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妙法莲华经原文全文 > 第116章 第116集(第3页)

第116章 第116集(第3页)

这个地方对净土宗就很重要,佛陀度化众生是有条件的摄受。我们净土宗很多人有一个盲点,他总是觉得,我不管怎么颠倒,我不管怎么放逸,佛陀就是有办法救我。你这个就是违背了佛陀度化众生的模式。他讲得很清楚,你在心想佛时,佛陀才有办法度化你。你一天到晚心想娑婆世界,你跟佛陀的本愿背道而驰,佛陀怎么度化你呢?

我再讲一次,佛陀只能够有条件地度化我们。你满足这个条件了,佛陀度化你;你不满足条件,佛陀是不得自在。所以你不要以为只要提起佛号,不管你心中怎么想,佛陀总是有办法度化你。佛陀没有这个本事,没这个本事。你看这个感应道交就知道了。佛陀的摄受他有一道光芒出来的,你要进入到这个光芒,你才可以被摄受。你违背这个光芒,你打娑婆世界的妄想,你背离佛陀的本愿,那没办法了。因为佛陀没有能力去进入到你的内心,改变你的妄想,把你的妄想改变成善根。这个妄想是你自己打出来的。

蕅益大师说:“既从心起,还从心灭。”所以我们净土宗一定要知道一件事情:什么事情是佛陀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你必须要做的。这个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就是你临终处在什么情况之下,你不用担心了。你比方净土宗有些人说,欸,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要把阿弥陀佛的佛像记住,你这个是搞错方向。你记住佛像干什么?现身是佛陀的事情。就是说我们现在是怎么样?我们去抢佛陀该做的事情,你还怕佛陀不会现身。

这个就是说,你感应道交以后,佛陀现什么相,你就不用担心了。你比如说,欸,不行,我临终一定要看到这个相。那你去抢佛陀该做的事情,你自己该做的事情却没做。你临命终的时候应该忆佛念佛,念想西方,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们该做的事情是内心的皈依跟善根,你就想这件事就好了。至于佛陀什么时候现身、现什么身,那你就不用操心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我们自己该做的是什么、佛陀自己会准备什么分清楚,这两个工作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地方,《观经》里面这段经文就讲得非常好。

丑二、颂现在

我们看经文。前面讲到过去,佛陀久远劫来成就法身以后,他就是数数地示现,数数地灭度。我们看今生,颂现在。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

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

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

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

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

在过去生当中,佛陀在示现灭度的时候,对众生产生了一定的激发。那么到了像法、末法时代,弟子们看到佛陀灭度,就感到一种空缺,产生需求。看到佛陀不在,就开始供养佛陀的舍利子,开始礼拜、赞叹、供养,心中怀着这种恋慕、依依不舍之心。那么依依不舍之心,就产生了对佛陀的功德的渴望。这渴望一生起,“众生既信伏”,我们的信心生起来,乃至于善根成就,“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乃至于为法灭身,不惜身命。这一切都是因为佛陀灭度以后由空缺产生的需求,所以唱灭有益。

一旦经过唱灭以后,激发善根以后,佛陀就可以现形了。“时我及众僧”就在这个灵鹫山随时现身,只要你善根准备好了,去感应法身,法身马上就从本垂迹,现出应身。

“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佛陀在灵鹫山是经常为菩萨说法,常在此娑婆世界,不灭度的。“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这个地方的“常在此不灭”指的是佛陀的法报二身,法报二身在娑婆世界,常在此不灭。

我们看智者大师的一段修学。智者大师有一次修这个法华观,他三七日当中就是读诵《法华经》,然后就是经行,然后修止观。他在读诵《法华经》的时候,诵到这个<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的时候,寂然入定。这不可思议,诵经能够入定只有圆教才可能做到。在三昧当中,他就亲见佛陀还在灵鹫山,还在说法。这是什么?这是报身的境界。所以佛陀灭度以后,他能够激发我们恋慕渴仰、广修供养,就是皈依的心,乃至于信伏不谤、恭敬柔软,就出世的善根。对着未来来说,就栽培了得度的因缘。

丑三、颂未来

余国有众生恭敬信乐者

我复于彼中为说无上法

汝等不闻此但谓我灭度

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恼

故不为现身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恋慕乃出为说法

“余国有众生”,就娑婆世界以外的众生善根成熟了,一方面恭敬三宝,一方面信乐三乘的法门,所以佛陀离开娑婆世界,到其他国土去现身说法。而我们在娑婆世界,看不到佛陀,也听不到说法,我们就以为佛陀灭度了。那这是为什么呢?佛陀看到众生虽然在痛苦当中,而暂时不现身,他的目的就是“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恋慕”。这个很重要!就是你要能够恋慕、渴仰,这个时候佛陀才能够出世说法。所以佛陀要出世,他是等待时机的,他等于是被动地配合。你什么时候善根成熟了,佛陀什么时候才出现。

寅二、颂本实不灭兼释不见得见之由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只劫

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

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

宝树多华果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

雨曼陀罗华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

佛陀一切的度化都来自于本门,所以佛陀宣讲,佛陀的本门其实在娑婆世界是没有灭度的,法报常住。“神通力如是”,就是佛陀的法身、报身的这种功德力是不可思议的,他能够在阿僧只劫的时间当中,常在娑婆世界灵鹫山,还有其他的世界,能够现身,能够说法。即使众生见坏劫时,就是众生有这个成住坏空,到坏劫的时候大火生起,火烧初禅,而我此法报二身却是安稳的。怎么安稳法呢?“天人常充满”,这个天指的是十地菩萨,人指的是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这些法身菩萨。

佛陀要先强调本门不灭,才能够去强调迹门的现身。佛陀在娑婆世界的国土,不管娑婆世界是怎么个变化,他这个国土是安稳的,“天人常充满”。而且它有各种的胜妙五尘的庄严,比方说园林、法堂、楼阁,种种的七宝庄严,宝树上有种种的花果。这些庄严都是“众生所游乐”。这些所谓的法身菩萨,他们一方面受用这个外在的胜妙五尘,一方面内心游于真谛法性三昧之乐。内心有空性的智慧的这个法性之乐,外面有种种七宝庄严之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