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14岁时,已是艳名远播,她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中,封为才人,唐太宗十分宠爱她,称她为“媚娘”。
不久,人们盛传唐朝将遭受“女祸”之乱,且公开言及这个女人姓武。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面谏唐太宗说:
“帝星晦暗,女主环伺,这个女人看来已在宫中,陛下为了江山永固,当查出此人,以绝后患。”
唐太宗心有震动,可并未深信,他对言事的大臣说:
“此事非同小可,不能轻言。若有偏差,朕岂不遭人指责?”
这个说法越来越盛,许多大臣纷纷上奏,有的竟出语尖刻道:
“天象已显,此乃天示警也,陛下焉能视而不见呢?此事关及大唐江山存亡,纵是牵扯无辜,亦是无奈之事,陛下决不可掉以轻心,遗下大患。”
群臣郑重其事,唐太宗也重视起来,不敢怠慢了。他命人暗中把姓武之人逐一检点,不惜找个借口或逐或废,一时搞得人心惶惶,武姓人更是人人自危。
武则天陪伴唐太宗左右,她娇媚可人,很会讨唐太宗的欢心,唐太宗不忍处置她,仍对她十分钟爱。有人上奏唐太宗说;
“武媚娘虽是年少性纯,但她终是大嫌,陛下当立下决心,把她废去,宫中才可得保平安。”
唐太宗认为武则天少不更事,对他人的劝谏只是一笑,他还对武则天开玩笑说:
“你这个小妮子,娇媚单纯,若说你为女祸之主,谁会相信呢?”
武则天撒娇道:
“他人胡说,陛下英明,自会保全妾身了。妾永远忠于陛下,天日可表。”
武则天暗感凶险,她处处讨好唐太宗,固其宠爱,又私下和太子李治偷情,以为他日的依靠。
唐太宗将死之时,有的大臣旧事重提,进谏说;
“女祸之事,不可不妨。如今武媚娘年纪渐长,陛下百年之后,她贵为陛下的旧人,他人就难以治御了。”
唐太宗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也便慎重起来,他开始想除去这块心病了。
一日,唐太宗对武则天说:
“朕病之甚重,料不久于人世了。你在朕身边多时,朕实不忍心弃你而去。朕死之后,你将如何自处呢?”
武则天听出了唐太宗的话外之音,她为了保全性命,这时机智道:
“妾深受大恩,本该一死报答。不过圣上虽染疾患,但终有望痊愈,请让妾削发为尼,长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求取上天赐福。”
唐太宗本想处死武则天,这时听她出家为尼,遂动了不忍之心。他自忖武则天当了尼姑,也就不能为患了。唐太宗答应了武则天的请求,和武则天相好的太子李治却痛惜不已,他私下对武则天埋怨说,
“你我海誓山盟,难道你都忘了吗?父皇时日无多,我们不久就可长相厮守,你为何把这一切都轻轻放弃了呢?”
武则天垂泪道:
“皇上对我疑心未去,我若不抛弃—切,自请归入佛门,那就必死无疑了。我虽不舍得眼前的荣华,可不这样做命都不保,何谈将来昵?只要太子对我保有情意,我总会有出头之日啊。”
李治敬佩武则天的才智,他含泪点头,发誓说,
“我若负你,天地不容。”
后来李治登基,武则天被他接入宫中,宠爱无比。武则天从此干预朝政,最后成为一代女皇。
【原文】
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译文】
没有忌妒心的人很少,能宽容他人的人可消融愤恨。
【释评】