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塔尔的演奏直接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它所展现出来的辽阔与悲怆也完全将众人带入了这首曲子里。
很快,萨塔尔的演奏结束。
一阵承接的鼓点响起。
这道鼓点显然不是主角。
果然,没过几秒,众人便听到了熟悉的乐器登场。
古筝出现了。
古筝的音色现场的观众已经不再陌生,此时看着熟悉的乐器,他们反而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
如果说方才的萨塔尔还是在塞外,那么在古筝响起的时候,他们便明显感觉自己面前的画面发生了变换。
直接来到了江南地区。
翠绿江南就这么从古筝之中显现出来。
随后便是笛子的登场。
比起古筝而言,笛声之中的侠气更加明显一些。
在听到笛声的这一刻,许多人就不自觉想到一个侠客的身影。
从边塞漠北到江南水乡,可不就是侠客行吗?
串上了!
“这首可真是壮丽!”
虽然才刚演奏不久,但是光凭着这些,他们这些在现场直面音乐的人都能体会到这样的壮丽之色。
演奏还在继续。
一阵笛声轻盈掠过。
随之接档的又是萨塔尔。
当然,现场的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乐器的名字,统称:又是那个乐器。
在一道鼓声之后,三种乐器迎来了第一次合奏。
似是塞外与江南的交织,霎时,各种风景都开始逐一浮现。
合奏的时间不长。
听出很快便会有变化,有人不舍:“唉,就不能多合奏一会儿吗?”
结果,下一秒就又听见了某个熟悉的声音。
唢呐。
唢呐的声音一出现,许多人就出现了面红心跳加速的生理反应。
与之前的表现不同,这首曲子之中的唢呐更注重于民族的展现。
唢呐之声似乎代表着陕北的风光,黄沙纷飞。
出关入关,只在一瞬。
一个唢呐吹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之后又是鼓点承接,急促的鼓点似乎预示着之后的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