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低于海平面气压高还是低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法国的许多著名的建筑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塔和凯旋门,都围绕在塞纳河两岸,感觉像在图画中穿行,平日里如果在黄昏时分,就可以欣赏到斜阳下巴黎的温情与浪漫,而在雪中则让你感受到巴黎的清冽与冷艳。精美的建筑在河面投下倒影,被河水荡漾起万种风情。当船行过巴黎圣母院时,我们都激动万分,熟人!这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建筑了,虽然我知道它在巴黎名气并不算很大。

闪光的塞纳河天长地久,默默无语。它像一位荣辱不惊的老人,目睹着巴黎的光荣与屈辱、美丽与哀愁、快乐与悲伤,生生不息、酣畅淋漓。船上有好几个可爱的洋娃娃,其中一个叫苏西的小女孩儿,金发碧眼活像个芭比娃娃,她的妈妈曾去过上海,她说上海像巴黎一样美,我一下子就和她们亲近起来。苏西不时对我露出粉红的小脸,冲我挤眉弄眼,分别是在勾引我。我征得家长同意后,想为她拍张相片,我举起相机,小苏西就露出甜美的微笑,一副很配合的样子,每每在我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她就飞快地把小脸藏起来,我屡试屡败,原来这小宝贝是在故意捉弄我呢,她总能抓住关键的一秒,让我每次都只能拍到她的后脑勺。妈妈也亲自上阵,骗她看这里看那里,还是骗不住她,小宝贝对自己的胜利很得意,笑得前仰后合,一边继续给我抛媚眼儿。我就不信我还收拾不了你了,等着,看谁笑到最后!而这时暮色降临,沿岸华灯齐放,河水反射点点金光,雪中的塞纳河换上了浓妆,闪亮登场,两岸的建筑物和桥梁被璀璨的灯光装饰得美轮美奂,像梦幻般在河面上造出了另一个迷人的都会。而埃菲尔铁塔突然大放光明,像是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其间有无数射灯不停闪烁,闪烁出惊人的光辉,简直美得不像话,一时间闪光灯此起彼伏,欢呼一浪接一浪,我们迎来了最灿烂的巴黎之夜!小苏西也被这个美景惊呆了,哈哈,我趁机拍下她目瞪口呆的小傻样,搞定!

谁说人民好伺候

埃菲尔铁塔是为了迎接N多年前世界博览会而建,现在我们看到埃菲尔铁塔与巴黎浑然一体,要多和谐有多和谐,比自己长出来的还要完美,最初建好的时候,确切点是还没建好的时候,也是被攻击得不像话,巴黎人民无法接受这个“黑乎乎的像烟囱一样”的庞然大物就这么堂而皇之地立在以优雅、精致、奢华著称巴黎,又是示威又是抗议,讽刺挖苦、讥笑谩骂什么招儿都用上了,政府最后的妥协是许诺二十年后就把它拆了,以平民怨。设计者埃菲尔先生可比布鲁塞尔市政厅的设计师坚强多了,他不仅顶住了压力把铁塔建成了,而且还要想办法保住它啊,谁愿意自己的作品被拆掉啊,当时市民们最反对的地方就是这个大家伙立在那里又不好看又不实用,埃菲尔几经周旋终于以其在当时绝无仅有的高度吸引了气象学、无线电学和空气动力学的科学家的注意,科学家们在塔上开始搞研究,虽然成本高了点,但这下总不能说人家没用了吧。谁知从此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巴黎人民越看它越顺眼,越看越喜欢,全然忘了当初是怎么羞辱人家来的,一改非议之辞,极尽赞美之能势,尊称它为巴黎“贵妇人”,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谁说人民好伺候了?

