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咱爹只是个普通工人,所以在漫长的小学岁月里一直处在少人疼没人爱的局面。后来我爸灵机一动,说咱家也有当领导的亲戚:我大舅是火葬厂的——我可没敢跟我们老师说。
我把2000块钱放在桌子上对铁匠说》)
铁匠大惊失色:“咋能收老师的钱呢,再说这也太多了。”
我坚决地把钱留下,说:“总不能料钱也让你贴。”前车之鉴,占学生便宜生不出孩子来,我和包子也老大不小的了,经不起折腾。
出了铁匠家,项羽说:“这三天时间里我得和小黑多在一起。多培养培养默契。”
—
我说:“顺便把摘档地毛病改了。”这要是跟吕布动起手来,拨转马头的时候一手拿枪一手再挂倒档去非让人家戳下来不可。
这时我电话响,一看是从酒吧打来的,我说:“看来又来新人了。你跟着一起去看看?”
项羽道:“我就不去了,遛遛马,一会你回来的时候把我接上。”
到了酒吧,孙思欣都习以为常了,不等我问,伸手往里一指。
这回来地人里又有俩老头,还有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看年纪也不轻了,刘老六在一边陪着。
我急忙上前行礼,我知道最近这几拨人都是大知识分子。在乎这个,所以见面得先留下个好印象。
刘老六一指我说:“几位,这就是小强。”
座中一个老头和颜悦色地冲我回了一礼,另一个老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比他慢了半拍,那个魁梧的男人两鬓也有点花白了。大概50多岁上下年纪,不过按现在来说还只能算是中年人,他一只手放在桌子上点着,只冲我点了点头。
就算我接待过上百的客户,可好奇心还是有的,毕竟都是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被雷得多了不但没麻木,而且有点上瘾,我赔着笑问第一个老头:“您怎么称呼?”
这老头修养非常好,看得出是那种跟谁都客气但自有风骨的大儒。笑呵呵地说:“鄙人姓颜,字清臣。”刘老六跟我说:“就是颜真卿。”然后跟颜真卿说,“颜老,这就是一白丁,以后甭跟他说字。”
我微微有点意外道:“颜真卿?柳公权已经到了好几天了。”我是没想到我这这么快就能把“颜筋柳骨”凑齐了,我这两人齐名,指不定有多熟悉呢,没想到颜真卿茫然道:“柳公权,谁呀?”
刘老六鄙视了我一眼才跟我说:“俩人差着几十年呢。”
见都没见过放在一起说什么?历史这东西,还真不把几十年当回事啊。
跟上回一样,一听颜真卿的名字另一个老头站起来恭恭敬敬给他行了个礼,很拘谨地说:“想不到颜鲁公在此,晚辈失礼了。”
他看着可比颜真卿还大,这说明此人成名年代应该更往后了,我伤脑筋地说:“咱到了这地方只按年纪不按朝代,以后你们可以兄弟相称——请问您贵姓?”
这后一个老头却只顾跟颜真卿攀谈,看来也是个狂热的书法爱好者,听我一问,只随口说了句“张择端”。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连我这白丁都知道啊,实事求是说,这些日子来地人基本就没有轻量级的,在历史的星空中,都是璀璨的明星,可明星和明星也不一样,吴道子和阎立本被人称颂是因为他们的神乎其技,他们的贡献更多地是开创了一种流派,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不管从什么意义上说都称得上是神品,靠这一幅画,他已经可以尽掩同时代北宋诸画家的光芒。
我发了一会呆,见张大神不怎么理我,这老头虽然画画得不错,可我发现他有些木讷,远不如颜真卿那么通融随和。
我只得把头转向最后一个半大老头,这人身材高大,皮肤红黑,一头长发披散在肩上,眸子里炯炯有神,只是间或闪出来的光显得有些过于凌厉还有点狡黠。要是按上次那样,一个写字的一个画画的,剩下那个就该是个大夫,可我看这老头半点不像孙思邈,更不像是李时珍,在看他在桌上乱点那只手,恍然了:多半是个弹琴的。
我弯着腰问他:“那您高姓大名啊?”
这人在桌子上弹着进攻的鼓点,看了我一眼说:“吴三桂。”
第三卷 史上第一混乱 第十七章 斗画
了这个名字我倒吸一口冷气,下意识地问:“吴三桂那个吴三桂?”
吴三桂面有不愉之色,沉声道:“是吴三桂的陈圆圆!”
这老汉奸!居然这么牛B!真想抽丫的!
可能丫也想抽我,盯着我的脸扫来扫去,我把刘老六拉在一边说:“他来干什么?”
刘老六剥着一颗开心果说:“他总归也是名人,你不能要求都来一点污点也没有的,再说一点污点也没有那就不是人了。”
“那你也不能抽冷子就往我这送汉奸啊,再说吴三桂仇人多多呀!”
刘老六把开心果扔进嘴里:“所以说这是上面对你的考验嘛,我帮着你弄500的时候怎么没见你抱怨?”
我抗议道:“当初说的是只接待客户,要按合同来,梁山好汉我接待了,四大天王可不归我管我也管了,现在又来一个吴三桂,何天窦要把李自成从哪个旮旯掏出来我该怎么办?你们这是单方面违约,应该给我加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