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唐清芸,为何对她的态度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
她到底想干什么?
是先礼后兵吗?
还是,有什么目的?
良久,她才幽怨的叹了口气,转身回屋。
第二日大早,杜玉娘便春风满面的来到了凌波馆,身后还跟着一个裁缝模样的男子。
“岚儿,快过来,你爹给你找了裁缝帮你量身,说要给你做新衣服呢……”
话里行间,掩饰不住的兴奋。
清歌看她一眼,只见她眉目含情,面若秋水,眼神温柔得似乎要掐出水来,
举手投足之间无法遮掩的羞怯,就知道昨晚唐天重没少给她温存。
她笑了笑,道,“好啊。”
既然人家要弥补,要当慈父,她总得给他机会不是?
于是听话的起身,任那裁缝来给她量身。
量完之后,送走裁缝,母女俩坐下来闲话了几句,杜玉娘便走了,说是要去陪大夫人说话。
瞧,她娘上道多快啊,唐家一给她机会,她就懂得把握了。
这么快就学会笼络大夫人欢心了!
清歌自嘲的笑了笑。
其实她也知道,既然已经决定回到唐家,就要学会适应这里,融入这里,
她娘出身不好,原本只是人家的陪嫁丫鬟,给大夫人请安是应该的,
她只是担心,她娘抱着这么大的热情重新投入到这个家,到头来,恐怕会是一场空。
因为她隐隐的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总觉得要发生点什么,可具体是什么,又说不上来。
唐清芸要求高,我要求就不高了?
很快,没两天,新衣服便做好了。
清歌选的布料都很素雅,款式简单大方,颜色也很浅淡,
但穿上在她玲珑有致的身材上,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风流雅致。
尤其是每一身衣裳的裙下角都有一朵她亲自刺绣的桃花,粉红妩媚,更是平添了几分妖娆。
杜玉娘看着,心里甚是安慰:“我的女儿,终于长大了!”
清歌提着裙摆转了一圈,笑着道,“娘,我才十三岁呢。”
杜玉娘感叹,“十三岁还小吗?可以谈婚论嫁,生儿育女了!”
清歌差点没被口水呛死,“娘,不是吧?您打算这么快就将女儿嫁出去了吗?”
杜玉娘神色有些羞赧,“我倒是想多留你两年,但昨晚你爹爹说,女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
让我放宽心,他会帮你物色好人家的。
咱们唐家的女儿,一定要嫁得风风光光……”
清歌心头警觉,不由紧张的道,“他还跟你说了什么?”
“他说他一直在帮你留意,等有合适的,再跟你说……”
“他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
杜玉娘责备她,“别这么说你爹,他也是为你好……”
“为我好?”清歌冷笑,“那我先谢谢他了。
我们在庵里住了三年,他怎么没想到要为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