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局势,让远在长安的李渊倍感煎熬。
李渊很想说一句:好兄弟,你可千万别称帝啊,不然这三十万人可就真找到组织了……
618年1月22日,也就是洛阳之战结束后几天,李渊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任命李建成为左元帅,李世民为右元帅,带领10万大军前往东都救援。
李渊在长安城总共有20万的兵力,这其中还包括长安城的守卫,所以能够派出10万大军,已经算是主力倾巢而出了。
此时,李渊彻底架空了隋恭帝杨侑,禅让大典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在这个时间派遣主力大军前去洛阳,显然不是挽救大隋的江山……
李渊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王世充和李密经过上百次的交战,早已经人困马乏,将士们厌战情绪浓厚。此次大军出征,既可以彰显他对隋朝的忠心,也可以让那些观望的隋朝官员,或者找不到人生方向的起义军首领们对他产生好感。
不过,李渊最真实的想法,可能是想在李密和王世充之间扮演搅屎棍的角色,乘两位大佬互殴的时候,消耗他们的实力。王世充的败局就在眼前,如果李渊不在洛阳城外提前布置兵力,一旦李密占据东都,李渊就会和他展开最后的角逐,那将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超级战争!
让敌人开心,就是对自己残忍……
临行之前,李渊叫来了两个儿子,叮嘱道:李密这小子,虽然有点能耐,但要搞定东都,还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你们俩在路上尽情地磨蹭,行军越慢越好,到了东都,只管捡现成的便宜!
老爸的交代,必须铭记在心。
按照现在的距离来测量,长安和洛阳相隔400公里,按照古代的行军速度,一般可以达到每天40公里,如果是单纯的骑兵部队,可以达到每天70公里。不过,考虑到李建成兄弟有10万大军,辎重无数,而潼关也在唐军的手中,没有大规模的攻坚战,每天按照30公里来算,也就十多天的时间。
然而,兄弟俩带着10万大军,一路上游山玩水,好不惬意,一直到4月份,才磨磨蹭蹭,不情不愿地到达洛阳城西的芒华苑。唐军你好,你们是稀客,快请上座!
越王杨侗是正儿八经的东道主,按理说应该盛情款待一下,可他摸不清楚李建成等人的心思,因此并没有主动邀请他们进城防守。为了拉拢唐军,杨侗派了一位亲信使者前往唐军,稍微表达了一下善意,除此之外,还试探了一下,希望在合适的时机,唐军可以稍微教训一下李密。
李建成兄弟置之一笑,随后将使者打发回去……
李密,你也算是半个东道主,怎么也得表示一下?
据史料记载,李密打招呼的方式非常犀利,他派了一队骑兵前去骚扰,双方发生了小规模的交锋,互有胜负,也算是表达了一下重视!
有趣的是,李密和唐军的交锋,让越王杨侗产生了一种错觉:李建成是李密的敌人,李密也是我的敌人,那李建成岂不是我的盟友啊!
啊,原来他们真的是来救援东都的,苍天有眼呐!
快快快,快请进城。
杨侗在第一时间派遣出使者,盛情邀请李建成等人进城。
有时候,你觉得传递的是友情,可在别人的眼里,你是在挖坑埋人。
比如说杨侗,他确实是一番好意啊,让李建成进城,岂不是冒着做政治傀儡的风险吗,难道他还有能力害李建成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