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和三郎现在能帮上他大忙了,把召集家丁和亲卫的事情吩咐下去后,赵博安回到住处。
嬛嬛正在翻阅账册,孩子们则在嬉戏,有侍女和奶妈在旁边盯着。
灵儿刚七岁,去年开始随小妹读书,长子赵乾五岁,就要启蒙了,次子赵昂两岁,生下来还不到一年,刚会爬。
第一个孩子总是最受关注,灵儿出生以后,女儿的事都是嬛嬛亲力亲为,等到长子和次子时,主要就是奶妈和侍女照顾了。
履新以后,他计划把她们接到身边,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关系到赵家的未来。
嬛嬛放下账册,问道:“二郎,三郎走了?”
赵博安点头,挥手让其他人下去,自己照看三个孩子。
“过几天我要去趟上党。”
“这么冷的天?”
“急事。”
“哦。”
“大过年的还看那些干嘛?”
“账册很有意思,能看出来很多东西。”
“你现在还有这个本事了?”
嬛嬛翻了个白眼:“小看人!”
“说说。”
“比如原来往外贩铁换回来的主要是粮食和牛,现在主要是各种货物,这两年宗族更是收购了大量的粮食,还卖出了两百多匹马,感觉生意一下好做了,各种收入都快赶上田租了。”
虽然说的凌乱,但赵博安很欣慰:“有长进,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佃户手里的粮食多了,他们有了余粮,去买各种东西,市面才能繁荣,其中购买铁制农具和牲畜又能促进粮食增产,这是个良性循环,最终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嬛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道:“我想增加人手,多开几个铺子。”
“再过一段时间,你就要随我上任,还顾得上这事?”
“平时都是我和阿母管着,我走了,还有阿母,再说离的又不远。”
“那好,我随后安排,对了,丈人换地方了,调到关中合阳县任县令,离黄河不远。”
“我早知道了,前一段时间爹送来两户匠人,还给兄长送来不少钱财。”
“看来最近我有些疏忽家里了。”
“是该注意一下,吕先生又病了,小妹也有了心仪的人,还有最近来了个道人,在附近传教,想让赵家帮着修座道观。”
赵博安眉头一皱,问道:“道人?”
“恩,最近可能去冀氏乡治病了。”
“符水?”
“嗯。”
赵博安马上站了起来,喊道:“石宝,把纪敏叫来。”
要把这人抓住,不能让他在赵家到处转悠。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