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周泰可懒得管这些,次日早早地收拾好行李就往火车站赶。
年后虽然老大过来了城里,彼此书信也不间断,不过老大还是让他有时间回去看看,周家的根就在周家村。
所性周泰也给回了一封信,说是最近准备回老家一趟。
本来还想买点东西带回去的,但是想着一个人在车上带那么多东西实在费力,就零零碎碎买了一些大人孩子的东西。
这年头还是绿皮火车,在外面闻着味就头大,声音也很闹人。
车厢里就好多了,也没那么多乘客。
现在去哪里都要介绍信,介绍信就相当于个人的身份证,没这东西哪你都去不了。
而介绍信制度直到84年了实施身份证制度了才逐步取消。
所以这年头距离远点的走亲戚真的很少,再加上建国初期百废俱兴,生产任务重,大家也没那个时间出门探亲。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踏出过自己所在的小镇。
火车上一般乘客都不多,不是赶上春节火车站其实没什么人远出,主要是公务出行还有极少数走商的。
周泰上车后就开始闭目休息起来,听着车窗外轰隆轰隆的声音沉沉地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列车员的声音叫醒了周泰。
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望着窗外,好像已经到站了。
随即揉了揉脸,提着行李袋,慢慢走出车站。
今晚就在郑州休息,明天去汽车站买上回县里的车票,下午就能回村了。
这也是周泰不愿回家的原因,实在是路途遥远,一路都需要转车,自个又没个四轮,想拖点什么东西也很不方便。
第二天周泰又慌着搭车回县里,又在县里找个车转到镇上,最后在镇上找了个牛车才成功的踏上了最后一段归程。
把四个绿色大行李袋放到车上,周泰散了烟,坐在车兜里,看着来往的忙碌的人群,听着蹄子在石板路上的踏踏声,心满意足地靠在袋子上,眯着眼静静地感受真难得的时光。
出了城,放眼望去全是农家地,绿油油的一片。
等到村上的时候,周泰已经感觉身上都快散架了。
一路的颠簸和飞扬的灰尘,一开始的惬意心情全部没了。
看到陌生的人来到村里,路边歇息的人都议论起来。
“这不是周直家兄弟嘛?”
“听说现在城里吃公粮,怎么回来啦?”
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周泰也不好再坐车,只得给了钱,下来腿着。
虽然没有众人的面,不过周泰根据原身记忆还是一一叫了出来。
“大爷,根叔,四哥,小毛···”
知道是周家的大能人回来了,一众亲戚也是拥着上前打招呼,要么帮着提行李,要么朝前带路。
腿快点的都已经赶到周直家报信了。
知道是自家兄弟回来了,周直也是开心地走出门去接,还吩咐自家媳妇把笼子里的公鸡杀了。
人群一直围到两兄弟回到家门口,周泰把兜里的烟都散了出去,一包糖也全部给了孩子们,大家嘻嘻打闹着这才慢慢散去。
篱笆门口,大嫂翠兰带着两个侄子侄女守在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