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远东之虎TXT奇书网 > 第691部分(第3页)

第691部分(第3页)

“石原君。我知道帝国内部有很多人对我有着非议。但我想说的是。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帝国。”大岛浩站起来,走到石原莞尔面前道:“的确,帝国有些技术已经走到了德国人的前面。但事实上,我们依然有很多的不足。”

“这点没有任何人比我更清楚。我亲眼看到了德国仅仅是用数周的时间,就击溃了整个欧洲的部队,将欧洲纳入自己的掌握中。我亲眼看着本来处于弱势、面对着强大无比的英国海军的德国舰队,如何运用空军的支持而将大英帝国葬送!”

说着,大岛浩看着石原莞尔的眼睛道:“石原君,你能想像超过五千辆中战车在战场上驰骋吗?!你能想像,近五千架战机在天空中呼啸么?!”

石原莞尔瞪大着眼睛,手指在不住的颤抖。好一会儿了,他才颤声对着大岛浩道:“大岛君……这次德国该不会是……”

“是的!德国这次动用了超过五千辆中战车和近五千架战机,同时还有着德意志海军的协同进攻,并除去我们之外还有四十个盟友师……”

将德军这次进攻的部队如数家珍般的全数对着石原莞尔说了一遍,一番话听的石原莞尔冷汗直流。他曾想像过德国这次进攻的庞大性,但大岛浩所说的才让他知道自己的想像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超过四万七千门火炮,其中口径50MM以上的重炮就有三万七千门以上!”大岛浩看着石原莞尔,沉声道:“石原君!你很快就能够看到,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的成效。”

“这是一套德国人全新的作战理论,我知道国内都因为山下将军在马来所实施的脚踏车闪击战而感到吃惊。甚至为此,山下将军被奉为‘马来之虎’。”

大岛浩看着石原莞尔。一字一句的道:“但我想说的是,在真正的机械化大兵团作战面前这不过是个笑话!”

“我不愿意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我们帝国内部的很多将军们。依然把作战思想停留在了一战时期。甚至很多顽固派依然不愿意接受一些已经产生了巨大战果的战术、战略思维方式……”

“石原君,你承认不承认我们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占领东南亚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欧洲国家将自己大部分的兵力都抽调回了本土?!”大岛浩对着石原莞尔毫不客气的道:“且美国也没有想到我们会选择进攻东南亚,是以他们根本就没有调配精锐的部队来东南亚驻守。”

“这些客观的原因,才是让我们轻易的在东南亚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原因。但可笑的是,大本营的将军们却认为欧洲的军队不过如此。”大岛浩说着,悲痛的道。

“这次我之所以推动帝国的军队前来参加德国对苏战争,为的就是通过你之口告诉帝国的那些将军们:划时代的战争已经来了。如果帝国跟随不上战争的步伐等待我们的只有失败……”

石原莞尔听着大岛浩的话,却一直保持着沉默。其实一直以来他都在思考,为何工业能力强于国防军和中国如此之多的帝国。会在中国战场上惨败?!

在付出了近百万帝国士兵的性命之后,依然没有办法守住那些阵地。生生的叫中国人给抢了回去。这还不止,现在他们又到了东南亚来了。

直接的威胁到了帝国在东南亚的资源生命线。为何帝国在和国防军进行战斗的时候,总是会失败?!到底是败在了哪里?!

不止是石原莞尔。甚至整个日本大本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在国防军的手上失败了太多次了。偶尔取得一些战术性的胜利。

但转过头来,却又在决定性的战斗上被国防军所击败。被迫选择战略后撤,以保证自己的战局态势。

“我所观察了包括欧洲战场和亚洲的战场后,的出来的结论就是……”大岛浩看着石原莞尔,道:“战争意识上的差距!”

石原莞尔眉头一皱,看着大岛浩示意他说下去。他很想听一下深处在欧洲的大岛浩对于这些事情的看法。或许他的观点,可以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看的更加的清晰。

“帝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在于对战争的意识方面还处在一战末期时候的状态。而相反的。国防军和德军却已经有了这种新时代战争的意识。”

大岛浩说着,拿出了一份文件交给了石原莞尔。石原莞尔稍有兴趣的拿过来。打开看了起来。间石原莞尔有兴趣,大岛浩更来劲儿了。

“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国防军就已经看到了半自动、全自动武器的使用可能性。于是他们很早就开始着手研发制造了那款被称为‘虎式突击步枪’的新式步枪。虽然由于巨大的弹药消耗量,这款步枪仅仅是被少数的装备但在战场上的使用效果却让它赢得了极大的好评。”

“其次,那位猛虎很早便和德国在联合研发包括战斗机、战车等在内的武器装备。”大岛浩看着石原莞尔,道:“那时候帝国也刚刚开始起步研究这些,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投入并不大。”

“而中国人却极为明智的选择了和德国人合作,一方面获取德国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在吸取德国的技术经验。而德国方面由于在法国的监视下,无法在本国内进行全面的研发。中国这边一方面提供了场地、试验,包括了大量的资源交易让德国选择了和他们合作进行研发。”

说着,大岛浩摊开手来对着石原莞尔道:“这种合作的结果你看到了。那便是肆虐在安南、上海等地上空的‘虎鲨战机’。由于他们从德国人哪里得到的技术累积,也让国防军开始逐步的自行对这些武器装备进行研发和改进。”

“这支部队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他们一方面不断的趁着欧美等国因为经济危机而导致的大面积失业而吸收大量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他们则是不断的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

“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吸收、累积和消化之下,才有了国防军大量的新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