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安与苏霜霜到了京城,想必日子还不一定有在麦禾村好过。
想到这些,苏韵婉暗叹可惜,她不能亲眼看到这两人在京城日子不如意的惨状……
因为李子安的离开,赵氏脸上一片愁云惨淡。
李子欢也趁此机会偷懒在家,美其名曰是陪伴老娘。
看到赵氏一声接一声的叹气,李子欢劝道:“娘,我大哥兴许是有什么好的发展,又不想带着苏霜霜,才偷偷离开的。
你对他那么好,他若是有发达的一天,肯定会回来的。”
这种话,赵氏已经听李子欢不厌其烦说了好多遍。
她叹了口气:“如果你大哥真是这样,娘也就不担心了。
只是,苏霜霜那个小娼妇竟然也跑了,她腹中怀着咱们李家的长孙,万一路上有个什么意外,这可如何是好?”
赵氏可以说,是非常不待见苏霜霜,可对她腹中的孩子,多少还是有些期待的。
对此,李子欢很是不赞同。
“娘,你生了三个儿子,还愁孙子吗?”
别看苏霜霜怀了他的种,但是李子欢从没将此放在心上。
原因无他,苏霜霜太能作了,李子欢越来越讨厌她,连同她生的孩子都会一起讨厌那种。
前些年,赵氏也觉得自已肚子争气,给李家生了三个儿子,老了以后定然是儿孙满堂的光景。
可自从卖了十亩耕地赔偿给苏铁柱后,家里日子就彻底变得捉襟见肘。
“咱们家如今的光景,拿什么给你和子明说亲?”
这也是赵氏最为头疼的地方。
李子欢心里还惦记着何秀秀,若不是出了苏霜霜散播谣言那档子事儿,他早就让赵氏找人去李家说亲了。
终于熬到事情几乎快被村里人淡忘,李子欢的心思就又活络起来。
“娘,何秀秀虽然已经自证清白,可她被人掳了是事实,对名声有损,有人肯娶她就不错了,你觉得他们家还有啥脸要聘礼?”
赵氏眼珠转了转,愈发觉得李子欢言之有理。
“哼!咱们李家可不能平白娶来那么一个名声尽毁之人,他们何家若是不答应出二十两的嫁妆,何秀秀就别想进咱们李家的门。”
李子欢附和道:“娘说的对,只要有了何秀秀的嫁妆,咱们家日子就能慢慢缓过来的。”
赵氏顿时来了精神:“好,娘现在就去找孙婆子,让她帮忙去何家帮忙说媒。”
孙婆子是麦禾村人,平日里就以保媒为生,因为她给钱就办事,价格便宜,十里八村的人家说亲,大多都会请她出面。
赵氏出门的时候,忍痛在上锁的柜子里拿出二十个铜钱,作为给孙婆子的报酬。
只要能将何秀秀娶进门,她这二十个铜钱会成倍的回来。
孙婆子今日正好没事儿,接了赵氏给的二十个铜钱后,就直接去了何家。
何家人与孙婆子是同村,知道她就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连同老宅的人,全部凑了过去。
孙婆子看到许氏,就笑得见牙不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