶作蛩鸣而惊天下。如果没有新华社摄影部不停地踢我的屁股,我绝不可能趴在吉普车的引擎上,蹲在长途采访的旅途中以膝代案,一篇一篇地炮制战地飞鸿。
由于斯巴达式的身体健康、生活简单和心情上的海阔天空,海湾战争爆发前,我被选作新华社越境作战的“伞兵”单枪匹马派往巴格达,从此成为战时涉足国家最多的中国人。只可惜我资质愚钝,不得不倾全力于战事而无暇他顾。我到过伊拉克没游览空中花园,到过以色列没拜谒伯利恒,到过约旦没游死海,到过埃及却不知金字塔为何物……聊以自慰的是,作为最后一批撤离伊拉克的中国人,我坚持用“新华社巴格达”电头发稿到最后一刻,使我的国家及时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
在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行完吻腮礼之后,我又戴起纸叠的犹太帽与以色列国防军并肩缩在“爱国者”阵地后等“飞毛腿”,从而幸运地成为往来交战双方并与这对宿敌同食共饮的唯一者,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以色列“特拉维夫”电头发稿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