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
消息很快传开,不多时贺拙年便来求见,自愿带兵前去搭救太子。
所有人都知道他这是骑虎难下,他带兵去营救极有可能送羊入虎口有去无回,非但太子救不回,可能还会加重晁国的损失。是以他请缨过后,来皇帝闭口不言,久久不能下旨。
见此状,贺拙年斗胆向皇帝提议:“臣虽有一腔报国热血,也有十分自知之明……臣想向皇上举荐一人前往边疆,胜算可增。”
老皇和姜赞、楚战都瞪大了眼睛看他。
“此人此刻正在偏殿候旨,皇上一看便知。”
像抓到了救命稻草,程盛郎即刻便宣来人觐见,竟是大将军之子,孟昭离。
接到家书之后孟昭离便知边疆绝不仅仅只是荣霜失踪这一件事,凛风去找了贺拙年打听朝中大事,两边一碰头,孟昭离如何也放心不下父亲,求贺拙年帮自己请兵,他要亲自去就父亲!
这岂不是比让贺拙年带兵更不靠谱?!
最初,皇帝和在场的众臣都是这么想的。
这是程盛郎第二次正式的见到他,上一次,老皇帝被老宰相摆了一道,见他而念及亲子,恩准了孟华州回京。后来太子打了胜仗,老皇帝别提多高兴了!
谁能料到再次相见,你的父亲和我的儿子,都到了生死一线的地步!
老皇帝面对他,心情十分复杂!
“家父自小~便指导罪臣行军打仗之法,罪臣从未上过战场,不敢妄自宣称自己善于用兵。只当此国难之际,罪臣愿请兵前往边境,与家父汇合,抢回国土,救回太子。”孟昭离跪在地上说道。
即使他口口声声自称罪臣,老皇帝依旧面无表情,只瞪着双目深深的看他。哪怕他始终低着头,也能感到灼灼的目光,像两道无形的火束烤着他的背。
但是同时,老皇帝心中被他的话点醒:真是急糊涂了,被俘的是太子不是孟华州,边境又不是没有了主帅!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派去强有力的后援支持孟华州,让他可以稳住边疆就会太子。
那么相对刚刚也请缨过的贺拙年,显然将军之子更加合适。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孟家又刚刚失去主母,父子二人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孟昭离救父心切,孟华州何尝不是胡子心切?
退一万步程盛郎也不担心孟华州会有反心,所以他根本不用顾忌这对父子会釜底抽薪。相反孟昭离前去支援的话只会事半功倍!于是,他眯起了眼睛。
京兆尹和孟昭离一同跪着,一同担心着,没有注意老皇帝的变化。
国师和宰相倒是一直在一旁观察着,姜赞见皇帝有些松动,便顺着说了些支持孟昭离上战场的场面话。
程盛郎不言,看向楚战。
楚战轻吸一口气,跪在孟昭离另一侧:“臣附议。将军父子上阵,对边疆气势也是一种激励!”
老皇帝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就这样,孟昭离被封为平北大将军,带着救兵和粮草前往北境协助护国大将军对抗浑夷。
同时携带的,还有皇帝给孟华州的一封密旨,非大将军本人不可打开阅读。
因这一次是救援,皇帝征收了帝都中所有可征收的王公贵族豢养的马匹,加速行军赶往边境。
大军可以说是日夜兼程,心中虽焦急万分,孟昭离却不敢使兵士们过于疲惫,每日还是会轮流着尽量让每个人休息两到三个时辰,可人不歇马也要歇,这样大军走了接近一个月的时候,终于来到边境的咸山附近。
接近边境,他便开始派探子在大军前方打探了。这日探子回报,浑夷在参城外不足百里出扎营,大将军领兵倚仗天险镇守,已不知守了多少天。
问可见凛风和荣霜,则没有任何消息。
大军抵达参城还需要几天,探子不断来往报信。孟华州得知是自己儿子来缘,拳头狠狠砸在城墙上,心道:既然如此,我父子同心,哪怕都在咸山殉国,也算是功德圆满,待到了地下也能一家团圆了!
拔~出佩剑,跳上城墙,指挥兵士将箭矢沾了火油射向浑夷来攻的军队,再一次挡住进攻,并迫使浑夷大军后退五十里扎营,晁国大军苟延残喘中兀自坚挺!
孟昭离听完探子的汇报,决定兵分两路,派一队精悍骑兵护送粮草从晁国后境入城。自己则带领大部分步兵和余下的骑兵绕到浑夷营帐后方,同时给父亲送信,待粮草进城,两边便同时发动进攻。
他带兵绕到浑夷营帐附近,埋伏在林中等待信号。
于是隔日凌晨,浑夷军还在梦中,岗哨也最困乏之际,窜天的信号响起时,孟华州如从天而降般忽然出现,孟昭离同时从林中带兵冲出,打的浑夷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