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正是俞元白那些同窗,跟在俞竹身边磨砺了三年,封了官,正是特别想为民做事的时候,朝中被影响得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那些被留下来的旧臣,看他们这么卷,为了不被陛下边缘化,也只能被迫卷起来,一时间对百姓好的政策一条条
往下实施。
什么为庆祝陛下登基,免收三年赋税,什么按人口分地,什么朝廷派发良种,什么十三岁以下孩子必须去朝廷建立的免费学堂念书,接受教育啦,等等政策在夏朝各地下发。
本来养不起女儿,要给别人家当童养媳,或者卖去当丫鬟的人家,就冲着女孩也能分地这一条。
马不停蹄的去给女儿入了户籍,乐呵呵的拿着条子去分地去了。
哪里还会说女儿是什么赔钱货,这明明跟儿子一样,是块金疙瘩啊。
在这种大荒年,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俞竹也是知道的,所以她充分发挥头顶的光环。
时不时去哪里踏个青,狩个猎,发现发展什么土豆红薯棉花之类的,又在寒冬觉得冷,突发奇想的往衣服里塞棉花,发现可抵御寒冬的神物。
短短几年间,百姓的生活质量高了,有了产量高的土豆和红薯,再也没有饿死的人。
他们还跟着朝廷的人学习用土豆和红薯做什么副食品,卖去别处,能赚不少钱,让家里平日里也吃得上肉了。
百姓以前只管自己有没有饭吃,会不会饿死,不会在意谁当皇帝,但俞竹当皇帝能让他们的日子变得这么好,他们哪能有不拥护,不感激的。
而且国家的大boss就是女子,百姓上行下效,对自家能多分两块地的女儿也开始上心了。
再也不是家中默认家务活都是女人和女娃干,慢慢的男人和男娃也帮忙干活了。
而百姓普及了知识,不再愚昧无知,有了自己的观点,加上生活稳定又幸福,不会受人随便挑拨就要造反,夏朝每处都安定太平,再也没有发生过大乱。
夏朝百姓日子过得好,惹了邻国眼红,尤其是出口他们国家的东西多了,把他们的钱都赚走了,他们不甘心啊。
这一不甘心,又眼馋夏朝的农业还有棉花的资源,想着夏朝人都跑去当柔弱的书生去了,能打仗的肯定少啊,这一想就带着兵要开打了。
他们这显然是想得太多,是普及读书,又不是教书呆子,什么骑射如何打赢对方阵营的课还是上的好吗?
大家的身体素质贼好,还不是只会无脑的打仗,要是国家需要,可以全民皆兵,哪里会是任人宰割的。
所以这些人一上战场,由俞元驹带领的兵自然而然的取得胜利了,直把邻国打得叫妈妈,屁股尿流的跑回国去了,再不敢小看了夏朝人。
人比他们日子过得好,打仗还比他们厉害,这还玩什么啊,咬手绢jpg。
等俞元驹带着兵回京城,还没等俞竹奖赏就跪下请罪,说是没上报庞金莺去行军打仗的事,自认受罚后。
俞竹这才知道,将军府这个真千金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连真刀实枪的战场都敢去,有点东西。
但俞元驹没有上报,还有庞金莺私自上战场是事实,即使打赢了,也不能抵消这错误,两人该罚。
被罚过后,庞金莺进宫觐见了俞竹,几个月后去了军营。
庞金莺也不知道怎么说通了大将军,后来也没说过什么话,只是很干脆的交出了兵权,当了个退休带孙的老头。
直到一年后,庞金莺当上了副将,跟俞元驹一起率领军队把某国打得签下几十年的投降书,一举成名后,才得意的在老朋友的寿宴上说起这个让他骄傲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