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该招聘员工了。
对于食品加工厂的员工,王一龙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业务员,负责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另一类是技术员,负责操作流水生产线。王一龙只有一个要求:年龄在3o岁以下,身强力壮,有经验者优先。
马不停蹄的跑到长山晚报报社,王一龙付了广告费,在长山晚报广告版比较醒目的地方,登了一条招聘广告。
长山晚报,是长山县销量最大的报纸,报纸涵盖的内容很多,受众面很广,上至政府官员商界富豪,下至学生民工无业游民,都是长山晚报的忠实读者。
在这上面登广告,效果肯定好。
最后,王一龙在广告上留下了工厂的电话。
出了报社,王一龙回到四合院,跟程雪菲要了几种食品的样品,雪茄烟、方便面、红酒、绿茶,各要了一种。然后重新返回金属设备厂,现在应该改名字了,叫飘香谷食品加工厂。
进了厂长办公室,王一龙一眼看到沙上坐着三个男孩儿。
三个人看上去都是二十岁出头的样子,文质彬彬,其中一个人戴着眼镜。
看到王一龙进了门,厂长站起身,指着三个男孩儿,说到:“这就是我们三个年轻有为的副厂长。”
听到厂长的话,三个人都有些不自然,年轻有为谈不上,碌碌无为倒是绰绰有余。
这时,厂长指着最左边戴着眼镜的一个男孩,说到:“这是范驰,原来主要负责企业制度建设和创新、劳动纪律、人事管理。”
王一龙点点头,冲范驰微笑了一下。
对于王一龙,三个人并不陌生,这个十几岁的少年,每次来工厂,都能给厂里的人带来一笔收入,这次更是带来一个大工程,让厂里的人赚了不少钱。
范驰站起身,伸出手去,跟王一龙握了握手。
厂长又指着第二个男孩儿,说到:“这是沈飞,在厂里主要负责财务管理、成本压缩和价格控制。在财务上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沈飞也站起身跟王一龙握了握手。
厂长指着第三个男孩儿,说到:“这是雷鸣,在厂里主要负责销售、拓展产品渠道、营销策划、销售策略等。有一股子冲劲儿,是天生的推销员。”
介绍完这三个人,厂长又指着王一龙,看着三个人说到:“王老板我就不用介绍了吧?你们应该早就认识了。”
说完话,厂长退到一边,看了看王一龙。
王一龙看着三个年轻人,说到:“你们三个人,愿意留下来跟我一起办工厂吗?”
三个互相先是互相看了看,范驰先开了口:“愿意是愿意,可就是有点无计可施,所有办法我们都想尽了,厂子依然毫无起色,亏损严重。”
王一龙问到:“那你觉得,厂子亏损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范驰想了想,回答到:“有两个原因,一是咱们的产品竞争力不够,我们试着搞了产品创新,但是由于专业技术不到位,没有相关的技术人才,导致产品档次不高,一直徘徊在低技术水平的层面上;第二个原因是资金短缺,要打开市场,先要投入资金,做好前期的广告宣传工作,这项工作做不好,产品没有知名度,同样缺乏竞争力。”
王一龙点了点头,看向沈飞和雷鸣,问到:“你们两个,有没有不同意见。”
两个人同时开口说到:“我们跟范驰的意见一样。”
“好,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王一龙说完,从随身带的书包里拿出三样东西,分别是一个塑料瓶装的绿茶,一个玻璃瓶装的红酒,和一个塑料袋装的方便面。
停了一下,王一龙又问到:“你们三个抽烟吗?”
三个人摇了摇头。
“那就先算了。”王一龙把手里的一盒雪茄烟重新放回到书包里。
然后,王一龙拿起绿茶、红酒和方便面,分别递给三个人,说到:“你们看一看,这样的产品,有没有竞争力。”
三个人接过绿茶、红酒和方便面,互相看了看,眼睛里充满了疑惑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