到了夜幕降临,贵妇人身着缀满闪闪发光宝石夜礼服以天地为舞台,以巴黎为背景,尽情展示她的绝代风华,据说2004年她特意换上了一件红宝石礼服来迎中国新年。昨夜这位贵妇人就以一套华贵的金色礼服让我们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象征,在巴黎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它,要想看不到它,呵呵,只有站在它上面。乘坐电梯上塔,不同的高度收费不同,导游告诉我们第二层看效果最好,太高反而看不到什么。所以人不能站的太高,一览众山小的坏处就是增加了自我膨胀,就只能看个大概,最真实、最具体、最细微的却被高度淹没了。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我们去的这几天是巴黎入冬以来最冷的日子,而且连天大雪。好了,现在上到115米的高度和我一起吹吹风吧,真是通体透心凉,鼻涕晶晶亮。拍出来的DV颇得杜可风(王家卫御用摄像师)真传,画面颤抖外加飘忽不定,画外音全是腹腔共鸣外加拖调儿颤音。巴黎的街区以凯旋门为中心,放射开来,像盛开的花朵,后来从资料上得知比较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星星”,故而凯旋门所在的戴高乐广场又叫星星广场。我的视线集中在面上,没有聚焦到线上,所以感觉像花瓣。塞纳河像一条玉带(这个词儿估计是形容河水使用频率最高的,我挖空心思想别出心裁,还真裁不出比它更确切的),沿岸建筑就像珍珠(我这会儿就像只笨猪,词汇极度贫乏)。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城不在大,有王则行。汉斯城市小小,名气大大,它是法国的著名的“王者之城”,并不是说这个小城里诞生了多少皇帝,而是所有的皇帝都必须到这里的圣母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才算合法。咱中国的皇帝凭传位诏书就可以上岗,在自家院子里举行个登基大典,换个年号再大赦天下就解决了。但法国就要麻烦的多,他们得跑到这个圣地来,通过神权来确认王权的合法地位,号称是神赐予的王位,反正劳苦大众总是离上帝最远,也听不清上帝到底说天下给谁。

欧洲的教堂大多建于中世纪,那个时候的欧洲人民可没有现在活得这么滋润,日子过的也贫寒的很,内心的凄惶和无助只有托付给上帝,所以每个城镇的教堂必定是该地区最豪华最奢侈的建筑。因为教堂在当时不仅仅是传播上帝的福音,在政教合一的时代,教堂基本上也是政治中枢,一般都处于市中心的位置,不管是建筑材料、布局格式、雕刻绘画都代表了当时当地的最高水平和最雄厚的财力,由于地位的特殊所以即使战争年代也会保存得比较完好,拆除宗教聚会场所的事儿可不是谁都敢干的。而欧洲的文化也很大部分来源于宗教,这些精华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而也形成了欧洲独特的魅力。

我们一大早也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发了,心情不亚于等待加冕的国王,因为大雪终于停了,天空一片湛蓝,在今夜我们将迎来2006年的新年,同时我们也告别了巴黎。汉斯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一大代表,别处还有二十多大代表。蓝天下象牙色的教堂真像一座神的宫殿。教堂建筑达到近乎完美的左右对称,极其繁杂,正中的尖顶直入云霄,周围全是小尖顶,感觉像军队的刺刀阵,再仔细一看:嗬!浮雕大展览!能刻上的地方全刻上了,密密麻麻,像个蜂窝。我大大表示了一番惊讶,这使得后来我见到科隆大教堂后,万分特别后悔把词儿提前用光了。大教堂正面有极其华丽的花窗(正确叫法是“玫瑰窗”),上面画的是圣经故事,主要人物是端庄圣洁的圣母,五彩斑斓,光怪陆离。在玫瑰窗上部有一层一层的圆形石边,每一层上面都有塑像,像太阳的光圈一样扩散开。我们在导游的指引下细细观赏那些精致的浮雕,经过岁月冲刷,浮雕上也留下了斑斑痕迹。这些浮雕的内容是普及宗教知识,因为以前的法国也有无数多文盲,不是他们不爱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统治他们不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博览群书,愚民政策是专制王朝的法宝。引导民众依从上帝就得进行直观教育,所以浮雕上刻的故事十分浅显易懂,就像立体连环画儿。这在中国的庙宇里也很常见,只不过大多数人没耐心细看。有一幅刻的是末日来临,神宣判死人活人,于是有许多人从棺材中爬出来,等候安排去处。我不是有点而是十分痛苦,没有什么比思考生与死更让人困惑的事了,我实在想象不出来,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从棺材里爬出来,只剩一副骨头了,还能干啥?去医学院给人家当标本?先生说:放心吧,不会有人去数你的骨头,因为你早被烧成灰了。天,一堆灰从骨灰盒里飘出来?!碰上刮大风咋办?没办法,没受过宗教熏陶的人连想象力都突破不了自我。还好那个时候我不是普及对象,否则我这些问题足以让我当时就直接滚到地狱里去。下一幅刻的就是审判后的结果,一个头戴王冠的皇帝也被带上了枷锁,当然我能理解它的意思是如果做了坏事,即使死亡也不能赦免,不管生前位及人君或是人臣,这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绝对平等吧。

