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一直和他说的什么体验派,方法派,其实都斯坦尼斯的体系,可是表现派却独树一帜,完全是不同的一种表演理论。
这一下子就把周瑾吸引住了。
简单来说,体验派就是演员从身体到灵魂,要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
打比方说,演个悲伤的情绪,体验派就是完全地放开身心,去感受角色的情绪,然后哭出来。
最典型的就是巩丽和张子怡。
这种方法,入戏快,可是出戏就难了,而且对演员伤害很大。
所以在此基础之上,又补充了一种新的理论,也就是方法派,用来帮助演员进入角色。
在演悲伤情绪的时候,可以想一些别的难过的事情,用这种情绪来替代角色的情绪。
如果一个演员经验足够丰富的话,那他完全可以储存足够多的情绪,胜任绝大多数角色。
国内的一些优秀的演员,如徐振、黄博、大漂亮,基本都是这个路数。
而表现派就比较吊了,这一派认为表演的精髓,在于表现,而不是合一。
所以演员不需要代入自己的情绪,而是要观察和模仿,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演技。
在演悲伤情绪的时候,演员脸上可能在悲伤,可是内心不仅毫无波动,甚至特么还想笑。
这一点,在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看来,不就是糊弄人嘛。
他们更多的是,讲究个不疯魔,不成活,说哭就真的得哭。
连方法派的替换情绪,都不受人待见,就更别提表现派了。
所以,表现派在国内就成了歪路子。
而且表现派还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所以练的人极少。
在国内集大成者,也只有冯源征一人而已。
当周瑾看完这些的时候,心里无限感慨,话到嘴边,只剩一句,卧槽。
他猛然发现,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压根不会演戏,老郑头指点他要多观察。
于是他就无师自通的,学会了观察和模仿。
在表演前,先想好动作和表情,然后演的时候照做就是了。
可是因为经验不够,对身体和面部表情的控制不足,演什么都透着虚。
后来,演常胤的时候,因为和宋阳厮混得多了,老说什么要投入角色。
于是周瑾又一次地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情绪替换。
我体会不了常胤的情绪,我拿自己的情绪来替代总行了吧。
还是先想好表情和动作,在遇到情绪比较激烈的时候,就找找对应的经历去代替。
那个时候,他的演技总算是从空中,落到了实地。
就在周瑾开始沾沾自喜的时候,他又遇到了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