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遣化四众。他用神通所变化的四众弟子,来听法,来供养法师。这第一个,遣化四众。
看第二个,遣化人,来集众。
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
若人欲加恶刀杖及瓦石
则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
佛陀遣化人来帮大家集合大众。如果有伤害的情况,这个化人还可以做一个保护的功能。这是遣四众跟遣化人。这两个人都不是一般的正常人,是佛陀神通变化的。
看第三个,与总持。
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
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
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
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
这个人如果在说法当中有所忘失,佛陀会以清净光明身来加持你,使令你忘失的章句能够通畅顺利。这是与总持。
看第四个,见佛身。
若人具是德或为四众说
空处读诵经皆得见我身
如果这个人他具足弘经三轨的功德来为四众说法,或者是在寂静处来读诵经典,皆得见佛身。
这个地方我们一再强调,见佛身有两种:一个是明见。那一般来说是要到外凡的五品,圆五品的,像智者大师,圆五品以上,佛陀才会让你见到他的清净光明身。其实圆教外凡是圆五品,就像智者大师,是明见。我们是外凡以外的,叫圆教名字位,只能叫冥持。冥持,佛陀不让你见到,但是暗中加持。这个叫见佛身,有明见跟冥持。
看第五个,遣八部。
若人在空闲我遣天龙王
夜叉鬼神等为作听法众
是人乐说法分别无挂碍
诸佛护念故能令大众喜
佛陀遣八部鬼神来作听法的法众,使令这个人在说法当中能够分别没有挂碍,而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而使令大众听了以后欢喜信受。
所以,这个《法华经》很不一般!一般的经典佛陀是嘱付菩萨,只有《法华经》是佛陀亲自护念。因为,如果你今天为你的同参道友简单讲会权入实……比如你今天告诉你的同参道友,念佛你不能只是注意在佛号,你不能只是单单靠外力的佛力来摄受,你自己要有心态准备。就是,你的心可以先调整一下,让它跟佛陀的心是相随顺的,这个时候的佛号才有办法去感应道交的,而不是你的心是close。你把心关起来,那佛陀怎么进来?佛陀的心叫做清净心、菩提愿,我们的心是一种妄想执着,这个心心怎么相应?心心怎么感应道交?……你今天讲这个观念,刚好是佛陀要做的事情,你叫做佛陀的使者。就是说,作为佛陀他也不可能经常住世,那总是要有一些人来帮他做这件事情,就是开权显实,会三归一。那你做这件事情等于是,佛陀本来要做,但是他实在是忙不过来,你替他做。所以佛陀给你这五种保证:不管我再怎么忙,在十方世界,我一定会保证你这五种利益,加持你,摄受你。就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讲弘经的功德。
庚三、结劝
这以下做个结劝,把真如本性的修学作一个结劝。
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
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
如果是你能够亲近这个法师(这个法师是指的是前面的具足弘经三轨,具足清净心、菩提愿跟忍辱力的法师),那么“速得菩萨道”。因为你亲近法师,他就会跟你讲一些《法华经》的思想,知道心法妙、佛法妙、众生法妙,怎么样从众生的心先调整为佛陀的心,然后再去修其他的法门,这是一个成佛的捷径。透过开示,你能够快速地成就菩萨道。如果你能够跟这个法师学整部的《法华经》,那你未来就决定可以破无明、证法身,往生十方净土了。这是讲到片段的修学跟整部修学的功德。
这个<法师品>是流通分的第一品,所以它必须把整个功德跟修持的法门作一个大纲的说明。讲到,反正你就是两种,一个自利,一个利他。你说《法华经》怎么修?自利,就是五种法师;利他,就是弘经三轨。
诸位!你坐在这里,大概都不是老参。老参听个几堂课以后,大概就默默地离开了,因为他也很难接受这种内观真如的思想。他可能会追求一个单一的法门,今生成就一个单一的果报就可以了。所以,你今天会一直听到这里,可能你的大乘善根不是一般的善根,会坚持到现在。
我们一般人,我们初学者当然就是看谁修权法,你喜欢持戒,他喜欢布施,这个人喜欢修忍辱,修苦行,各种各样。但是晚年的时候,诸位!那就靠你的智慧的观照。因为你所有的权法都有限,你修到这个时候,你会的法门跟别人其实差不了多少,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除非你有重大过失。所以,到了晚年,成败关键就在于你的心理素质了,你有没有可能把你今生的法门做一个整合而发挥到最大的效果。所以,建立你的内观的智慧是个成败关键了。
但这个地方有个问题,佛陀一再强调很难信难解。说实在,我们长时间接受因缘所生法,突然间要从有所得的思想变成内观,这个思想的改变不容易。那么你怎么办呢?
你先接受它,信解、随顺。我相信佛陀说这个观念是对的!当然你还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你只要离开佛堂大概就是开始攀缘了,好一点就攀缘佛法,攀缘布施——我怎么样去布施、怎么去持戒、怎么去修功德。但是起码你怎么样呢?你留一点时间让你自己读诵。就是说,你会让你自己的信解增长,只有一个方法,你要用文字相,没有其他方法。
因缘所生法的好处就是,你从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去印证。诸法无我,你可以印证。生命是不可掌控,你从你的人生当中也可以去印证这个观念是对的。但是,内观真如,你日常生活当中没办法印证,这是不思议境,你没办法印证。你只有一个方法,用恭敬心读诵《法华经》,靠佛陀的清净法界的等流正法来熏习带动。你只有这个方法,没有其他选择。但是这个法门建立起来,对你的影响叫做生生世世的影响,这是根本,就是回家是根本。在回家的过程当中,打工一天算一天,那这个是枝末了。从佛陀的角度,你一个凡夫,你打工能够赚到的有限。所以你看《法华经》佛陀就看很清楚了,以大富长者的眼光。虽然我们觉得自己很不错了,你看我为佛教做那么多事情,做义工,办很多的法会。对!是不错!但是你想想看,从佛陀的眼光来看我们,那你就是乞丐去打工,赚一天的工资。
那怎么办呢?
权法妙,实法妙。佛号要念,拜忏要拜,但是要回家。那回家的方法,最好就是每一天抽一点时间出来诵《法华经》。我们学苑现在已经请了一个专业的法师,开始在诵《法华经》了。过一段时间我们诵完,我们那个《法华经》的读诵本,版本弄好以后我们会贴在官网。大家可以下载,跟着我们那个(它有配合梵呗音乐)慢慢地一天诵一品,慢慢慢慢,就是把回家(根本、内观),跟打工(权法)整合起来。
这个<法师品>,等于是把前面的理论落实到我们的身口意的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