亚细亚孤儿

法国好比是你品尝的一道盛宴,卢森堡就是盛宴后的一杯水,还是凉的,这是我个人的感受。每当我和别人讲起我的欧来欧去,讲到最后就觉得不对劲,好像少一个地方嘛,回回都是把卢森堡给漏掉了。卢森堡是个迷你小国,迷你到连记忆也存不下。卢森堡的首都也叫卢森堡,到了那里我莫名地感觉到一丝荒凉,倒不是这个国家看起来多么落泊,人家非但不落泊,还算得上是欧洲的阔佬,不过该阔佬比较低调,掉进人堆儿里就有点找不着。单从外表来看,实在是乏善可陈,建筑也没有什么特色,景色也不算优美,不过树木比较集中,绿地较多,挺清幽的。

著名的景点有一个“大”峡谷、还有一个“气势磅礴”的吊桥外加 “鲜花广场”(正确读音是“宪法广场”,请原谅我们的导游虽然精通双语,但个别词汇读音不够准确)和大公“宫殿”,为啥用引号?因为这里的形容词和名词是基于公平原则加上的,导游竟然安排了两个小时,后来我才知道他的良苦用心,因为卢森堡就这一个地方可看。我们站的地方就是宪法广场,广场上有一块石碑,低头是峡谷,抬头是吊桥。一下三个景点就全包括了。峡谷让我看来就是一个大一点的裂缝,不是我见多识广不把它放在眼里,它真的就只有那么大,参照其国家的迷你程度勉强称其为大。最著名的阿道夫“大”桥(我听到这个名字就联想到希特勒,凭空又多出几分悲凉来)就横跨在“大”峡谷上面。是一座石桥,由一大两小三个拱形构成。从桥上看过去,能看到远处的工厂,有点突兀。勉强有点特色的是桥下没有河流,而是一些房屋和森林,郁郁葱葱,有参天的古树,也有草地,还有几条羊肠小道,站在峡谷顶部望去,无边落木萧萧下,有点像老照片的感觉。

法国、卢森堡到德国一路走来的感受,尤如一夜放纵歌舞,沉醉不知归处,次晨回想恍如梦境,黯然神伤,推开门去,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生命再次绽放。德国就能让你生命绽放如春花。德国在我的印象中由以下几个词构成:日尔曼、柏林墙、希特勒、严酷、严肃、严谨。我不知道将要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德国,这个差点把欧洲闹个翻天覆地的国家,当初把世界全都卷入战争的狂热份子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有点八卦的味道了,昔日明星今何在?

进入德国境内顿觉视野开阔,神清气爽,连绵起伏的山峦、丘陵、湖泊,星星点点的城堡,还有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在平和舒缓中隐藏着勃勃生机,稳重而热烈,没有一样和我的印象沾边,我没想到德国竟然会这么亲切和温和。回想卢森堡的新年之夜,让我们这些 “亚细亚孤儿”倍感温暖。北岛说:人的一生没有绝对的幸福,只有相对的自由和平静。而眼前这个相对的自由和平静,却是从别人手里暂时借来的,其中滋味难以描述。不知道别人感受如何,这一路走过来我最喜欢德国,连导游也显得格外放松,竟然说起自己的理想是娶个德国葡萄园主的女儿。如果愿意也有贵贱之分的话,比起很多人只想能娶上个媳妇来说,他的愿望是贵族级的。

