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刚刚这一通分析完毕,杨乐才觉得,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或许努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
晚上在医院给姥姥喂完饭,余徽晓和杨乐准备回家。
短暂的喜极而泣过后,现在的余徽晓和杨乐,都长松了一口气。
一个,为了姥姥能好转而开心。
另一个,为了余徽晓开心而开心。
天空很晴朗,月明星稀,即使是晚上,也是让人赏心悦目的深蓝色。
余徽晓第一次在马路上,说了很多话。从小时候因为晚回家被姥姥教训,到姥姥第一次给她开家长会被人笑话,再到后来她上了大学,姥姥来学校看她,给她带了最好吃的油炸糯米团子。
“那是炸糕!”杨乐打断他。他知道余徽晓姥姥是天津人,碰巧他小时候跟着爸爸出去开会,去过一趟天津,还记得那种小吃。
余徽晓原地想了一会,好像确实是叫炸糕。她没去过天津,姥姥也很多年没回去过了,从小吃过的炸糕,都是姥姥自己做的。
“你现在想吃吗?”杨乐问。
“这边哪有啊?”余徽晓不相信。
杨乐拿出手机查了一会,还真查到一家津门小饭馆,不过距离他们所在的位置,还要13公里,方向跟家正相反。
余徽晓看了一眼手机地图,再看了眼时间,有点想放弃。
如果没有实验,她十一点前一定会睡觉的,但现在这个距离,来回一趟,回家都得十一点以后了。
杨乐看她犹豫,讨好地笑了一下,“走嘛,买了明天当早餐。反正你明天也不去学校,可以多睡一会。”
“那你准备早饭?”余徽晓试探地问了一句。
“嗯,我准备!”杨乐乖巧地说。
“我能信得过你吗?”余徽晓想起那晚差点炸厨房的杨乐,面露嫌弃。
“人都是会进步的嘛,余徽晓同学,你能不能稍微,用一点点发展的眼光,看看我。”杨乐皱眉。
“好好好,你好好发展,希望十年之后我能吃上你做的,稍微能吃一点的早餐吧!”余徽晓说完想了想,“不过十年后还能不能找到你就不一定了。”
“为什么?”杨乐偏头看了她一眼。
余徽晓看着天空,走在人行道上,稍微靠里一点,避开盲道。身边的冬青绿化带茂盛地生长着,生机勃勃的夏日,在万物生灵的努力下蠢蠢欲动。
余徽晓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虽然她很喜欢计划眼前,但好像很讨厌畅想未来。
“十年后你早都毕业了。话说你毕业后,是想出国,还是留国内啊?”杨乐问。
这个问题换作四年前的余徽晓,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出国”。
但是现在想到姥姥的病,想到自己在国内的编剧事业,再想到不成气候的倒霉课题,余徽晓稍微有点犹豫。
她不说话,杨乐也不觉得尴尬。
杨乐本来就话多,最擅长的就是一个人聒噪。
“我觉得你要是想出国,就出呗。国外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科研资源,搞研究的话,出国有好处。”杨乐对此很了解,他爸就是从国外回来再做博导的。
“可是我在国内,嗯,还有点事……”余徽晓不想跟他说自己做编剧的事,只能粗略概括成这样。
“有我啊。我帮你。”杨乐答应的倒是干脆。
“你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