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中国文化漫谈读后感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这是第一句)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这是第二句)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活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这是第三句)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是第四句)

对于东方文明,世界的认知还是存在隔膜的。这一点,无论是罗兹。墨菲还是布什,罗素还是马可波罗(这一点包括中国人自己),然而,东方却一直都不缺乏世界对于她的想象。在这些想象中,一旦使用哲学的态度来思考,又会发现,在普天之下的自然法则之中,中国文华与东方文明以及和世界人类文明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沟壑,产生这种隔膜的唯一原因,是我们人类自己尤其是中国人自己。自5000年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中,哲学思想是渐渐脱离了这群越来越庞大的人类生活的,这一点值得特别的关注,而整个文化的倾向,则演变成为一个以现实目的为本的虚假上层建筑,甚至直接成为了这个民族谋求现实利益的一种工具(在社会的各个层级皆表现为这一目的性),所以,这是中华文化之中所发生的最大误会。

哲学思想的发源,是人类对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宇宙的认识和思考。本来,这种由人及自然的思考链路还可以继续下去并延伸到人类的至远,但是,我们在很长的时间内放弃了,仅仅只是唯数不多的几个个体,以至于使他们无法形成强大普世的力量。因此,使我们很容易就落到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伪题中寻找结论的境地,把这个客观自然抛在我们的认识之外。

刘勰在《原道》中思考了这个问题。然而后来的中国人又将之置入到鸡与蛋的体系中,作为一部先人的文学理论典藉了。他的“文之为德也大矣”,将文化的客观性开宗明义地表达了出来,而且将“文”视作为“大德”。这个“大德”,与自然天地有关,也与人的认识有关。今天看来,将文化视作为某一种工具或是经验或是某个领域和某个民族的看法显然将越来越呈现出局促。至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也需要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才会获得真正的理解,否则,将有可能走向文化的反面。“与天地并生”,这是刘勰在很早之前对文化之元的判断,这个判断到现在为止都未必成为了我们的共识(或者我们完全不知道这种判断),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将文化分成阶级的、民族的、国家的或者个人的,问题都出在了这一个判断文化起源的立基点上。“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将这种自然客体与人所激荡和碰撞而产生的文明生成之道揭示了出来,也把“人”与文化紧密相合于一体,以致我们无法分离(无论我们对文化采取如何的态度),这种文化的客观性,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首先值得普及和推广。因为在这一点上,拥有宗教思想的西方国家,在考察自身以及社会和文化诸问题上,会更加清晰一些。

。。

G点时刻留给我们的财富和思考(2)

前些天参加了一个社会精英集聚的茶会。会上我作了一个关于21世纪软实力时代文化立本的演讲,结果反应很热烈,这使我感受到中国对于文化客观性的重新认知将成为今天的可能。尽管,我们仍然随处可见到文化的狭隘观点,但是,世界的全球化却能够以一种最为切实的方式带给我们以启发。

这种启发,大概就是文化的原道吧。

很多情况下,文化的唯己主义和唯利主义,使我们看不到它巨大无界的客观之本,因此,我们也就很难建立起基于这一客观之本的文化自信心,以至于使我们的文化观在今天愈加捉襟见肘,我们的文化之路也就愈来愈偏狭而局促,最后的结果,便是文化的覆亡。这一点,将是最大的文化憾事。倘若在未来一千年中真的发生这样的一次,让中华文化如同恐龙一样的灭绝,那么,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也将是一个客观的使然吧。我们仍然可以想象未来,因为当中华文化不复存在时,一定是我们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另外更为高级的文化,而唯一值得讨论的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今天,是不是抱着了一种主动的态度,倘若不是,那未来我们就一定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从《G点时刻》这一章中,我们得到的财富是多元的。所以,当我们对照今天的世纪时,仍可以看到这种多元存在的客观属性,它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多元的客观世界背后,有我们人类与这个自然宇宙共生的和谐存在,也有着我们在文化和交流上的一种必要存在,同时,更使我们学会客观地看待世界,这将是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观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当我们尚且不知道任何一个人的客观追求同时就是他的主观之时,一个伪客观的时代就会来临(这样的历史我们经历了很长很长),现在,是结束它的时候了。

