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人群,喧闹,恐惧与激愤,来到开普敦市长潜心打理过的,精致,宁静又深幽的花园之中,就像是被从现实中剥离出来,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正是此刻的埃尔文最为需要的一点独处时间。
他已经没法继续去思考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以及后续他所有在那间酒馆里发现的事实。
在长廊的尽头,埃尔文止住了脚步,让自己依靠在粗大的,缠满青绿花藤的罗马柱上。低垂的藤蔓上开着不知名的淡红色花朵,随风轻轻亲吻着他的脸庞——曾经,他也以为德意志帝国就是那坚实,磐礡的石柱,而他与所有从学院中出身的同学都是那攀附其上的藤枝,奋勇向上,破除一切阻拦在自己面前的艰难险阻,为的是有一天这石柱能顶天立地的站于世界之巅,而所有的黑鹰之子都能骄傲地栖息于顶。这是他在学院一直被告诫的内容,这是他毕业后5年内为帝国,为陛下,几番出生入死时怀抱的信念。
但那都是谎言。
他抬头看着从长廊边缘流泻下来的月光,和着起起伏伏,仿佛喝醉了一般的鸟鸣虫嗡,喷泉在粗糙的砂石边缘敲击出的淅淅沥沥的响声,使得那光线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在他如同波浪般在他眼前起伏,恍若在指挥花园中的这一场小小的,低沉悦耳的音乐会,伴随着这朦胧银光,这弥漫音色的,是他在脑海中一个个回想着那些与他同在学院中受训了十年的伙伴们,他回忆的不是那些几天一变的面孔,声音,口音,体型,而是当他们在黑暗中悄悄聚集,手拉着手,挨个挨个说出自己名字时的语气——那个自杀的年轻人是否就曾经站在他的身边,他们的双手是否就曾经紧紧拉着,汗津津的掌心相互摩挲着,几乎都能从鼓动的皮肤里感受到彼此的心跳?
他们之所以能被选中前往学院训练,是因为除了彼此,外面的世界里不会有任何人思念他们,关心他们,在他们无声无息地死去以后还能记得他们。男孩们在静悄悄,黑漆漆的深夜里小声地分享过彼此的故事——孤儿,妓|女的儿子,私生子,流浪儿,弃孩,乞丐,疯婆娘的儿子,每个人的身世都悲惨而凄厉,书写在这个世界拒绝望向的角落。因此,无论学院怎样努力地掐灭萌芽在男孩们之间的友谊,怎样努力使他们在其他人心中只是一个没有面孔,没有性格,没有灵魂的幻影,这些男孩们仍然成为了彼此唯一的家人,仍然会在黑暗中握紧彼此的手,低声呢喃着自己的真名,仍然在被分派了暗杀任务后,情愿将毒刃刺入自己的皮肉,也不愿转向对方。
“记住我,请记住我。这样我就能永远地活在你的记忆之中。”
这是他们每个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胜过自己的名字,因为都知道自己将来有一天可能会悄无声息地死去,没有葬礼,没有牧师替自己祈祷赎罪,没有坟墓,没有荣誉的证明,也没有人生的记录,因为这本该就是他们人生的最终命运,无论是否最终进入了学院,被世界遗忘的人,甚至不值得死去,只会消失。
“是的,你会永远活在我的记忆中,即便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彼此究竟是谁。”
埃尔文轻声说着,捻下了那朵淡红色的花朵,深深地在唇边一吻。他松开了手指,于是温暖的南风就地在他嘴角带走了片片仿佛染血般的花瓣,卷着它们迅速地向远方飞去,如同生命在幽暗中诞生般,回到了幽暗中去。
“山鹰栖于黑暗,而深渊之上,有阿尔卑斯的众子,无畏地凌越,云栈轻横。”
*
直到快走到埃尔文·布莱克的身边,康斯薇露才意识到,倘若她不声不响地就这么突然发出声音,只怕会将对方吓一大跳,立刻转过身来查看,如此不仅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不好继续接下来的对话。
尽管,她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说些什么。
也许是太久没有和伊莎贝拉以外的活人交流,而伊莎贝拉又是那么一个充满活力,永远喋喋不休的话痨,康斯薇露发觉自己与他人搭话的技能似乎已经退步到了连一个乡下村妇都不如的地步——她该用“晚上好”开场吗?亦或者是“这是个不错的夜晚”?她的确想表达出自己的关切,却又不想让对方误会自己的意思。毕竟,不管怎么说,她如今顶着的这个身份都是一个已婚妇人。
于是,康斯薇露就静悄悄地站在罗马柱的另一边,长廊的下方,茂密的满天星花丛中,聆听着那悲伤的年轻人念完了一整节荷尔德林的诗歌,她并不知道那是为了什么,只是直觉他似乎在为什么默哀。就像在他今天从码头消失的短短一会间,他就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视的事物般。
她没有想到一个苏格兰人竟然能说出如此之流利的德语,每一个音节都恰到好处地踩在低沉嗓音的喉头深处,每一处的停顿都恰到好处,那抑扬顿挫的美感分毫不落,几乎都让康斯薇露听得入了迷。即便埃尔文·布莱克的诵读已经结束了许久,她都仍然站在原地,不忍离去,因他那悦耳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仿佛仍在花丛间回响着——但那也许只是某个虫子一家用自己的触须哼鸣在应和着他罢了。
兴许她该离开。康斯薇露思忖着。把这个夜晚留给他独自享用——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那都已经超过了她如今与埃尔文·布莱克所建立的关系能打听的范围,甚至给了她一种仿佛在窥探他人**的感觉。于是她转过身,准备去找伊莎贝拉。然而刹那间她的手指拂过长廊边缘装饰的马赛克碎砖,就听见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响起,一块松动的砖头砸在满天星树丛的花圃边上,成了带着点点七彩闪光的玻璃片。
“是谁?”
