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巨浪是哪把枪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最重要的是,经过这场海战,协约国认识到,要想击败大明帝国并不容易。如果战争拖延下去,让大明帝国缓过气来的话,局面将更加复杂。

同样的,大明帝国也认识到,要想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不容易。

实际上,战争打到这个时候,交战双方几乎都坚持不下去了。

同月,俄罗斯宣布退出战争,并且与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单方面媾和。

三个月之后,也就在与俄罗斯正式签署了停战协议之后,奥匈帝国爆发革命,新上台的政府宣布战败,随即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数个国家。

十月,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宣布停战。

同月,奥斯曼帝国宣布战败,并且退出战争。

到此,同盟国集团只剩下了大明帝国。只是,协约国集团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除了最先战败的俄罗斯之外,法国已经筋疲力尽,且法国海军实力弱小,对大明帝国无法构成威胁。

西班牙,意大利的情况与法国差不多,就算国内情况稍微好一点,也难以派兵远征。

英国也在勉强支持,毕竟英国的海军舰队并没有被打垮,而且英国是协约国集团的“龙头老大”,在大明帝国宣布战败之前,英国没有任何理由退出战争。

日本的情况比英国好不了多少。“与论岛海战”让日本人见识到了大明帝国海军的实力,“爪哇海战”更是让日本海军认识到了巨大的差距。最重要的是,日本是新兴工业国,其国内基础并不厚实,长期的战争对日本的影响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得多。更何况,日本联合舰队只是太平洋上最弱小的舰队。

唯一能够坚持的只有美国,可是美国并不愿意为协约国集团的其他国家火中取栗。

说白了,关键就在谁是协约国集团“盟主”的问题上。

英国是协约国集团的发起国,而且在战争中的贡献最大,自然认为自己是协约国集团的“老大”。可是美国此时的实力远超过了英国,而且在战争中的投入也超过了英国,还是唯一能够在太平洋上对抗大明帝国的成员国,自然认为自己才有资格成为协约国的“老大”。

在其他成员国都表示无力进行远征,而英国又不愿意出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美国为什么要单独与大明帝国对抗?

即便战胜了大明帝国,最终得到好处的还是其他国家。

如此一来,在德国宣布停战后,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当然,大明帝国也没有别的选择。

此时已经不是两百多年前了,就算大明帝国的综合国力仍然世界第一,也难以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协约国集团。

明历五百五十一年(公元1919年),十二月底,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交战双方代表在巴黎签署了《巴黎停战协议》,并且于次日正式开始了和平谈判。

到此,持续了五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只是,战争的阴影并未就此散去。

谁都知道,《巴黎停战协约》只是一份临时停战协约,即便能够签署具有永久效力的和平条约,只要世界利益分配不均,只要有人窥探世界霸主的宝座,只要还有国家妄图超越大明帝国,控制整个世界,战争就不会离去。

一份纸面协议,就如同一片安眠药一样,只是让战争这头怪兽暂时睡去。随着药效消失,当怪兽醒来的时候,世界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可是,谁又能够预测未来呢?

第一卷 民族脊梁 第一章 … 山雨欲来

夏日的狮城炎热而潮湿,即便不时有阵阵海风吹过,大街上仍然人迹寥寥。

当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返航途径这里的时候,因为看管不严,木骨都束酋长献给帝国皇帝的两头狮子冲破了兽笼,来到了码头上。后来,郑和下令在码头外,也就是擒获狮子的地方竖立了一座石狮雕像。

从此以后,这座位于马六甲海峡南端的岛屿,帝国第一块海外领地有了现在的名字。

与五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相比,当年那座为远航舰队提供停靠港湾,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小城市已经发展成了一座人口超过百万,拥有船舶建造与修理,钢铁冶炼,橡胶生产,化工,纺织等众多工厂,扼守着南洋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并且拥有南洋地区最大的深水良港,为帝国海军南洋舰队母港的大型海港城市。

港口北面,淡申水库南岸,那座由青色花岗岩建造的古堡是狮城历史最悠久的堡垒。

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帝国总督府,现在则是帝国设在狮城的行政中心。

作为帝国的海外行省,狮城拥有“直辖市”的地位。也就是说,狮城由帝国内阁政府直接管理。一般情况下,由帝国内阁内务部的一名副相担任狮城总督,并且常驻狮城,负责处理当地的行政事务。

成为南洋舰队母港之后,在总督之外,南洋舰队司令也具有管辖权。

也就是说,狮城施行的是军政一体化管理模式,总督负责行政,南洋舰队司令负责安全与防卫。虽然狮城行政中心,即那座年代久远的古堡内设有南洋舰队司令官的办公室,以及相应的办公机构,但是一般情况下,舰队司令都在舰队司令部,即港口东面的勿洛处理日常事务,很少到这边来。

今天却不一样,一大早,帝国南洋舰队司令官江洪波上将就来到了行政中心。

随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帝国外交大臣马颖焕,帝国国防大臣陈嗣海,以及帝国海军总司令陈锦宽元帅。

值得一提的是,陈嗣海与陈锦宽为同族远房堂亲,两人的直系先祖都是帝国海军名将陈渊洋,其中陈嗣海为陈渊洋长子陈步渠的后代,陈锦宽则是陈渊洋三子陈步洪的后代。从辈分上算,陈锦宽还是陈嗣海的远房堂叔呢。从曾祖父那辈开始,陈嗣海这一脉就弃军从政,祖上有三人出任帝国内阁大臣,其中陈锦洪,也就是陈嗣海的叔父还担任了帝国内阁次辅。陈锦宽这一脉则一直在海军中服役,祖上八代中,共诞生了三十四名海军将领,除他之外,还有五人曾经出任海军总司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