就在这一章结束的同一天,我们看到了报纸上刊出的头条消息(估计今天全球通讯社都会将此消息以醒目方式刊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被判处绞刑。这是一场政治上斗争的结果,与这部《华文漫史》并没有直接关系,然而我想说的是,任何政治和经济上的冲突和竞争,其本质都是文化上的冲突。文化的异同与发展水准,将直接带来文化的软冲突,这种来自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软冲突的发生,不会象真的一场大爆炸一样被我们所感受到,而只会被心智敏锐者所察觉和认识,事实上,人类诞生以来,这一方面的先哲们就早已得出了这一结论。当文化能够如此这般地深入影响过去和今天的人类社会诸元时,也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刻产生出属于她的结果。这种看不见却能够最终体显出来的巨大力量,我们不能不予以正视和关注。至于全球化,这在今天,已经是不言而喻的客观现实,任何局部或区域的话题,都将成为世界的话题,而文化,则是这个以人为本的世界最根本的话题。我所希望的是,通过《华文漫史》的产生,而使中华的文化被世界所了解,而更为重要的,则是能对中华文化的自身演进,起到一个不太小的作用。这样,或许在10个世纪之后,华文将与世界人类的先进文化达成真正的融合。

五分钟前,邹娟转达了新浪读书频道乐意为这部《华文漫史》开辟网络专栏的消息。我想,这是一个使这种讨论中华文化话题的方式变得更加好的一个消息。请大家都来吧,她的确关乎各位。

普世的开端(1)

但凡一种文化的兴起,除了思想者的产生和牵引,还需要一个人类时代的中兴。人类文化的生命,如同人一样,往往会以一个过程的方式来表现。从幼儿到少年再到青年和中壮年,不同的阶段将呈现出过程中的差异。文化一方面拥有其自然客观性,同时又具备着人类对文化理解与掌握的主观性,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而导致文化不一样的成熟度,使它们在各个不同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态。有时候,这种文化态会因为剧烈的社会动荡而表现出寂静无为,而另一时候则可以显示出它的壮阔波澜。已经查证的人类五千年文化历史中的更多时候,文化往往以一种人们日常生活的种种衍物而化解在平凡之中。所以,文化的不同态,可以作为人类社会以及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某种折射。

中国文化的生发,是一种纯自然的状态,这一状态,也折射出人类最初开始认知世界时的那种单纯可爱与无邪。刘勰从《原道》的角度提出了文章本天成的自然发祥之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参考记取。为什么呢?当文化归复到自然的属性时,人类对于文化的认知态度会更加宽容,否则,因为文化的差异与拥有程度的不同,都容易形成文化的狭隘观点,导致拥有均等文化的人相互轻视、引起不同文化的种类发生磨擦,产生文化差异上的价值鄙薄,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许多矛盾冲突,尽管表现在物质财富方面居多,而其实质,是源于文化的不同态与不同价值观。

当文化开始产生出普世的影响时,则意味了一个大文化时代的到来。从单体的人类思想到一个大文化的普世,这一个过程,在中国积累了大致有3000年(这一点与司马迁的史记历史相一致),这就好比一棵树的长成。我母亲在广州碧桂园的花园里栽过一棵荔枝树,第一年开小花的时候,结了十二颗沁甜的果实,最是令人惊喜,这就有点象人类文化的大爆炸时代,一批最先的哲人和思想者带着他们纯正而朴素的思想来到人间,而要使它结出更多的果实,则需要待它长成一棵壮硕的大树了。这样的一棵中国文化之树长成,大抵可以由汉朝开始,这需要基于一个国家基础的稳定和社会的宽和,在战国纷争和秦朝的酷律之后,汉朝的到来结束了这一切。而文化的普世,在中国漫长历史中,又有两类不同的人文态度:一类是强权之下的文化话语权,而另一种则是自由与自主的民众话语权。鉴于中国历史中自秦以来几乎从未中断过的高度中央集权形态,因此,文化的垄断性也就成为了这种“普世”的唯一方式,这种状况下,话语权则几乎不存在民间的过多自由,当这种话语权的垄断成为一种文化习惯时,一种“伪文化”的历史就很容易产生,至于普世,往往也就成为了一种虚托的理想,这种文化的话语机制中,天然缺乏了人民与自由的话语要素,故而产生出文化的虚伪,许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由虚伪文化所粉饰的所谓盛世太平(这种粉饰大多以人民群众不闹出很大的事情来作为标准)。而在更早期的唐尧时代,圣贤先祖们以民生为要,治取无为而治天下的方法,所以才使文化之元得以滋长,《诗经》集风、雅、颂于一体,记录了这个历史阶段质朴、真挚而隽永的文化风尚。传说那个文化自生时代,文化有着天然的普世之道,曾有传说记载耕田的老农含脯鼓腹,击壤而歌: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掘井以自饮,耕田以自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说的就是明君无为,让老百姓自己觉得很有成就。然而这种自然而生的文化普世很快就随着战国之乱而逐渐消亡了,至秦灭六国之后,始皇帝成为了天下敬畏的最高权柄者,在这一意义上,“寡人”的谦称倒是有了更多相反的意义,而焚书坑儒之举,则将春秋兴起的思想盛世在倾刻间以强权浇灭,从更深远的影响来看,它几乎从此弑杀了中国的自由文化历史。不过幸亏的是,这场文化思想的灾难期并不太长,当思想失去作用力的时候,倒是一些鲁莽而粗俗的士兵们挺身出来改变了暴政历史(指秦未的陈胜吴广起义)。这就是文化的妙处,反映出文化作为历史的客观属性,同时,也表明文化的非占有属性:文化无私,文化亦无疆。

