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兵临天下新区 > 第683部分(第2页)

第683部分(第2页)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鸟雀惊飞,远处的官道上出现了百余名汉军骑兵,战马在官道上疾奔,马蹄翻飞,泥浆四溅,“驾!驾!”士兵不断催促战马,百余骑兵如一阵风似的消失在远方。

又过了片刻,大地开始震动起来,闷雷般声响在山谷间回荡,宽阔的汝水河面上也泛起一圈圈涟漪,很快,远处出现了一支黑压压的骑兵队伍,但不再是百余人,而是数千人,甚至上万骑兵,他们的速度并不快,没有纵马疾奔,但也不慢,一骑接着一骑,连绵不绝。

这是由骑兵主将庞德率领的八千骑兵,庞德并没有参加攻打函谷关的战斗,而是在函谷关外等待南下的命令,他的任务是以骑兵的速度,截断襄城和许昌之间的联系。

这也是会猎许昌棋局中极其重要的一步,目前许昌有三万驻军,由于南阳的汉军已经开始攻打昆阳,许昌的曹军也随之南下,两万重军部署在襄城和昆阳一线,许昌反而是后方,只有一万军队驻守。

在赵云在攻克函谷关后,庞德的八千骑兵就必须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南下,截断襄城曹军的退路,使襄城和昆阳的曹军来不及退回许昌,这样一来,许昌便只有一万守军,由赵云负责攻破许昌。

而襄城和昆阳的曹军则由文聘的南阳军队围剿,庞德的骑兵将配合文聘,将襄城曹军一举歼灭,这是极为高明的一步棋,其中关键就在于快速,在曹军还没有意识到汉军的真正目的时,汉军就已经完成了对许昌的包围。

庞德在骑兵队的中间,他看了看天色,已经快到黄昏时分,他喝令道:“传令全军加快速度,天黑之前必须赶到襄城!”

八千骑兵加快了行军速度,此时他们离襄城已不到三十里,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曹军巡哨的踪迹,看得出,曹军并没有意识到汉军会从洛阳突然杀至

襄城县也就是今天的平顶山,位于许昌的西南方向,距离许昌约八十里,而再向南走四十余里便是曹军的最前沿防御点—昆阳县。

襄城县是一座大县,城池宽阔,但它并不是战略要地,军事意义不大,所以县城虽然占地广阔,但并不算高大坚固,城高只有两丈,城门也显得比较破旧了。

不过襄城最近一两年却成了前敌重镇昆阳县的后勤中转重地,县城内囤积了八万石军粮和大量的军用物资,目前城内有驻军五千人,由一名校尉统领。

夜晚,城头上的曹军士兵在来回巡逻,由于数万南阳汉军已经越过边界,对昆阳县发动了进攻,战争爆发,襄城县的曹军也格外紧张,将夜间巡防的士兵增加了一倍,由五百人巡防变为一千人巡防。

但不管曹军怎么重视防御,他们的关注方向都在南面的昆阳县,没有任何人想得到,汉军会从身后杀来。

南城头,曹军校尉韩清正扶着城垛凝视着南方,他很担心昆阳县能否守得住,也担心曹军这次能否顶住汉军的进攻。

韩清只能算一名中级军官,以他的地位,他不可能知道汉军已经在洛阳发动进攻,他的消息只能局限于南阳一线,他只知道汉军出兵近五万人进攻昆阳,声势浩大,。

不过让韩清有些疑惑的是,自从七天前南阳汉军对昆阳县发动攻势以来,似乎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尽管汉军出兵五万,但攻打昆阳却并不尽力,七天来只发动了两次攻城战,这让韩清百思不得其解,汉军为什么不尽力攻打昆阳,只是驻兵造势,难道他们是在等待什么吗?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巡哨曹军骑兵由远而近,奔至城下大喊:“韩将军可在?”

“我在,发生了什么事?”韩清探头高声问道。

“启禀将军,我们发现一支汉军骑兵斥候,约百余人,在我们的北城之外。”

韩清一怔,汉军斥候骑兵怎么会到北城外,难道汉军要偷袭襄城吗?韩清心中顿时紧张起来,襄城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军资,一旦汉军真的偷袭襄阳,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他必须要弄清汉军的真实意图。

他又高声问道:“这支汉军骑兵斥候现在可在?”

“回禀将军,现在还在北城外一带观察地形。”

韩清有点不太放心,从许昌过来的运粮队正在前往襄城的途中,半路可别出什么意外,他立刻回头吩咐一名牙将道:“你可率一千弟兄去接应粮队,务必要小心!”

“遵令!”

牙将快步下了城池,片刻,北城门开启,一支千余人曹军疾奔而出,沿官道向北奔去

就在韩清派出手下去抓捕汉军斥候的同时,一支运粮曹军队伍正在十里外的官道上快速向襄城而来,这支运粮队由两千辆木牛组成,运载一万石粮食。

汉军发明的木牛早已传遍了天下,曹军也制造了上万辆,专门用于运输军粮,从许昌到襄城主要以平原为主,非常适合用木牛运输粮食。

由于汉军大举进攻昆阳县,使昆襄一线的局势骤然紧张,曹真紧急下令再向襄城运输两万石粮食,使襄阳的囤粮达到十万石,以保证主力曹军的粮食供给。

而这支连夜赶路的曹军运粮队,正是曹真向襄城派出的两支运粮队之一,运粮队由三千人组成,其中两千人推动木牛粮车,另外一千士兵则在两边护卫粮队,他们从昨天中午出发,即将抵达襄城,尽管夜已很深,但运粮队并没有休息,准备一口气赶去襄城后再好好休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