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航天飞行任务模拟训练阶段
用时:一年左右
内容:以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交会对接技术训练、出舱活动技术训练以及对应的本次飞行任务技术训练为重点,是飞行乘组飞行前最重要的训练阶段。
目标:使航天员了解飞行计划、任务分工及要求,熟练掌握从进舱开始至返回着陆全过程的正常飞行程序、应急飞行程序和逃逸救生程序,熟练掌握有效载荷操作、交会对接技术以及舱外活动技能,使飞行乘组成员彼此了解、相互熟悉、配合默契。
4。强化训练与任务准备阶段
用时:半年左右
内容:以参加大型联合演练为重点,为飞行任务作准备,并对飞行乘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和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强化训练。
目标:使航天员进一步熟练和保持操作技能。
因此,在第一阶段训练结束时,需要对受训预备航天员的训练成绩、身体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以确定其是否能参加下一个阶段的训练,这是确定预备航天员能否进入航天员队伍的关键阶段。
第二个训练阶段结束时,考核合格的航天员方可继续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训练。如果被选入飞行乘组或候补航天员,则开始以乘组的形式进行第三个阶段的训练。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训练,飞行乘组航天员基本上掌握了本次飞行所需的各种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具备了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航天员的体质训练、心理训练及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贯穿训练的全过程。
在整个训练期间,有些训练项目或内容即使已经达到了训练要求,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安排适当的复习训练。
像这样周期长、内容多、强度大、难度高,还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训练,是成为航天员的必经之路,龙的航天员队伍也正是在这样的训练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飞天梦想的。
看完介绍,周昊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顿时从亢奋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看来想要成为宇航员,绝非易事。
但周昊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一旦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就绝不会半途而废。
看到电脑任务栏右侧显示的时间,现在已经上午9点过,周昊躺回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叮叮叮。”急促的铃声将周昊从睡梦中唤醒,他迅速坐起来,用左手抹了抹把脸颊,让自己加快清醒,然后看向手机屏幕,原来是刘飞的号码。
大多数人非自然苏醒,特别是睡眠时间不足的时,都暂时会处于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遇到情绪控制力差的人还会发脾气,就是俗称的“起床气”。
当然,这对于周昊来说是不存在的,他睡眠质量非常好,而且入睡速度非常快,一般3~5分钟就睡着了,而且每天只需要睡2~3小时就能“满血复活”,科学界称之为“深度睡眠”。
这也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工作,成为老师和同学口中的学霸般的存在。
人的夜间睡眠,一般在7~8小时,又分5到6个周而复始的周期,每个睡眠周期约60分钟~90分钟。
根据睡眠中脑电波、肌电波及眼球活动的变化,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周期和快速眼动周期组成。
研究表明,占整个睡眠时间大约55%的浅睡期和轻睡期,对解除疲劳作用甚微,而只有进入深睡眠状态的中睡期、深睡期及快速眼动睡眠期,才对解除疲劳有较大作用。
因为在深睡眠状态下,大脑皮层细胞处于充分休息状态,这对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免疫抗病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种深度睡眠,只占绝大多数人整个睡眠时间的25%。
因此对睡眠好坏的评价,不能光看时间,更重要的是看质量,而两者兼顾的人却万中无一。
“别睡啦,快来食堂吃饭。”电话里传来刘飞那熟悉的声音。
周昊将手机从耳边拿到眼前一看,屏幕上显示时间为11点50分,回答道:“我洗帕脸就出发,食堂怎么走?”
刘飞稍加思索说:“这样,你出门左转,然后直走,穿过2道封闭门就会看见引导路标,跟着走就能到,我在食堂门口等你。”
“好的。”说罢,周昊随即挂掉电话,打开行李快速换了一身衣服,然后简单洗漱之后就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