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中国文化漫谈读后感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做了某个小官,后来觉得不得其志,于是决意不干了,骑了一条青牛出函谷关,守关的将军素知老子有奇道妙思之名,请老子留下文字以作纪念,于是才有了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是奇诡无比的,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中作为个人代表对宇宙自然与人的最早对话者,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老子首先是一个智者,一位朴素原理的哲学家。这种哲学的朴素性,使老子对于宇宙的审视更接近于自然本身的元质。这一点上,尽管老子是一个独处于公元前500多年前的思想者,然而他对于宇宙世界本质的观察并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有何区别,说一句不恭维的话,那就是老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宇宙运行系统与有无相生原理的智者,这一智慧,远已超越了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国界和民族。在这一点上,老子即世界。

罗素在他所编写的《西方哲学史》中,对于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阿纳克西雷德有着一份油然的崇敬。因为阿纳克西雷德预言了宇宙万物均出于一种简单的元质而不是泰勒斯所称的“水”。这种“元质”,无限、无尽而且永恒,包围着一切世界。阿纳克西雷德是这样来描述这种元质以及宇宙构成特征的:“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湮灭之后将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相互偿补。”据罗素描述,这个阿纳克西雷德在公元前546年时,已经64岁了。这几乎与老子相仿。而老子作为一个独立的观察者和哲学家,对于世界的认知与解析,则采用了他自己的方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接下来,在《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里,老子进一步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宇宙与人的恢宏大结构模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一直以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也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以及将来,人类对于最大的宇宙自然的认知将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老子对于这种万类归宗的一致性则作出了很生动的解释。如果说罗素推崇了一位阿纳克西雷德,而我则推崇出东方的老子,事实上,从包围着一切世界的元质,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道”,完全可以得到同一性的论断。在这个东西方人类共处的宇宙大自然之下,古希腊与中国,阿纳克西雷德和老子,早已在理念认知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与其说今天西方文化的源流中的重要一支是来自于古希腊文明的话,则不如说从一开始人类的文化就已经产生了同源性和共生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老子:先贤智者的自然感悟(2)

获得这个结论的理由太简单:我们都只有一个宇宙,而不是东方一个,西方另一个。

在10月下旬所接受的一次重庆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的汪建伟“异质现场”影像艺术展上,我与这位首位参加世界艺术风向标的默尔本国际双年展的中国先锋艺术实验家进行了一场颇有兴味的对谈沟通。汪建伟向我介绍了当代西方艺术的前沿思想,其中重要的一个实验思想就是有关艺术的“去魅”,从而将艺术再度还原于人与生活的元质。而对于他自己的艺术探索与实践,他强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相对于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体验世界而言,所有单一维度的艺术表达方式正在面临挑战,从而促使他不断思考并探索将不同领域的多元元素和手法集合到一个表现空间之中(平面已远远不够表现以及视觉亦远远不足以体验),这种探索的结果,产生了“异质的空间与现场体验实现”。我则认为,这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恰恰也表明出这种“混成的自然态”。这一艺术模拟出的自然态,可以使我们假借它而到达宇宙创生或是人类文化创生的大爆炸时刻。从汪建伟的创作实践角度来看,人们对这种“混成的自然态”的异质现场,将会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感应,其复杂、矛盾以及易变性和惘然,都是人类返回到自身生命原初时态的表现。事实上,他的艺术就是还原这样的一种真实,将宇宙的映像投射在每一个受众身上。

于是,我从艺术的感悟中,再一次追溯到了中国文化与思想产生时刻的纷繁。粒子们的剧烈碰撞和相互扰动,眩目的光芒,以及产生并湮灭所有的那一个至伟的能量。而这一点,在2500多年前,老子早已经体验到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道德经》的唯心辩证法(1)

《道德经》这部书,可以视作为古中国最早诞生的一部智慧短语。之所以是短语,是因为它所有八十一章总共才有五千个文字,与今天一篇稍事详细的新闻报道差不多,所以它的每一章也就只有个60字左右了,如此之短,类似于我们的网络语言。之所以是智慧,是因为它的每一篇都涉及到了自然宇宙之道、事物客观演变的辩证法规、治国治家的人伦致理和个人品格情操修炼等等方面,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宇宙天地到衣食住行的养性修身,从客观世界到人类自身,将所有能够发现的内在联系一一揭示。从老子的角度来看,《道德经》的所有作为均在于描述并解构一个周而复始的大宇宙和处于这个大宇宙之中的人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可分解为“道”的关系和“德”的关系两种。所谓“道”,其实就是老子对于宇宙自然从产生到发展以及变化的规律揭示,讲的是宇宙学,宏观学,他的工作可以直接与爱因斯坦以及他的后继者直至霍金都相等同,唯一的不同是他们的年代与所借助使用的思考和论证工具。今天的科学家们采用了大量的实证科学用具,包括射电望远镜以及巨资打造的粒子加速器还有原子钟,而老子则采用了人类最简单的用具:大脑。或者老子很早就明白了,大脑就是宇宙自然所造出来的最精密的测量仪器和哈勃望远镜(公元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温德。哈勃通过天文望远镜第一次勾勒出了人类所处其中的宇宙图像),这一点,老子显然很早就显示出了他的超凡智慧。

