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便还劝端王妃不要担心,“儿子也大了,游学半年罢了,会照顾好自己的,阿娘也要照顾好自己。”
端王妃哎了一声,便给他收拾东西,其中有一个布包是她亲手缝制的,阿昌斜挂在身上,里面装了些书本,走的那天,端王妃还考校了他的功课。
“在宫里好好读书,那些先生都是专门教阿昭的,他是皇太孙么,先生肯定教得好,你就去学一学,看看那些学问难不难,学回来告诉阿娘好不好?”
自然是好的。
阿昌就进宫了,但是即便阿娘这般说,他还是心里大概知道阿娘瞒了他事情。只是阿娘这般说,他就安心些。
阿昌每日跟阿昭同吃同睡,两个人还一起去见皇帝和皇太后。
皇帝看着两人背着一小布包进来,就高兴的不行,一手抱起一个,道:“你们两个就是皇祖父的欢乐果。”
到皇太后宫里的时候,就更放肆些。而且两个人还直接孤立了十一皇子,不跟他一起读书。
“十一皇叔读书,咱们两个人都听不懂,皇□□母,阿昭想和阿昌哥哥一起读些简单的,去旁边的侧殿好不好?”
他们要大声的读出来,先生说了,若是记不得,这般许是就能快快的记下来。
皇太后就笑,“你们两个,人不大,倒是会欺负人。”
然后等他们写完了字,还留他们吃午膳。吃完睡了觉,两人爬起来练琴。
君子六艺,皇家无论是谁,都要学个大概。皇太后就想起了太子和端王。那还是两人争一把琴争得乌鸡眼似的,哪里像阿昌和阿昭一般和和睦睦。
怪不得皇帝爱看两个小的,实在是想到大的就头疼。
有时候,两个小的也会去皇后和余贵妃那里。皇后看阿昌左右不顺眼,总会故意给阿昌小绊子使,阿昭不可以,就不去了,但是去了余贵妃那里,余贵妃也看阿昭不顺眼。
正好阿昌也不是那么喜欢这个祖母,于是两人不去承明殿和慈乐宫,就回东宫里面去。
太子道:“有任何的不愿,便只说孤叮嘱你们早些回去做功课的。”
阿昌和阿昭应了,欢欢喜喜的玩木头雕刻成的小马驹。
太子却等两人走了之后,神情越来越严肃。
端王开始动手了。钦天监那边有端王的人,这个太子之前是真的没有想到,他一直等着端王如何在祭祀台下准备炮药,什么办法都自己先过了一遍,谁知道端王早早的埋了线。
埋了线人,那也好,至少到时候自己推波助澜的不会太明显。太子手里握着礼部明年开春科举准备的折子,良久没有静下来心来。
越是靠近年末,他就越是害怕和激动,心绪不可能能静下来。
进了腊月初,天越来越冷,太子早出晚归,一张脸迅速的瘦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了下来。
折筠雾只好天天的给他熬汤补。杨太监背后还说,太子殿下一天就得吃下一只老母鸡。
老母鸡熬制的高汤,不仅仅是给太子殿下喝,还能跟其他的菜煮。比如青辣椒炒个猪肉,猪蹄,都能放进去一起翻炒和熬制。
这些膳食都是杨太监精心烹饪的,单给太子殿下一个人吃就太亏了,折筠雾便让人给阿昭和阿昌以及伴读们都送了去。
然后阿昭吃着好,便在皇帝那里说了一嘴巴,这道膳食就进了皇帝的嘴巴里,杨太监得了一百两银子。
杨太监喜极而泣,抱着银子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依旧天还没亮就起床烧制膳食——这回想用老母鸡的汤跟鱼汤熬制一遍。
这道老母鸡鱼汤羹罕见的好吃,太子反正很喜欢,折筠雾也觉得泡饭吃有味道,太子便又赏赐了杨太监五十两银子。
折筠雾:“怕是他又要笑得睡不着觉了。”
太子起身,看着门外的风雪,让人在门外多加了一道帘子。
“多挡着些风雪,今年风大,有帘子挡着,也免得风吹进来。”
他转身,轻轻的握了一下折筠雾的手,“珺珺,风雪这般大,阿昭和阿昌难免会感染了风寒,你来亲自照顾他们吧。”
折筠雾心里就蓦然酸涩,认真点头道:“好,我会守在这里,不让风雪进来。”
她也轻轻的捏捏他的手,“殿下,您要保重自己,我还等着你回来吃排骨汤呢。”
太子就刮了刮她的鼻子,“你又打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