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话锋一转,由政治转向军事。他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对日军的动向做了全面分析,认为山西的抗战非常重要,日军进攻山西的目的,是想夺取潼关,掐断陇海线,截断中国和苏联的国际联系,进一步逼迫中国投降,因此我们决不能渡黄河,一定要在山西拖住日军的尾巴……”
对于毛泽东高瞻远瞩的看法,卫立煌一班人十分叹服,末了卫立煌说:“毛先生有什么需要俊如帮忙的吗?”
毛泽东笑了:“俊如,还真的有件事需要你帮忙的。见到你们那个委员长,请给我捎句话。我们八路军在敌后抗战,困难是很多的,子弹、医药品一直得不到接济,马上就到5月了,八路军战士还是穿着棉衣打仗。总不能又叫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吧?这个事情我一直很生气,也不能跟他发脾气,大敌当前,兄弟阋墙总归不好吧?”
毛泽东的话谈得很巧妙,明着是向蒋介石要枪、要子弹,暗示着你卫立煌总不能光指挥八路军打仗,而不管八路的给养吧。
卫立煌听了这些话,有点脸红,他下决心要帮助八路军解决这些问题。
毛泽东和卫立煌谈话之时,在另一间房中腾代远接见了赵荣声。
腾代远问:“荣声同志,卫立煌对我们欢迎的形式还满意吧?”
赵荣声见过几次腾代远,这时已经比较熟悉。他说:“还满意,卫立煌说,‘我不知道延安有多少人,这一次恐怕是倾城而出吧’。”
“你经常在他的身边,他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要及时告诉我。”
赵荣声说:“这一次他准备了讲演稿,不知什么时候让他大会讲演?”
有些国民党高级将领来延安大多不愿讲演,因而并没准备大会讲演的事。听了赵荣声的话腾代远说:“这还不好办?下午让他参观抗大,在抗大讲演。还有什么事?”
赵荣声说:“郭寄峤不光是卫立煌的参谋长,还是第9军的军长,这个人爱面子,要有欢迎他的标语才好。”
“好的。”
中午,毛泽东在接待处设宴招待,客人有卫立煌、参谋长郭寄峤、副参谋长文朝藉、秘书赵荣声,还有一个参谋。毛泽东亲自作陪,腾代远参谋长、肖劲光主任也出席参加。酒席非常丰盛,海参、鱿鱼、鸡、鱼齐全。毛泽东平时不喝酒,为了招待客人他频频举怀劝酒,喝了酒的毛泽东红光满面,谈古论今,纵观天下,讲了许多卫立煌没有听说过的事。他们吃着,喝着,说着,笑着,一顿饭竟吃了两个多小时。
(4)参观抗大
下午的一项议程是参观抗大。抗大原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创建于1936年,主要用于培训红军干部。第一期只有300多人。抗日战争开始之后更名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员有1000余人,第三期2000余人,经过短期的学习和培训都送到了抗日战场。
卫立煌一行在抗大门口下车,就看见大门两侧贴着花花绿绿的标语,在众多的标语中多了一条内容——“欢迎郭寄峤军长!”赵荣声看着笑了,郭寄峤心里一股暖流涌来。
腾代远、肖劲光,还有抗大副校长罗瑞卿,在门口迎接。在抗大的办公室里,罗瑞卿介绍着抗大的历史:“……现在的学员是第四期,有4000余人,除了新疆和西藏外,全国各地都有,多数是出身清贫的爱国青年,也有出身富豪之家的少爷、小姐,他们被抗大精神所吸引,抛弃安逸优越的生活,到这里学习……”
当讲到学员中有小姐、少爷时卫立煌来了兴趣:“找一个这样的人,我们谈谈好吗?”
“当然可以。”
罗瑞卿走出办公室时间不长,便带着一个青年人回到这里。罗瑞卿介绍着说:“这是靳怀刚同志,人称靳大少爷。他父亲靳云鹗当过吴佩孚的副司令和河南省省长。他的伯父靳云鹏,在北洋政府里曾两度出任国务院总理,还是张作霖的儿女亲家……”
靳怀刚二十六七岁的样子,细细高高的,很有精神,一幅若无其事的样子看着新来的客人。卫立煌向他走来,靳怀刚向卫立煌行个军礼说:“长官有什么话尽管问。”
卫立煌拉着小靳的手问:“在这里习惯不习惯?”
小靳腼腆地答着:“刚来时不习惯,时间久了就习惯了。刚来时我一顿吃不下二两饭,现在一顿能吃三个馒头,身体胖了,也有劲了。”说完他握着拳头在人前晃了晃,显出很有力气的样子。
郭寄峤也很有兴趣地问:“你的家庭条件那么好,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受苦?”
“我那个家呀?”靳怀刚叹了口气说:“有句古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我们家里的人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就知道什么金钱呀,享受呀,真叫人受不了,跟着他们只有当汉奸……”稍停了一会儿他又说:“我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所以就到这里来了。”
靳怀刚说的无疑是实情,卫立煌和郭寄峤点点头又摇摇头,对于延安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始终难以理解。他们来到教室,教室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