所以,按照哲学的体系来划分,老子这种以大脑来解读并论证自然与人的学说,可以归结为唯心辩证法了。

而在另一部份中,老子对人为主体而观照自然客体以及人自身的修养话题提出了“德”的观点。以今天的语境来说,《道德经》,就是“自然与人”。假若当时有DV的话,老子很可能会自制一部DV片出来,交给中央电视台十频道,也许,那些频道总监们还未必能看得上并准许播放它们。

而老子却在那个寂寥的远处,观察着宇宙的本真和道理。这种孤独的感觉,老子也借机在《道德经》中流露了出来,今天来看,仍令我们有着强烈的同感(就如同《时间简史》华文版译者第一次见到史蒂芬。霍金博士时所受到的震撼一样)。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这是老子的一段内心独白,让2500多年后的我们,都能读出他当时的苦闷和无助,真正的一篇千年孤独奇书,让马尔克思都要汗颜!这样的一个伟大思想者,即便是在当时,也未见得有太多的人欣赏啊,真是应了“思想者总是孤独的”这句话。你们看看,“我愚人之心也哉”这样的感叹,真是动人心魄!老子那种对浩渺无际的宇宙思考,竟不能共鸣于近切的同类,甚至连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都无法理解,以致于令他发出“我是不是世上最愚蠢的人啊”的感喟。有时候,我们的一项计划或远见,无法让对方感受和认知,也有同样的扼腕呢。

我想象老子是这样一个内向、孤僻的男人,一生中曾做着并不得志的工作。而当时的周朝末世,正处在先贤与礼制的衰退之际,各地九族封邑的主人们都在图谋自己的利益,觊觎别人的土地和人民。王室飘摇,民心无主,人人都追求眼前之乐。老子看在眼中,忧在未来,所以发出感叹。如此看来,老子是一位颇有强烈人类责任心的一个人。这一点,与300年后战国时期的另外一位伟大的楚国诗人屈原颇有相怜共通之处(稍后我们会谈到他)。

然而与屈原有所不同的是,老子更多地摆脱了一国与一城的情感束缚,从这一层面上说,老子是一个更为纯粹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他的价值体系中,国家和家庭似乎不足以被他考虑到。在这一点上,倒是稍后100年在古希腊雅典现身的苏格拉底与他很是相似。按照西方所有史书中对苏格拉底的描述,这个西方哲学的鼻祖式人物是一个极其丑陋的矮胖男人,然而却有着一颗高贵的心灵。与老子对孤独的偏好正相反,苏格拉底喜好在雅典的大街小巷里活动,经常出没在一群高谈阔论的人群之中,对于雅典的年青人,苏格拉底尤其热衷和他们交谈,或许,苏格拉底也对那些###院以及过于传统的思想很不感冒,看起来,苏格拉底很有一种思想愤青的味道。

。。

《道德经》的唯心辩证法(2)

显然,老子的性格更象今天的中国人,而苏格拉底则更象一个美国人。我不知道如果真将苏格拉底和老子安排在历史中相互见上一面他们会彼此怎样看待?我想很可能是苏格拉底首先向老子Say Hello,而老子则很可能容颜轻启,微微致意,看这个歪瓜裂枣的雅典人下一句要说出什么话来。这样的一幕,在今天中国政府的许多外交场合上,仍频频可以见到。所以,时空尽管可以改变,但是文化这种根元性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往往更加深刻。

好了,回到老子的哲学思想中来,让我们再看一看他对于宇宙自然规则的观察。有证据表明,老子的确观测到了这个巨大世界的本质规则,这是一项伟大的发现,然而苦于做这种观测的人在当时太过稀少,所以让老子只能一个人孤独地去完成并享受。那么,他观测到的宇宙根本究竟是怎样的呢?他所做出的结论与今天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宇宙所获得的常规认知有哪些区别?