我们的德国之行是沿着莱茵河走,首先到达的第一个城市是前德意志###国首都波恩,波恩像一个敦厚的长者,一点也没有政治文化中心的高傲和跋扈,城市异常清新、宁静,到处都可以见到郁郁葱葱的树木、绚丽缤纷的花草。所有建筑都古朴大方,与法国的精雕细刻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战争年代市内的一些古老建筑,曾经多次毁于战火,德国人就这么执着,毁一次建一次,跌倒了再爬起来,我最佩服倒下又能站起来的人以及国家,天生底子厚不算真本事。

卖掉磨坊万万不可

莱茵河就像歌中唱到一样美,只会更美。莱茵河一直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典型,浪漫多情,傲慢深沉。传说中的美女罗蕾莱因遭魔咒,被迫用其美丽容颜与动人歌声吸引莱茵河上往来船夫,导致许多船夫无法集中注意力好好行船而船毁人亡。为了不再殃及无辜的人,罗蕾莱最终从悬崖跳入莱茵河。这是多么美丽而神秘诡谲的传说。途中看到有一尊小小的铜像立在河中央,她是莱茵河的河神。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温顺和缓。两岸延绵起伏的葡萄园,坐落在河边一个又一个小镇。古堡、宫殿遗址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

两岸布满了城堡,几乎几步一个,倒像是烽火台了,每一座古堡都有一段古老的故事和传说,记载着主人们征战的辉煌和缠绵的爱恨。德国人钟情于城堡,是有原因的。最早莱茵河是日尔曼和罗马帝国的边界,建古堡是为了军事目的,不过这类历史久远的古堡现在基本已成废墟;中世纪骑士开始成了红人儿,当时许多追星族的理想就是当骑士,就有许多骑士在莱茵河建城堡,用来练剑术和比武,跟武侠小说里的华山派、崆峒派什么的有点类似。骑士不吃香以后,许多贵族也开始选择莱茵河建筑豪华城堡,用于居住享乐。所以城堡的主人有旷世英雄有绿林好汉也有达官显贵,或踞险自傲,或纵横驰骤,如今只留下斑驳的记忆和无言的堡垒,在碧水绿荫中静静地等待日出日落。城堡大多都有尖尖的塔,要想进去,估计要放下吊桥什么的。这些城堡除了给武林高手们修炼还有什么用途呢?相当于国内的收费站,此山是我开,此堡是我盖,要从山中过,留下买路财。那时莱茵河两岸交通不发达,人们需要经由山路往返,这些城堡就占据某一路口然后收取费用,美其名曰征税。有一个城堡的主人征的税特别低,大家都从他这里过,还给这个城堡取了个名字叫“老鼠堡”,是夸他征的税比老鼠还少呢。当压迫成为习惯,人们就不仅不觉得不公反而还学会享受了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威廉一世在位时,想在波斯坦建一个行宫,大兴土木,建的当然是要多好有多好,国王去这个行宫里欣赏的时候,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发现视线范围内有一个大磨坊特别碍眼,碍眼咋办?拆了呗,国王开始还找了点借口说是国家征用这块土地,想把它买下来再拆掉,结果碰到个拆迁钉子户,老磨坊主不同意,国王想啊,肯定是嫌钱少,那就再给他加点,老磨坊主还是不卖,加多少也不卖,这不成心跟朕作对吗?威廉一世也懒得再和他废话了,直接定性为刁民,强制把磨坊拆了。

磨坊主属于俗称一根筋的人,一纸诉状将国王送上了被告席。国王是被告,这可是爆炸性新闻,怎么审理,全德国可都看着你呢,法官说啥也得公平判决,硬是判决国王败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判决国王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要是放在咱们这儿,先是把国王当成被告都让人不敢想,还指望法官公平判决?不信的话不用你去告谁,你现在去举报个县长、乡长试试?国王也不敢再玩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