埃尔文·布莱克警觉的声音登时响了起来,还在惊疑地看着自己的手指,困惑于是否自己撬动了那砖块落下的康斯薇露只得慌慌张张地应了一声——
“是我,布莱克先生。”
这似乎已经成了他们每一次谈话必然要经历的开场。
*
“公爵夫人?”
听见那熟悉的,像是突然被惊动的沼泽云雀展翅飞去时的细微声响般的回答,埃尔文·布莱克不禁感到了几分愕然,转瞬间,他原本就已经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警觉登时在他脑海里撞响了警铃——为什么这个女人每一次都能恰到好处地在这种时候找到自己,她会不会是帝国安插在自己身旁,监视自己的另一位间谍?即便不是,她是否发现了什么端倪,想要从自己身上探查出什么。也许他应该——
手指轻轻抚上了藏在外套内侧口袋里的匕首,那是他从那自杀的年轻人手中收下的,用以纪念他的事物。即便公爵夫人出现在这里纯属偶然,他也不知道自己适才说出的话究竟被她听到了多少,会不会引起她的怀疑,也许斩草除根才是如今最好的做法——
但他的手指迟疑了,明明只要在一秒之内,他就能迅速抽出刀刃,向下方茂密的树丛里声音发出的地方甩去,哪怕公爵夫人实际上是一个训练有素,身手矫健的间谍,怕也是难以逃过这突如其来的一击。
可他却发觉自己无法这么去做。
倘若这是来自于穆勒少校的命令,那他会毫不犹豫地执行,但问题就出在这儿——
他已经不在命令之下了。
尽管从未去过阿贝泰隆第三分部在欧洲大陆以外的联络处,埃尔文至少也知道一个联络处不该有的模样是什么——空空荡荡,没有电话,没有电报机,没有第二个人驻守在这儿,除了招牌上那朵蓝色矢车菊以外,一切阿贝泰隆第三分部成员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全都被抹灭得干干净净。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因为他知道这个联络部的存在,这个酒馆便被放弃了,阿贝泰隆第三分部不能冒着一个已经上了刺杀名单的间谍知道自己联络部的地址;至于那个杀手,恐怕即便自己没有送上门去,他也会在迟些时候前来开普敦市长的府上刺杀自己。学院恐怕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培育出的学员竟然会在私下交换真正的姓名,因此阿贝泰隆第二分部毫无顾虑地给了杀手自己的真名,只是马克西米利安实在是一个太常见的名字,甚至有可能只是一个假名,因此那年轻人怎么也想不到彼马克西米利安就是此马克西米利安,直到他们对上,而埃尔文从他的身手中认出了他的来历。
学院只是一个试验性的项目,被选进的学员只有他们那一批,人数并不太多,一毕业便被阿贝泰隆三个分部瓜分干净了。第一分部的工作是破坏,譬如在国外阻挠竞选,挑起动乱等,都是属于第一分部的工作;第二分部的工作则是暗杀,而唯有那些在校成绩异常出色的学员才能被分配去人数最少,最精英的第三分部,作为情报采集人员被分派到不同的国家。在前往英国以前,埃尔文一直在俄国活动,法俄将要联盟的情报,就是由他收集到的。
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明白,阿贝泰隆方面要派出一名杀手铲除自己。
而他下定决心要知道原因。
24小时后,恐怕阿贝泰隆方面就该发现自己派出的杀手没有回报,从而推断出杀手的任务已经失败了。在那之前,他就必须销声匿迹地离开开普敦,如果必要的话,放弃埃尔文·布莱克这个身份也也无妨,开普敦的联络处也许被放弃了,但是他知道阿贝泰隆第三分部在其他的南非城市中还设有联络部,除非帝国愿意为了他这么一个弃子将自己的情报网从整个南非殖民地全部撤走,否则的话,他迟早都能找到一个还在运作的联络部,并借此联系上穆勒少校。
但在那之前,他是谁?他又为了谁而杀人呢?
“对不起,布莱克先生,我本不打算惊扰你的——只是那马赛克砖——Anyway,我只是想要——没什么,我只是真的很抱歉,布莱克先生,我能看得出你今晚的心情十分低落,我这就准备离开——”
带着一点不必要的惊慌,一连串的道歉从公爵夫人的口中迅速蹦了出来,仿佛她并不是那高高在上的贵族,而是一个犯了错的小女孩般。埃尔文那身经百训的耳朵能听得出她是真心的,不仅仅是真情实意地为打扰了自己而感到抱歉,甚至就连那她语气中透出那深深的关切与慰意,也是真诚的,她甚至没有隐瞒听到了自己念诵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