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后的时间里,顾晨又同他的妻子有了两个儿子,一家五口让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活得很小心。”
“小心到什么程度呢?”
“大家看这里,他女儿顾舒宁,在她的自传上有段是这么描述的,各位自已感受一下哈。”
“犹记七岁生辰邻家送礼,礼共有长命锁两枚,糕点两盒银制,父不肯收,并言钱一贯以上不能收。
为不负邻家好意相赠,父当面将糕点一一掰碎查看以后,方捻起一小块送至吾手中品尝……”
顾晨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笑这么小的事这孩子都记得,他那时候不是怕点心有东西吗?
可是等他笑到一半的时候,他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因为舒宁丫头并没有活过自已,她比比自已提前走了两年,所幸老二是在他死后第二个月才走的。
他不想去回忆自已那两年咋过的,他只知道很痛苦很痛苦,不管当时舒宁的年纪如何算高寿。
可在顾晨的心里她永远是孩子,是伏在他膝前撒娇要糖吃的小丫头,是婚受了委屈回家哭的女儿。
曾棨是喝酒把自已喝死的,走的时候才五十出头的年纪,朱雄英也不是个长命的孩子。
身边没有个老伴的陪同,顾晨想想也是觉得难受。
好在她也算是完成了梦想,死后被朱文奎追赠正三品太仆寺卿,谥号仁献,后人尊称她为明献夫人。
认为她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女学的兴起还有后来的妇女解放,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顾晨和太子朱标的关系特别好,虽然有人抹黑说他和朱标有事儿,但博主个人认为这是纯纯的抹黑。”
“朱标是朱元璋的好大儿,朱元璋一直很坚定地认为,皇帝之位就是朱标的,所以一直很注重培养朱标。”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朱元璋想迁都但不知道想迁哪里去,选来选去觉得西安比较好。”
“这时候有人跟朱元璋告状,说他那个二儿子不做人在封地上胡作非为,那朱元璋就说。”
“老大,你去西安瞅瞅适合建都,顺便再瞅瞅你弟吧。”
“这次随行名单顾晨赫然在列,宫廷里的内史记载顾晨日夜相随,携神医萧九贤与太子朱标同吃同住……”
许多人在抹黑他俩关系的时候,就是说顾晨在南巡路上和朱标同吃同住,所以坚定认为他们俩有事。
他们选择性地眼瞎,把与前面的携神医萧九贤六个字全当没有看见,只说他们愿意相信的。
对此顾晨也很是无奈,他又不能穿过手机屏幕把论坛后面的网友打一顿,忍着呗还能咋滴?
“从这以后在朱标的心里,顾晨便成了最亲近信任之臣,他接受了顾晨的建议劝他爹定都北平。”
“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老了,他和李家的帝王不同的是,他巴不得赶紧退位给好大儿朱标。”
“权力交接顾晨的权力也就更大,所以他对朱元璋的恐惧开始减少,到了这里才是他大力改革的时候。”
“这就是顾晨的第三个阶段,他的人生从朱元璋逝世后开始无敌,什么小心翼翼夹着屁股做人的曾经通通不存在。”
“他开始大举开始动官绅们的蛋糕,逼着他们拿出钱来给徭役发工资,从此给官员、还有地主免费干活的事儿不复存在。”
“他废除了官绅集团的许多福利,为底层百姓争取了许多好处,还利用科举制度达到南北矛盾缓。”
“扼制了大明商人个草原走私,大力限制了草原的发展,为他家老二后来带着朱标的老三,打穿草原和大明统一蒙古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