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乾清宫,张昊一开口,通政司所有人都看着萧若水。
张昊道:“诸位都考虑一下,在公文写作的方面,本次恩科是否要降低考分的同时,还要给前来考试的士子提前进行一次培训?”
然后看到通政司的表现,他还很错愕。
你们看萧若水干什么?
“陛下不知,来的路上,右通政使就判断出陛下要在公文写作方面,尽量平衡出身不同的士子之间的差距。”老左通政使禀报。
张昊赞许:“所以人家的能力的确高,好,那就说一说,朕的这个考虑行不行。”
“完全没有问题!”萧若水当仁不让第一个发言,她认为就应该公布公文写作的考察范围,至少提前培训所有参加本次恩科的士子们掌握公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这也是对北方三国及南疆各地的士子负责。
“微臣举个例子来说,平阳军的士子们,有家庭背景的人熟悉的是萧氏的公文写作,而萧氏的公文经常没有格式和范畴的。”萧若水力主,“至于拓跋氏那边的士子就更不会了,不对他们进行培训,他们不会认为本次恩科公平。”
张昊很赞同他的看法。
但怎么培训以及让谁去负责培训又是个问题。
萧若水绝不参与这件事。
刘兆懒得参与这件事。
“刘卿,要不你来负责?”张昊看着礼部左侍郎。
左侍郎想想道:“这本来没什么问题,然而微臣担心会有人趁机捣乱。”
“那就让镇国公带着士兵做好现场监督,另外,要给每一位报名参加本次恩科的士子们发一个小册子,上面要写清楚所有公文写作的模式。”张昊道。
他想了一下再次决定:“本次恩科的公文写作,基本上就是朝廷发布行政命令以及律法条领的公文样式,以及地方衙署张贴告示的写作范式,但其中又划分为许多门类,要让各地的士子掌握写作方法,还要学会基本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左侍郎连忙记录下来。
这是给士子们最大限度的减轻压力。
公文写作能考察士子的一部分水平,但这种固定格式的写作,要求士子们掌握的是熟悉度而不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天才人物,人家就是能把简单的公文写作玩出花。
这是人家的本事,也是特殊的一部分人员,不能代表所有士子。
这件事做好决定之后,张昊又问起这些人,在其它考题上怎么办。
谁敢说?
萧若水知道出题的权力臣子决不能伸手,所以代表所有人严词拒绝了皇帝的试探。
很快,礼部和通政司联合发布了皇帝体谅天下贫寒士子很少接触过公文写作,故此特别印刷小册子,并且公开举办公文写作培训班的消息。
一时京师振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