下面,是老子的一些观察所得: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是老子式的语言,也是老子对宏观宇宙所描摹出的情状之境。他指出:宇宙的根本法则,如果一定要使之让人类感受得到,并比喻成具体的某种物件的话,一定是一种很恍恍惚惚的东西,然而就在这种恍惚之中,宇宙大道的精神就在其中了。

这样的一种“恍惚”解释,即使在今天,都更象是一种虚言而难以让人们信服。要知道,今天的人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现实:房子、车子、孩子和票子,缺了是不行的,缺了就不平衡。在这种现实唯上的年头,要让大家去相信一个“恍惚”的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要出精神疾病状况的,或者说,这种感受更可能只会在精神疾病者身上才能发生。然而老子并不以为然,继续着他的学说。按他的逻辑,一定会很肯定地对你说:谁让你来问这样一个虚而大的问题呀?所以,信不信由你!

《圣经》的希伯来书一章中,对这种“恍惚”的认知境界用了一个很重要的词,叫做“信仰”,也就是英语中的“Belief”。《圣经》对这种属于“信仰”是这样解释的:所望之实底,未见之确据。翻释过来,也就是这样的十个字。这与老子《道德经》中的“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异曲而同工,只是古犹太人建立了一个将现实与“恍惚”联系起来的通道,将人们现实中能够体验到的“望”和“见”延伸到了“恍惚”中,而且以“实底”和“确据”这样的肯定句加持之,因而显示出强大的宗教力量。这一点上,老子则更多象一个诗人和散文家,有心读到的人会有共鸣,而无心者则很可能大笑之:您老絮叨什么呀?

这样来比较,老子与苏格拉底的距离是彻底拉开了。不仅是风格上,还有性格上和行为上的巨大差别。老子这个人喜作独述,安于一隅,以柔弱胜刚强。而苏格拉底则爱与人争辩,喜欢在别人的逻辑弱点上实施强大的攻击,最后直至将对象击倒,这样的结果是最后不得好死。看来,其实无论东方和西方,对于那些争胜好辩的人都统一的不喜欢,将能说会道者视为蛊惑人心和谣言惑众最后拉去杀头也并不仅仅是东方封建君主们的专利,早在古希腊文明时期以及古罗马对待基督的态度上,在这种禁止妄言的强权都显示出惊人的历史一致。

然而也就在这种对“恍惚”的认知和观察中,老子探索到了宇宙的大能量,也触摸到了这个生命与智慧巨轮的轮廓和它的运作情状。对于这种宇宙自然所具备的无极能量,《圣经》将之视作为万能的主,而佛经中则将之称为金刚###,而在老子这里,这种“恍惚”中的能量与规则被他称之为“道”。这是一个纯粹东方文化与思想流派的创造,直至今天,这个“道”仍对中国的文化深层发生着持续的影响。对于这个“道”的表达和描述,老子在开篇中是这样写到的:

《道德经》的唯心辩证法(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宇宙观的核心。在这个“道”的宇宙观中,老子确立了一个“无”和“有”的同体核,在这个核中,蕴藏着巨大的造化能量,造化天地,也造化万物,而人也自然出自其中。这个核在静态的时候,显示出一种“虚无”的状态,而在它释放的时候,又显现出强大而明确的迹象。在常人看来,“虚无”是一种不存在,而明确可感的事物才是存在。在这里,老子很早就知道了这二者并非两样,而是相融共生的一元。这样的宇宙一元,对于人类的认知力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错误与混乱丛生的思想之基端,正因为如此,老子才将之称为“玄之又玄”。

然而自从尼尔斯。玻尔在1913年那次著名的双缝试验中发现了粒子的波粒二相性之后,西方哲学中那些对于宏观宇宙的种种结论似乎都无法再站得住脚了。这种波粒二相性,将“实”的粒子和“虚”的波集约在一个事物中,事实上,这一结论直接接应了老子的“无有”同体的宇宙观。无独有偶,在历史同期的释迦牟尼佛所诵的《金刚经》中,最后的一个四句偈语也揭示出这一惊人相同的宇宙原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果将这种“无有”同体的宇宙观延伸到对人自身的观察上,也会发现,精神与物质、灵魂和肉体,则正是一个活生生的“无有”同体的小宇宙。然而,即使是如此,能对自己奥秘有所发现的人仍然是那么的少!所以,有足够的理由可以表明,尽管人类绵延了数千年,但人类对于自身与宇宙自然本质的认识,无论东方西方,并不优于之前的祖先。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对释迦牟尼佛、耶稣基督以及老子们的顶礼膜拜这种膜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