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曹仁只有一个想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守住彭城,用彭城来牵制住汉军占领中原的企图,尽可能给曹丕争取时间。
曹仁率领百名亲卫一路北上,当天晚上,一行人便进入了梁郡,曹仁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他见手下都已疲惫不堪,战马也快支持不住,便对众人道:“休息两个时辰再赶路。”
士兵们纷纷下马,埋锅做饭,分头寻找水源,曹仁也找了一块大石坐下,他又回头喝令道:“不准点火,只能吃干粮!”
尽管他已进入梁郡,但他依旧不敢大意,他深知汉军斥候的厉害,除非他们进了彭城,否则他们随时会被汉军发现。
曹仁取出一张地图,就着月光看了片刻,他们现在应该在砀县境内,他又抬头看了看四周,这里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着大片森林,不远处有一条小河。
曹仁感觉自己来过这里,没记错的话,县城就应该在北方十里左右,只是被一座长达十几里的低缓丘陵遮挡住了视线。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疾奔而至,紧张地禀报道:“都督,巡哨弟兄在北面官道上发现了几名汉军骑兵。
“什么!”
曹仁腾地站起来,居然发现了汉军骑兵,他心中顿时意识到不妙,不管汉军骑兵是否发现了他们,但汉军骑兵在梁郡出现,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寻常的信号,曹仁顿时意识到危险将至,他立刻喝令道:“立刻上马,速速离开这里!”
。。。。。。。。。
第二卷江夏 第1110章 兵伐青州
刚刚休息了不到一刻钟的亲兵们又重新上马,曹仁沿着官道向东北方向奔行,但奔出不到一里,左面山坳内忽然火光大作,杀出一支汉军骑兵,拦截住了曹仁队伍的去路。
为首一员大将,面如重枣,手提大刀,胯下一匹雄骏的千里驹,正是偏将军魏延,魏延和吕蒙负责拦截曹仁逃回徐州,他们早已料到曹仁可能会走梁郡,魏延率三千军在砀县埋伏,果然截住了曹仁。
魏延得意大笑,用大刀一指,“曹都督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曹仁一颗心仿佛沉下了深渊,他只带着百名亲兵,这一战让他怎么打?他又回头看了看,发现身后也被汉军拦截住,除了突围外,他已别无他策。
曹仁大喝一声,挥刀向魏延杀来,魏延也厉声大喝:“来得好!”他催马奔上前,挥刀相迎。
两人皆是武艺高强的大将,旗鼓相当,刀光闪烁,两人激战在一起,战了三十余合,魏延越战越勇,曹仁却不想再战,思索脱身之计。
两马交错,曹仁反手一记回刀斩,魏延早有预料,挥刀格开,曹仁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双脚猛地一夹马肚,战马疾奔而出,向东奔逃,前方汉军士兵一拥而上,用长矛乱刺。
曹仁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若再逃不走,他就将命丧此地,曹仁大吼一声,挥刀连劈数人,企图冲出重围,就在这时,魏延挂了大刀,他冷笑一声,摘下长弓,从后背抽出一支狼牙箭,拉弓如满月,瞄准了曹仁后背。
弦一松,狼牙箭如闪电般射出,这一箭正中曹仁后背,曹仁大叫一声,身体晃了晃,从马上栽落,魏延大喊一声,“活捉他!”
十几名士兵一拥而上,将曹仁死死摁住,用绳子捆绑起来,曹仁长叹一声,无奈闭上了双眼。
。。。。。。。。
建安二十年六月,汉曹两军为争夺谯郡,爆发中原大战,汉军在战场上先后投入十八万大军,两倍于曹军,最终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在谯县一战击败了八万曹军主力,徐州大都督曹仁和谋士满宠被汉军俘获,副将李通在突围中身负重伤,最终不治而亡。
而谯县守将牛金在得知曹仁大败后,无法承受汉军二十万大军的围困,最终率军投降。
这场发生在谯郡的中原大战,汉军以二十五万大军对阵十三万曹军,曹军最后全军覆没,战死者两万余人,而投降的曹军士兵却超过十万人,只有数千人从战场逃脱,这也是自赤壁大战以来曹军遭遇到的最惨重损失。
中原大战的胜利,使汉曹两军的兵力失去了平衡,汉军兵力增至五十万,而曹军总兵力却锐减至十五万,汉军在谯县整顿军队,十天后,刘璟亲率二十万大军准备向徐州进发。
而就在这时,曹丕从邺都发来了紧急军令,命令曹休放弃徐州,撤军回青州,至此,除了徐晃死守洛阳之外,汉军已攻占了整个中原。
。。。。。。。。
就在汉军取得中原大战的辉煌战绩,震动天下之时,曹军也力图在青州挽回一点面子,曹丕将希望寄托在了张辽身上。
张辽率三万幽州军渡过黄河向青州方向快速挺进,三天后,张辽大军抵达泰山郡一带,三万曹军驻扎在紧靠齐郡的莱芜县。
大帐内,张辽独自一人站在沙盘前久久沉思,目前汉军主要分布在济南郡、齐郡和乐安郡,但他却不知道汉军具体的军队部署,情报不足困扰着张辽的决策。
但张辽还有另一个困扰,那就是他率领的这支军队并不太得心应手,也不是说他指挥不动这支军队,只是他的命令传下去后,到执行时,总是会晚那么一点半点,没有军令如山般的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