。。

普世的开端(2)

如果说,我们在第一章《G点时刻》中所讨论的文化思想发祥的种种,一方面既可作为每一个思想个体元初肇始的自然引动,也可以当作人类整体历史刚刚开始达成对自然宇宙和国家社会的首次认知与阐发,那个时候,人们至多只会是相互听说,更多时候,都只是个人观点的表述,这种表述也可以视作为个体的冲动,同时,则可以观测到文化本身的客观普世性。这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属性,造就了从那时以来的许多伟大者,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了这种文化普世的天赋性。

不过,这种天赋的普世性还是在一个阶段中停滞了一个阶段,换成历史学的时间刻度,则是一小会儿。秦之后,楚汉相争,第一个统一的国家顷刻崩塌,天下大乱,最后由刘邦再度将离散的中国重新收拾起来,这个时期,离秦国灭掉六国的公元前221年已经过去了15年,这样的时间,足够一个婴儿长成为少年了。而就是这样的一小会儿,一个巨大的汉朝诞生在中国的历史上,同时,以延续四百年的时长,在这片巨大的东方土地上演绎出中华文化真正普世的开端。这种开端,是以第一个长期并持续获得稳定的中国来作为其基础的,中国在这个时候,开始显示出东方的强大(汉武帝时达到了这一指标的最高峰值),直到现在,中华文化在很多时候都以汉文、汉字和汉学来形容,可见这一普世开端的历史影响力…由此可见,文化的普世,一方面象征一个民族开始出现的思想厚积,同时也表明一个民族沉雄庄重的力量,这种力量,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和将来,我们都不能不看到。

这就是中国文化大时代开始之际的背景轮廓。而中国,也是第一次使一位汉朝的开国之君看到了一个充满可能的未来大国图景。

txt小说上传分享

儒学复兴与国家兴起(1)

对于一个泱泱大国的蓝图勾勒是需要想像力的。而这种想像力之源,则需要一个国家的文化来支撑。这种支撑需求,为儒学思想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唯一的历史问题是为什么仅仅只是儒家兴起)。

汉朝的产生,是藉以秦朝在度量衡以及一整套社会制度和一个统一国家的理念作为基石的,因而也为文化的大统一提供了强大的国家支持。以人类的角度来审视文化,一般说来,可以得出当人类自身元气大伤之时,同时也是文经低迷甚至消亡之际的结论。战国未期,最早诞生的文化思想渐次被列国征伐所替代,至秦则更是使文化横遭屠戮了一场,随即而来,便是长年征战,所以,仅仅一百年时间,上古中国所建立起的卓越文化就被折腾得所剩无几了。积累时难耗散太易,今天的年轻人们,从幼儿到大学花去的时间和金钱已是不少,然而要丢掉那些并不容易积累起的文化和知识,却可能只是几个月的片刻功夫,这一点,我也是要向亚马说清楚的。

现在,从先秦的漫长纷争到一个强权与高度垄断帝国的建立再至一个新王朝的诞生,汉朝是在一片金戈铁马之中到来,这么一个新兴的国家,在历尽疮痍之后,一个社会喘息和文化治世的时代也将随之而来。楚汉相争之后,汉朝平定天下,汉高祖刘邦回省家乡,就情不自禁吟出他这一生中唯一创作的诗句来:大风起兮云飞飏,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从这一感叹中看得出来,这定是这位大汉朝开国皇帝在历尽一番风云血战之后的由衷感慨, “威加海内”四个字,显示出这个行将大大影响后世的赫赫皇朝的端倪,而“安得猛士”则表现出这个从兴义抗秦又再度自相残杀而至最终统一帝国的创始者对于人才的倚重。不过很快,这位帝王在创业与守成之间迅速找到了新的平衡。下面是公元前196年(距2006年的今天2212年)的一封诏书,是高祖为初建的汉朝招贤纳能,之中就含有了文化兴国和贤明普世的意思。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

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之,可乎?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候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