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看看日影,下场走到主席台,双手抱拳禀报齐公:“禀报国主,天已过午,照这样比下去,三天也比试不完。虽然比武规则规定,一对一比试,但我有一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剑法,想向全场选手挑战,不知可否?”
“怎讲?”齐公问。
“是这样,一场定输赢。全场选手都可下场,每人发箭一支,我只一人在五丈或十丈圆圈内应对。当我不进剑法舞动后,可向我身上泼水一盆,每人可向我投箭一支,若我身上沾上一滴水或被射中一支箭,则算我输,任从捆绑处置。”
齐公暗思,一盆水怕不有亿万滴,三百多人就有三百多支箭,若想不着一滴一箭,神仙也做不到,到时杀剐存留可就我一句话了。想到此,他却假惺惺地说:“这样吧,我也不让你太吃亏。我与你打个赌如何?”
“赌什么?”
“若你输了,我治你欺君之罪;若你赢了,不但无罪,我还要满足你一个愿望或要求。”
范蠡暗喜,他马上答道:“君主之言,自然算数了,草民先行谢恩。”
齐公:“比试还没开始,比后再谢不迟。”
范蠡再不搭话,浑身收拾利落,单手提剑,走入圆圈内,立定姿式。随着值日官一声“开始!”范蠡立即施展开不进剑法(实际应称为飞羽剑法)。不进剑法最讲究速度快,眨眼之间,十招已过。这时就感觉到,围绕范蠡周围起了一股旋风,风势越转越快,越快越急。再看范蠡,已看不清,只见一团黑影。众人都看傻了。还是范蠡及时大喊一声:“泼水,投箭!”
负责泼水的选手,两手紧握木盆,向前一式“渔翁撒网式”,向范蠡头上泼去。众选手也惊醒过来,使尽全身力气,向范蠡身上投箭。这些选手都是练过武功之人,力大招准,每一箭射中都可穿胸透背。这时就见一盆水和三百多支箭,刚一要接触范蠡身体,便被宝剑搅动的强大气旋兜住,随着气旋向四面八方散去。这时却有三支箭由于大力气的催动,竟能穿破气旋,直向范蠡头上、胸部和臀部射来。可是,还没等射中,早被舞动的宝剑一削两截。
就在众选手堪堪射完手中箭的时侯,圈中黑影拔地而起,踩着人头,只三两步,早已跳出圈外,负剑而立。
齐公亲自走到圆圈处,但见十丈圆圈外一圈湿地,湿圈外断箭围成一圈,只有六截断箭飞出圈外。而十丈圆圈内无一点湿迹,无一枝断箭。再到范蠡面前身后查看,无一点湿迹,无一根断箭—衣服自然无一点破处。所有人惊呆了,神仙也做不到的事,而范蠡竟做到了。
齐公被范蠡的武功彻底折服,心生结纳之意。他上前握住范蠡手,将他请上主席台赐座。齐公开言道:“范先生真乃当世武功第一人。我曾有言:如范先生获胜,将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不知范先生有什么愿望,尽管当众提出,不管是要高官还是厚禄,我说话算数,必会满足于你,绝不食言。”
范蠡站起一揖言道:“既然纶音有准,草民不揣冒昧,就直言了:草民偶过泰山,心向往之,游兴大发,以竞技赢得山寨尊重,得以登泰山而观日出,并与山寨头领多有接触。方知他们并非打家劫舍,占山为王之辈,乃是被当地苟姓鲸吞耕地,无法生存,奋起反抗,占领泰山,自耕自食,从不扰民,从不主动向官府进攻。经我劝说,他们已表示,如遇合适地点生存,他们将主动下山,作一个老实农民。望国主赦免他们,任其自食其力,并宽宥我等冒昧之罪。”
齐公一听,偷偷瞧了苟布礼一眼,但见苟布礼面有怒色,心下暗喜:原来范蠡等虽系苟布礼引见,却并非苟布礼一伙,自己先前误会他们了。于是当场写下赦书,赦勉范蠡武殿臣一切不当之处,表彰他们忠君爱民之心,任其自觅生存之地。范蠡得了赦书,并附上自己书信,一并发往泰山。
这场比武也就此结束。当晚,齐公举行盛大筵会。筵席散后,齐公又单独留范蠡品茶,欲封其官职。范蠡谈了自己的志向抱负。齐公言道,齐自桓公以后,内部纷争不断,国力不能集中使用。虽有景公之明,晏婴手段,终不能恢复桓公之时盛况,何况当下朝政。言罢,颇为愁怅。范蠡知道,以齐公之智力胆魄,尚不如其父先君,自己在此,难有大的作为,便委婉告辞。
杨来铜等询问去向。范蠡说,文种先生邀请我们入越,我们何不顺路拜访孔老夫子故地,再折而南向?其时,孔子已仙游多年。他周游列国后,大志不得伸,乃归故国。他一边广收弟子,一边整理周游列国所收集来的资料,著述颇多。其中除史书外,多有论及治国方略,推行仁政,时人称呼其为夫子,在列国中影响甚广。
众人都是年青人,正是人生好动阶段,说走便走,短鞭一挥,又是平原地带,曲阜城早已在望。进城后也不必找人打听询问,只望人烟稠密,高墙大院处走去便是。只见府门门楼正面大书“孔府”二字,左边墙上有五个大字“仁义礼智信”,右边墙上大书“公侯伯子男”。四人下马,向院公报了自己名号,并申明参拜老先生之意。院公彬彬有礼,请四人少侯,待我禀过主公。过了有顷,还不见有人前来,杨来铜有些不耐,口出怨言。范蠡笑道:“孔府非比他处,最重礼节,不必急躁,耐心等待就是。”
果然,时间不长,就见院公陪着一位年青人,徐步走来。看样子这位年青人年令与大家相仿,却峨冠博带,衣着洁净整齐。院公向前几步引见说道:“这位就是我家主人。亲自前来欢迎诸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范蠡先生与其同伴。”
年青主人双手抱拳揖道:“小可孔俚,有幸得见诸位,请入厅献茶。”
范蠡恭敬道:“多谢孔俚先生!我等久慕老先生大名,渴望情殷,欲先拜祭,以表崇敬之情,而后讨茶,不知主人方便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