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我的姐夫是太子结局 > 第二百七十章 委以重任(第5页)

第二百七十章 委以重任(第5页)

这也几乎是地方官上任的老规矩了,新官上任,下级官吏和地头蛇都要来拜望,算是认识,以后便可彼此相互借重。

只是这些人到了南镇抚司,见这南镇抚司墙壁上,还挂着一个太平府知府衙的匾额,一个个面如土色,犹犹豫豫之后,方才进去。

在张安世面前,他们说话不敢大声。

张安世澹澹地看了众人一眼,便道:“本官新官上任三把火,其他的话,也就不说了,总而言之,就是一条,那便是……从此之后,这太平府里,得立一些规矩,这规矩,现在还没出来,你们也要有所心理准备。”

只交代这些,眉一横,便有送客的意思。

这些人在此,本就极不自在,本来来之前,酝酿了话,却是一句都说不出口,此时只是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不断道:“啊……是,是,是……”

终于出了南镇抚司,这一个个如霜打的茄子一般的人,这才开始议论起来,许多人都禁不住露出担忧之色。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我瞧咱们太平府,以后可不太平了。”

他们前脚出去,锦衣卫佥事陈礼,却已带着一叠奏报,亲自送到了张安世的桉头上。

这一叠奏报,记录的多是锦衣卫从太平府搜罗来的许多情况,有各县的物价,有人口的分布,还有各种户籍人口多寡,甚至是各县里错综复杂的关系。

“公爷……”陈礼抬头看了张安世一眼,恭谨地道:“卑下这些日子,负责查探太平府时,发现了一些事,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安世从陈礼的脸上,看出了几分凝重之色,不由抬眉道:“这些事,没有在奏报之中?”

陈礼则是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才道:“此事非同小可,所以卑下不敢记录。”

张安世倒是正经起来,神色认真地看着陈礼:“说。”

陈礼犹豫了一下,便道:“卑下发现,这太平府乡间的人家,多供弥勒,所信奉的,却不是寻常的僧寺,也非道观,许多地方,都有所谓的白莲道人,这些白莲道人,或为有声望的人担任,或是本地的富户或是士绅们担任,他们受百姓们的供奉,也没有什么戒律,不削发,不吃斋,也不禁婚娶……”

张安世听罢,他凝视了陈礼一眼,皱眉道:“你说的是白莲教吧?”

陈礼道:“是明教……”

张安世这才想起,明教的前身,乃白莲教,当时曾发生过声势浩大的起义,这才导致了元朝的覆灭,便连本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章,也曾挂靠在明教之下,朱元章登基之后,开始禁绝明教。

说起这白莲教,之所以从宋朝起就开始风行一时,其实倒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恰好迎合了每一个阶层的需求。

一般的道教或者佛教,教义都过于高深,而且戒律比较严格。可白莲教却是通俗易懂,教义浅显、修行简便,如此一来,人人都能懂教义,十分利于大规模的传播。

而另一方面,却因为没有戒律,也让更多人愿意参与进来,尤其是地方上的许多士绅和富户,也十分热衷于参与。

他们往往被白莲教收买,让他们在本地或者本乡担任所谓的白莲道人的职务,有了这个职务,便可接受教民的供奉,收取他们的财物,偶尔出面调停他们的纠纷。

这种模式之下,自白莲教出世起,几乎无论是宋朝还是元朝,乃至贯穿了明清两朝,白莲教无论是否被官府打击,依旧是发展迅速。

张安世道:“是吗?有多少人参与?”

陈礼压低声音道:“这太平府的百姓,只怕有十之七八……”

张安世听罢,眉头就皱得更深了,不由道:“这么多?”

陈礼点了点道:“可能下官的观察未必准确,不过应该也有八九不离十。卑下觉得这事儿不小,所以才特意来奏报公爷,只是……公爷是否奏报朝廷,却需斟酌了再说。”

………………

非常抱歉,实在是卡文了,所以耽误了点时间,希望大家理解!,!

说是来求见。”

张安世一愣,道:“三人,都是什么人?”

文吏道:“自称是布衣……什么什么的……”

张安世觉得古怪,便道:“你先去隔壁的南镇抚司,找十个八个校尉来,叫他们带上刀剑,来此护卫,再让那三人进来。”

文吏点头。

很快,校尉们就位。

随后,便有三人进来。

张安世定睛一看,这三人不正是昨日的张有成、邝埜、王文略三人?

张安世一见到他们,只恨自己没有穿甲胃。

虽说这三人都是读书人出身,可大家毕竟有仇。

不过细细想想,这里是自己的老巢,边上还有十几个护卫呢,怕他个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